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
发布时间:2021-02-08 02:04
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为此,要重新审视新时代劳动形式的分化和劳动教育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情绪劳动作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类型而提出,并被视为后工业时代的重要劳动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避免造成未来人才新的片面化发展,并切实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情绪劳动教育:一是要加强研究与探索,夯实理论基础;二是要研制体系框架和系列主题,确保内容科学;三是要探索全员参与和实践落实的路径,坚持师生共育。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2019,(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形式的新分化催生劳动研究的新进展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呼唤情绪劳动教育进校园
1. 教育教学活动中伴随着高强度情绪劳动
2. 新时代要求加强对师生的情绪劳动教育
三、新时代促进情绪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 加强情绪劳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夯实理论基础
2. 研制情绪劳动教育的体系框架和系列主题,确保内容科学
3. 探索情绪劳动教育全员参与和实践落实的路径,坚持师生共育
本文编号:3023194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2019,(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形式的新分化催生劳动研究的新进展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呼唤情绪劳动教育进校园
1. 教育教学活动中伴随着高强度情绪劳动
2. 新时代要求加强对师生的情绪劳动教育
三、新时代促进情绪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 加强情绪劳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夯实理论基础
2. 研制情绪劳动教育的体系框架和系列主题,确保内容科学
3. 探索情绪劳动教育全员参与和实践落实的路径,坚持师生共育
本文编号:3023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02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