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兼论人工智能犯罪的规制
发布时间:2021-10-30 13:58
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犯罪也随之演变,表现为传统犯罪之间的危害类型、线上线下的危害评价、自然异化。在大数据时代,刑法没有对网络犯罪进行有效规制,缺乏应对新的网络犯罪的风险机制,网络安全的法律利益保护存在不平衡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网络犯罪为研究出发点,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并提出有效的网络刑法完善路径与法律技术运用,本文研究为网络犯罪的刑法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2020,(2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变迁背景下的网络犯罪
(一)网络之于网络犯罪的刑法属性变迁:“犯罪对象”“犯罪工具”到“犯罪空间”“犯罪本质”
1.“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
2.“犯罪空间”与“犯罪本质”
(二)网络犯罪的嬗变:等价、背离、异化
1.等价于传统犯罪的网络犯罪
2.网络与现实空间的危害性评价背离的网络犯罪
二、刑法网络空间效力的实现——命题解析与立法构想
(一)风险刑法理念的确立
(二)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
1.人工智能的刑法定位——工具性和非主体性
2.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风险刑法的责任体系
三、余论——网络刑法完善路径与法律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学习的法律审视[J]. 陶盈. 法学杂志. 2018(09)
[2]论智能机器人的工具性人格[J]. 许中缘. 法学评论. 2018(05)
[3]空间失序与犯罪异化:论虚拟空间的犯罪应对[J]. 张阳.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5)
[4]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J]. 刘宪权,胡荷佳. 法学. 2018(01)
[5]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J]. 刘宪权. 法商研究. 2018(01)
[6]网络刑法知识转型与立法回应[J]. 孙道萃. 现代法学. 2017(01)
[7]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 刘宪权. 政治与法律. 2016(09)
[8]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立法完善与发展思路——从97年刑法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J]. 于冲.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9]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J]. 于志刚. 法商研究. 2014(04)
[10]网络、网络犯罪的演变与司法解释的关注方向[J]. 于志刚. 法律适用. 2013(11)
本文编号:3466852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2020,(2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变迁背景下的网络犯罪
(一)网络之于网络犯罪的刑法属性变迁:“犯罪对象”“犯罪工具”到“犯罪空间”“犯罪本质”
1.“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
2.“犯罪空间”与“犯罪本质”
(二)网络犯罪的嬗变:等价、背离、异化
1.等价于传统犯罪的网络犯罪
2.网络与现实空间的危害性评价背离的网络犯罪
二、刑法网络空间效力的实现——命题解析与立法构想
(一)风险刑法理念的确立
(二)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
1.人工智能的刑法定位——工具性和非主体性
2.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风险刑法的责任体系
三、余论——网络刑法完善路径与法律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学习的法律审视[J]. 陶盈. 法学杂志. 2018(09)
[2]论智能机器人的工具性人格[J]. 许中缘. 法学评论. 2018(05)
[3]空间失序与犯罪异化:论虚拟空间的犯罪应对[J]. 张阳.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5)
[4]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J]. 刘宪权,胡荷佳. 法学. 2018(01)
[5]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J]. 刘宪权. 法商研究. 2018(01)
[6]网络刑法知识转型与立法回应[J]. 孙道萃. 现代法学. 2017(01)
[7]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 刘宪权. 政治与法律. 2016(09)
[8]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的立法完善与发展思路——从97年刑法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J]. 于冲.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9]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J]. 于志刚. 法商研究. 2014(04)
[10]网络、网络犯罪的演变与司法解释的关注方向[J]. 于志刚. 法律适用. 2013(11)
本文编号:3466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46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