汽车用高强高塑TW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汽车用高强高塑TW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汽车轻量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TWIP钢因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600~1000MPa),极高的伸长率(60~90%)和高的应变硬化率,可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锰含量为18-26%的Fe-X Mn-3Si-3Al系TWIP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拉伸试验、EBSD等分析了锰含量、热处理工艺及“二次轧制”对TW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1.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了锰含量对TWIP钢组织、再结晶温度和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Mn含量增加,Fe-X Mn-3Si-3AI TWIP钢退火晶粒尺寸依次增大,生成的退火孪晶尺寸增加;完全再结晶温度随Mn含量增加逐渐升高,完全再结晶时生成的等轴晶粒尺寸也依次增大;经相同退火工艺后,TWIP钢硬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采用显微组织观察、EBSD分析结合拉伸实验,研究了Fe-18Mn-3Si-3Al TWIP钢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晶粒尺寸及其均匀性对TWIP钢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随退火温度升高,TWIP钢晶粒尺寸增大;当晶粒均匀时,其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升高;继续升高温度,TWIP钢晶粒尺寸出现明显差异,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降低。3.将冷轧退火后的TWIP钢再次冷轧,随后退火进行拉伸,研究二次冷轧前后TWIP钢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轧退火后对TWIP钢进行二次冷轧,可提高TWIP钢强度,而塑性略有降低。实验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两方面对TWIP钢进行了分析,为实际生产中TWIP钢工艺制度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TWIP钢 退火 轧制 组织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5.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1
- 1.1.1 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研究现状10
- 1.1.2 高强度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10-11
- 1.2 TWIP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1-13
- 1.2.1 TWIP钢的研究背景和现状11-12
- 1.2.2 TWIP钢性能特点和发展前景12-13
- 1.3 TWIP效应形成理论13-14
- 1.3.1 TWIP效应及其产生机理13
- 1.3.2 TWIP效应微观机理13-14
- 1.4 TWIP钢的层错能14-15
- 1.5 TWIP钢的强化机制15-17
- 1.5.1 位错滑移15
- 1.5.2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15-16
- 1.5.3 应力诱发孪生16
- 1.5.4 孪晶和位错的交互作用16
- 1.5.5 孪晶和孪晶的交互作用16-17
- 1.6 影响TWIP钢组织和性能的因素17-20
- 1.6.1 合金元素的影响17-18
- 1.6.2 温度的影响18-19
- 1.6.3 应变速率的影响19
- 1.6.4 不同加工工艺的影响19-20
- 1.6.5 晶粒大小的影响20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0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不同锰含量TWIP钢退火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21-30
- 2.1 前言21
- 2.2 实验材料与方案21-23
- 2.2.1 实验材料21-22
- 2.2.2 实验方案22-23
- 2.3 实验结果23-26
- 2.4 实验分析26-29
- 2.4.1 锰含量对TWIP钢退火组织的影响26-27
- 2.4.2 锰含量对TWIP钢再结晶温度的影响27
- 2.4.3 锰含量对TWIP钢退火后硬度的影响27-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晶粒尺寸及其均匀性对TW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30-41
- 3.1 前言30
- 3.2 实验材料与方案30-31
- 3.2.1 实验材料30-31
- 3.2.2 实验方案31
- 3.3 实验结果31-37
- 3.3.1 不同温度退火后TWIP钢的力学性能31-32
- 3.3.2 不同温度下退火后TWIP钢的显微组织32-34
- 3.3.3 退火后晶界特征34-36
- 3.3.4 退火拉伸后的显微组织36-37
- 3.4 实验结果分析37-40
- 3.4.1 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37-38
- 3.4.2 晶界、亚晶及孪晶性质的分析38-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二次轧制对TWIP效应的影响41-48
- 4.1 前言41
- 4.2 实验材料与方案41
- 4.2.1 实验材料41
- 4.2.2 实验方案41
- 4.3 微观组织分析41-45
- 4.3.1 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显微组织41-42
- 4.3.2 退火+拉伸变形后的显微组织42-43
- 4.3.3 退火+轧制后的显微组织43-44
- 4.3.4 退火+轧制+拉伸后的显微组织44-45
- 4.4 力学性能分析45-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第五章 全文总结48-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智慧;;木材弯曲胶合件力学性能的测试[J];建筑人造板;1991年01期
2 吴全兴;实用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程[J];钛工业进展;1994年06期
3 俞树荣;材料的力学性能模糊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李光新,马新沛,孙学山;含碳量对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0年05期
5 史光亮,寇劲松;低碳拉丝钢盘条力学性能改进试验[J];甘肃冶金;2000年04期
6 沈怀荣;航天结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刘书华;;影响网拍力学性能的因素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赵中平;;工艺性能是否属于力学性能[J];发电设备;2013年04期
9 张剑英;施纪绎;;力学性能的自动检测与数字显示[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9年01期
10 金观昌,宋军,徐秉业;金属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众迎;龙连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青;卢嘉德;胡良全;;酚醛树脂结构与高温力学性能相关性的探索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亭;杨勇新;李平;顾习峰;王明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估[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英;;土壤填埋降解后丝素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5 王玉金;周玉;宋桂明;黄智恒;雷廷权;;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徐献忠;施力;刘雯雯;刘大全;郭惠丽;库丹;;食品的力学性能与人类咬合过程参量的关系[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罗靓;张佐光;张立功;孙志杰;;复合材料层板预夹杂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滕雅娣;舒燕;母继荣;李旭日;;辽宁建平产膨润土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9 高丽兰;陈旭;高红;;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卢国兴;阮冬;;蜂窝铝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在线监控系统(待续)[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2 王华;大厚度海洋平台用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余万华;CQE-热轧钢卷的力学性能控制模型[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祝何;技术规范更接“地气”[N];中国质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长亮;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力学性能分析与制备[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朱天彬;镁碳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秀;固态高聚物的流变损伤与长期力学性能加速表征[D];湘潭大学;2015年
4 秦利军;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关键基础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任小勇;地质工程用高性能无钴硬质合金的制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高岩;多轴向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竺鑫桥;海胆牙齿ST区纳米结构、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段书用;面向车身应用的LGFRP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梁存;粉末热机械固结法制备块体金属材料(钛、铝、铜)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谢娟;针织物传感器双向延伸电—力学性能及肢体动作监测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抗冲击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蔡宝壮;超细晶铜基合金塑性变形机理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关倩倩;持荷受火叠合柱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力学性能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5年
4 时萌蒙;重组方材两种原材料疏解干燥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邵秉川;铋、锑、磷变质对原位自生Mg_2Si/AZ91D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6 刘宏磊;A356.2铝合金车轮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宿振国;敷缆复合材料连续管结构设计与性能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洪小娟;字码芋螺的结构、生长模式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赵康;含孔三维机织玻纤/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10 李华强;三聚氰胺泡沫的增强改性及其夹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2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