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喷射式氢发动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喷射式氢发动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氢发动机 数值模拟 倒流 进气道喷射 多次喷射
【摘要】: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一直缠绕着人类,其中,环境问题在国内尤甚,而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传统车用发动机的燃烧排放。因此,寻求适用于传统车用发动机的清洁代用燃料成为研究热点。在所有代用燃料中,氢气因能够同时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而备受关注。在氢气的燃烧利用上,虽然外部混合式氢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等优点,但也存在易发生回火早燃、功率密度低等问题。针对外部混合式氢发动机功率密度低的问题,学术界多数的观点是:氢气的密度低、扩散性强,会占据缸内空间,降低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最终导致功率下降。本文则从氢气射流对进气道内流动状态影响的角度出发,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以AVL Fire为工具研究了进气道喷射式氢发动机功率密度低的问题。研究发现:中低转速下,若是采用单次喷射,发动机存在着“进气中期新鲜空气倒流与进气末期进气道内氢气残留量增大”的矛盾。针对上述矛盾,本文提出采用多次喷射的策略进行解决。对该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低转速下,由于进气中期新鲜空气回流较为严重,四次喷射并未能有效解决回流问题,甚至引起缸内最终进入的氢气量减少;但随着转速的升高,多次喷射的策略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了进气中期新鲜空气回流问题,增加了进入到气缸内的空气量和氢气量,使缸内的最高燃烧温度、最高燃烧压力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但同时也导致NO排放增多。另外,采用多次喷射还可以提高缸内混合气的均匀性,缩短快速燃烧期,提高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
【关键词】:氢发动机 数值模拟 倒流 进气道喷射 多次喷射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8
- 1.1 课题来源8
- 1.2 研究背景8-11
- 1.2.1 传统汽车带来的能源及环境问题8
- 1.2.2 发展内燃机的代用燃料8-9
- 1.2.3 氢气燃料的特点9-11
- 1.3 氢发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4 课题意义12-13
- 1.5 发动机数值模拟的发展13-15
- 1.5.1 数理模型13-14
- 1.5.2 网格生成技术14-15
- 1.6 模拟软件15-16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7.1 研究对象16-17
- 1.7.2 研究内容17
- 1.8 本章小结17-18
- 2 三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18-22
- 2.1 流动基本控制方程组18-19
- 2.2 湍流模型19-20
- 2.3 燃烧模型20
- 2.4 NO_x排放模型20-21
- 2.5 本章小结21-22
- 3 数值计算方法22-28
- 3.1 概述22
- 3.2 CFD求解过程22-27
- 3.2.1 总体计算流程23
- 3.2.2 方程离散化23-25
- 3.2.3 有限体积法25-26
- 3.2.4 常用的离散格式26-27
- 3.3 本章小结27-28
- 4 数值模拟过程28-36
- 4.1 几何模型的建立28-31
- 4.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定义31-33
- 4.3 计算步长的选取33-34
- 4.4 流动及燃烧模型的选取34
- 4.5 本章小结34-36
- 5 模拟结果及分析36-64
- 5.1 主要技术路线36-37
- 5.2 喷氢流量对进气道内流动状态的影响37-41
- 5.2.1 不同喷氢流量对进气道内质流量的影响38-40
- 5.2.2 不同喷氢流量对进气道内速度场的影响40-41
- 5.2.3 不同喷氢流量对进气道内浓度场的影响41
- 5.3 喷氢流量在进气末期对进气道内氢气残留的影响41-45
- 5.4 多次喷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45-59
- 5.4.1 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内质流量的影响48
- 5.4.2 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内速度场的影响48-52
- 5.4.3 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内浓度场的影响52-53
- 5.4.4 多次喷射对缸内充量的影响53-54
- 5.4.5 多次喷射对缸内状态参数的影响54-57
- 5.4.6 多次喷射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57-58
- 5.4.7 多次喷射对发动机排放性的影响58-59
- 5.5 多次喷射对发动机回火的影响59-62
- 5.6 本章小结62-64
- 6 结论与展望64-66
- 6.1 全文总结64-65
- 6.2 工作展望65-66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6-68
- 致谢68-70
- 参考文献70-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荣;;新型喷射式冷却塔[J];技术经济信息;1990年02期
2 刘刚;;喷射式冷却塔应用情况简介[J];给水排水;1993年10期
3 父保义■;于景丁;;限时喷射式轮缘涂油装置的发展〈1〉[J];电力机车技术;1980年12期
4 陈伟祥;;喷射式冷却塔[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1980年03期
5 赵淑琴;;利用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做改进油耗的试验[J];国外汽车;1981年04期
6 理查德;M.哈姆纳;沈祖钿;;喷射式热泵[J];制冷技术;1982年04期
7 张涛;陈学纯;;喷射式热水淋浴器[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1982年05期
8 ;节水型清洗工具——强力自动喷射式洗净枪[J];汽车与配件;1988年11期
9 石天宝;;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获国家专利[J];江苏化工;1991年01期
10 赵沃天;;锅炉用喷射式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和回收方法[J];节能;199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党睿;董继先;;蒸汽喷射式热泵供热系统在纸机干燥部的应用[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安德;赵剑峰;黄因慧;王帮峰;吕益艳;余承业;;喷射式电铸技术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安德;赵剑峰;黄因慧;王帮峰;吕益艳;余承业;;喷射式电铸技术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吴信华 何少强;一项成果将引发厕具的一场革命[N];广东科技报;2003年
2 马健;高效节水喷射式冲洗厕具亮相京城[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沈素华 佳蓓;科行喷射式破碎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1年
4 刘怀平 张福林;喷射式破碎机在水泥粉磨系统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1年
5 介知;无水箱式马桶[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翔;喷射式旋转床流体力学及内动密封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刘纪云;喷射式复合制冷及其在低品位能量回收应用[D];广西大学;2016年
3 李鹏;喷射式抽真空系统气体动力学设计与热力学优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威;多次喷射对进气道喷射式氢发动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5 刘剑宁;直接接触喷射式冰浆制备技术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6 谢爱勇;喷射式超重力旋转床液体初始分布及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邢晓康;顺流三效蒸汽喷射式热泵蒸发系统的计算[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8 邱春花;环周进汽型喷射式加热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张涛;喷射式液体输送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石鑫;新型喷射式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的建立及其免疫检测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0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9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