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安全气囊底座注塑成型及反向变形补偿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23:00

  本文关键词:安全气囊底座注塑成型及反向变形补偿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注塑成型 反向变形补偿 数值模拟 角落效应


【摘要】:当今注塑工业和工程材料的快速发展,塑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汽车、数码产品、生活用品等各个行业。翘曲变形是注塑件常见的一种缺陷,随着人们对塑件产品的整体要求也越来越高,翘曲变形原因以及解决翘曲变形的方法的研究受到重视。造成翘曲变形的原因有很多,如塑料件本身的结构、模具结构、材料性能、注塑工艺等。合理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减小塑件产品的翘曲变形,但是很多塑件产品因其功能的需要无法改变其塑件与模具结构,可选取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范围较窄,很难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解决塑件的翘曲变形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有效果的办法是通过反向变形补偿来减小塑件的翘曲变形。盒状塑料件产品因其形状原因,会产生角落效应。研究产生角落效应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对提高盒状塑件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汽车安全气囊底座为研究对象,分析塑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成型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CAE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安全气囊底座的翘曲变形结果,根据该结果重构不同程度的反向变形补偿模型,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较优的反向变形方案。最后通实验验证,得到了满足质量尺寸要求的塑件产品。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安全气囊底座的产品结构的分析,建立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对流道系统进行优化,确定最后的浇口方案。(2)利用注塑成型的数值模拟分析翘曲变形,根据翘曲变形结果的特点,确定反向变形补偿方案,并在UG中重构不同程度的反向变形补偿的安全气囊底座塑件模型。(3)对各反向变形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每个模型的翘曲变形结果,并对各个模型的翘曲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较优的反向变形补偿模型。(4)按优化的反向变形补偿模型作为模具设计方案,利用试模实验,对安全气囊底座塑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反向变形补偿设计能够减小塑件产品的翘曲变形。
【关键词】:注塑成型 反向变形补偿 数值模拟 角落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引言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工艺参数优化11-12
  • 1.2.2 流道、水路结构优化12-13
  • 1.2.3 反向变形补偿13-14
  • 1.3 本论文工作14
  • 1.4 本章小结14-16
  • 第2章 注塑成型CAE技术16-26
  • 2.1 注塑成型CAE的数值模拟理论16-20
  • 2.1.1 充模过程的基本方程16-19
  • 2.1.2 流动过程的简化和假设19-20
  • 2.1.3 塑料熔体的粘度模型20
  • 2.2 翘曲CAE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20-21
  • 2.3 注塑CAE软件介绍21-26
  • 2.3.1 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简介22-24
  • 2.3.2 注塑模拟发展趋势24-26
  • 第3章 翘曲变形补偿原理26-32
  • 3.1 翘曲变形分类与机理26-28
  • 3.2 角落效应介绍28
  • 3.3 反向变形补偿原理28-30
  • 3.4 本章小结30-32
  • 第4章 塑件注塑过程的数值模拟32-44
  • 4.1 安全气囊底座注塑成型模拟分析32-40
  • 4.1.1 建立有限元模型32-33
  • 4.1.2 建立浇注系统33-37
  • 4.1.3 建立冷却系统37-39
  • 4.1.4 定义塑件材料与工艺参数设置39-40
  • 4.2 充填分析结果的比较40-41
  • 4.3 翘曲分析结果比较41-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反向变形补偿方案及其研究44-58
  • 5.1 确定反向变形补偿方案44-45
  • 5.2 建立反向变形补偿模型45-46
  • 5.3 对比变形结果确定反向变形补偿量46-49
  • 5.4 实验分析49-57
  • 5.4.1 注塑模具结构49-53
  • 5.4.2 成型原料处理53
  • 5.4.3 注塑成型设备53-55
  • 5.4.4 注塑成型工艺55
  • 5.4.5 成型制品结果分析55-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8-60
  • 6.1 结论58
  • 6.2 创新点58-59
  • 6.3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大荣;4000吨超大型注塑成型机问世[J];江苏机械;1987年06期

2 汪瀚,周雄辉,张永清;基于模拟反馈的注塑成型并行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4期

3 李海梅,申长雨,王亚明;优化方法在注塑成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00年10期

4 ;弹性筒注塑成型后处理工艺[J];宇航材料工艺;2001年03期

5 张宏伟;熔化注塑成型的数学模型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薛福连;国际要闻[J];塑料包装;2002年03期

7 ;应用于注塑成型机的控制系统[J];机电信息;2002年04期

8 任勇;应力与注塑成型质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14期

9 陈政杰;王成勇;秦哲;徐雄;;精密注塑模具的注塑成型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10期

10 刘琼;王火生;陈鼎宁;;注塑成型充填阶段模拟中的黏度模型比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巽浩;;谈精密注塑成型[A];工程塑料优选论文集[C];1993年

2 刘巽浩;;谈精密注塑成型[A];工程塑料——精密注射成型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3 宋满仓;刘柱;于同敏;赵丹阳;王敏杰;;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申长雨;刘春太;;注塑成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05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金海;伍福钧;;帧行骨架注塑成型[A];工程塑料优选论文集[C];1993年

6 申长雨;陈静波;刘春太;李倩;;塑料成型加工讲座(第六讲) 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控制[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金海;;扁长塑料件的注塑成型[A];工程塑料优选论文集[C];1993年

8 ;注塑成型机 混炼挤出机生产厂家介绍[A];工程塑料优选论文集[C];1993年

9 王贤洪;;浅谈变频节能器在注塑行业中的运用[A];第一届变频器与伺服企业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学义;;塑料注塑成型模具负压冷却技术[A];工程塑料优选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坚;理性看待抱团自救[N];东莞日报;2011年

2 记者 吉明亮;东精集团用自动化破难题增效益[N];金华日报;2011年

3 记者 危丽琼;北化—Moldflow华北技术推广中心成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姜小毛;我气辅注塑技术研发获重大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博创;脉动压力注塑成型设备在广州通过鉴定[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白马非;轻量化包装理应受宠[N];消费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根;水辅助注塑成型穿透机理及工艺稳健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马斌;虚拟注塑成型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祝铁丽;注塑成型制品收缩率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杨铎;聚合物熔体表面效应与平板微器件的注塑成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闯;注塑成型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曹伟;注塑成型中粘性不可压缩非等温熔体的三维流动模拟[D];郑州大学;2004年

7 刘莹;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结构制品注塑成型工艺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建;基于注塑装备的聚合物PVT关系测控技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庄俭;微注塑成型充模流动理论与工艺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高月华;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明科;薄壁防水垫片注塑模具设计与注塑成型CAE分析[D];西京学院;2015年

2 胡盛财;超声波辅助玻纤增强型PC注塑成型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3 王凯;移动扫描终端外壳结构的CAE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4 韩莹;壳体注塑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5 史太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塑料件收缩分析及后处理收缩的预测[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王生丹;美容用聚合物微针的微注塑成型及其制品测试[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金志伟;基于Moldflow的注塑成型缺陷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D];宁波大学;2015年

8 王林刚;聚合物平板微器件复合成型工艺研究及测试[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巍;微小塑料机构模内装配注塑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云岗;超声振动整体型腔式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6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46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