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28 20:01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人工智能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我国也高度重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目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在核心芯片、基础算法及相关人才方面短板明显。应充分利用我国在技术层领域和应用层领域的巨大优势和条件,科学选择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快速迭代发展模式、应用层带动基础层发展模式和建立自主技术标准的发展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构建和完善政府支持和保障机制,完善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芯片和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此加快形成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经济纵横.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1. 技术层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2. 应用层领域企业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大数据支持。
    (二)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核心芯片硬件尚待突破。
        2. 基础算法领域开拓不足。
        3.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短缺。
二、国外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 积极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二) 通过财政投入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三) 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研究
    (四) 加紧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
    (五) 加强公共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
    (六) 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三、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模式
    (二) 快速迭代发展模式
    (三) 应用层带动基础层发展模式
    (四) 建立自主技术标准的发展模式
四、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构建和完善政府支持和保障机制
    (二) 完善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
    (三) 加快推进芯片和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
    (四) 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向人工智能时代——兼论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方向及对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借鉴[J]. 何哲.  电子政务. 2016(12)
[2]风险资本专业化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 黄福广,王建业,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 2016(12)
[3]网络效应视角下技术标准的竞争性扩散——来自iOS与Android之争的实证研究[J]. 杨蕙馨,王硕,冯文娜.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9)
[4]技术标准导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邓洲.  经济管理. 2014(07)
[5]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绩效——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及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J]. 郭海,沈睿.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03)



本文编号:316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6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