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对技能需求的影响及其对教育供给的启示——基于程序性假设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20:28
  人工智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程序性假设,将劳动力的技能分为非程序性认知技能、非程序性非认知技能、程序性认知技能、程序性身体技能、非程序性身体技能五类。采用美国职业信息网络数据,结合1982—201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对非程序性认知技能、非程序性非认知技能以及程序性认知技能的需求不断上升,对程序性身体技能和非程序性身体技能的需求不断下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人均GDP越高,劳动力市场对非程序性认知技能、非程序性非认知技能以及程序性认知技能需求越大,对程序性身体技能和非程序性身体技能的需求越小。从对个人的收入影响来看,采用2010—2013年的CGSS数据,基于明瑟收入方程,研究发现程序性认知技能对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不断增大,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对程序性认知技能的旺盛需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非程序性的技能需求上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育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综合性课程、开展主题式情境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非程序性的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2019,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影响技能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一) 职业的程序性
    (二) 技能需求变化
三、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和模型
        1. 技能测量
        2. 模型设置
四、技能需求总体变化
五、技能的经济回报变化
六、主要结论及其对教育供给的启示



本文编号:3529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29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