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ECNU-DHAI平台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1 19:46
  当前的数字人文实践,主要由各组织和机构单独实施,以专题专项为主要建设模式,存在着难以应对海量多源异构资源数字化需求、重复建设、标准缺位制约数据关联和共享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实现机器自动化流程闭环和实践成果共享的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并对其基础层、平台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最后,以华东师范大学DHAI平台实践为例,对其架构设计、计算资源规划和演进、古籍文献自动识别和众包校对、深度著录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文章来源】:图书馆杂志. 2021,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字人文研究现状和困境
    (1)专题专项的建设模式,难以应对海量、多源异构资源的数字化。
    (2)建设成果和经验未高度共享,重复实践难度高。
    (3)机器自动化流程未闭环,人力资源投入巨大。
    (4)标准缺位,制约数据关联和共享。
    (5)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成本高,掌握和应用难度大。
2 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赋能数字人文研究
3 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平台设计
    3.1 架构设计
    3.2 基础层
        (1)计算。
        (2)数据库。
        (3)存储。
    3.3 平台层
        (1)减少通用服务的重复建设。
        (2)引入最佳实践。
    3.4 服务层
    3.5 应用层
4 ECNU-DHAI平台实践
    4.1 架构框架
    4.2 基础计算资源和演进
    4.3 融合机器学习的OCR识别
        (1)字符切分
        (2)字符识别
    4.4 基于众包协作的任务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IDOC-CRM的数字人文史料资源语义化知识组织研究——以张学良史料资源为例[J]. 姚天泓,陈艳梅,刘革,鲁超.  图书馆学刊. 2019(07)
[2]知识图谱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研究[J]. 陈涛,刘炜,单蓉蓉,朱庆华.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06)
[3]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演化——基于题录信息和引文上下文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 许鑫,陈路遥,杨佳颖.  情报学报. 2019(03)
[4]从“人文计算”到“数字人文”——概念与研究方式的变迁[J]. 林施望.  图书馆论坛. 2019(08)
[5]“数字人文”与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计量方法[J]. 赵薇.  现代中文学刊. 2019(01)
[6]“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数字人文与图书情报学的理性思考[J]. 谢欢.  图书情报知识. 2019(01)
[7]数字人文视觉资源语义知识层次化聚合服务研究[J]. 周知,曾子明.  情报资料工作. 2018(06)
[8]基于深度哈希的数字人文移动视觉搜索方法[J]. 秦思琪,曾子明.  情报资料工作. 2018(06)
[9]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 童茵,张彬.  中国博物馆. 2018(04)
[10]国外数字人文领域公众科学项目的案例分析及经验启示[J]. 练靖雯,张轩慧,赵宇翔.  情报资料工作. 2018(05)



本文编号:3295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295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