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半序多孔模型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3:56

  本文关键词:半序多孔模型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序多孔模型 CAD/CAE集成 均匀化仿真 增材制造


【摘要】:多孔模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骨头、植物根茎等。这些模型经过亿万年自然选择形成,具有质量轻、性能卓越等优良特性,有广泛的产业应用前景。增材制造技术(或三维打印)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精确加工此类复杂模型成为可能。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序多孔模型,该类多孔模型结构单元相似,且宏观上具有一定规律分布,为高效多孔模型建模和仿真提供了可能。我们研究了半序多孔模型的几何建模及控制方法、快速仿真方法,并开发相关原型系统,使设计者能够创建出复杂多样的半序多孔模型,弥补了通用CAD软件系统对此复杂模型建模能力不足的缺陷,可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首次提出了半序模型概念,实现了宏观结构与微观单元结构的耦合建模。通过模型六面体网格实现单元宏观控制,通过标准微观单元与一般单元映射实现微观结构统一建模,系首次此类系统研究。2、提出三种微观结构建模方法:基于多边形面网格、基于三向周期性极小曲面(隐式曲面)、以及基于超公式的参数曲面建模方法,可满足不同设计需求。进一步,通过三线性插值方法,建立了标准六面体微观单元到一般六面体微观单元的映射关系。此外,根据用户指定的少量控制点,利用径向基函数进行形变插值,实现了宏观结构的形变控制。3、根据模型单元相似,整体具有规则性的特点,引入了均匀化仿真方法,实现了多孔模型的快速仿真,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计算量大的困难。4、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构建了多孔模型建模及仿真平台原型,实现了半序多孔模型的建模、编辑和仿真功能。同时,基于此系统测试了模型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属性的关系,为日后相关研究方向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半序多孔模型 CAD/CAE集成 均匀化仿真 增材制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1章 绪论13-26
  • 1.1 CAD技术简介13-15
  • 1.2 常见CAD模型建模方法15-18
  • 1.2.1 构造实体几何模型15-17
  • 1.2.2 边界表示模型17
  • 1.2.3 分解模型17-18
  • 1.3 CAD/CAE集成技术18-19
  • 1.4 多孔模型的建模与仿真19-24
  • 1.4.1 多孔模型概述20-22
  • 1.4.2 多孔模型的建模22
  • 1.4.3 多孔模型的仿真22-23
  • 1.4.4 多孔模型的挑战23-24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4-25
  • 1.6 本章小结25-26
  • 第2章 半序多孔模型建模26-59
  • 2.1 引言26-28
  • 2.2 基本定义及需求概述28-29
  • 2.3 整体建模方法29-30
  • 2.4 微观结构的建模与控制30-47
  • 2.4.1 基于多边形面网格的定义方法31-33
  • 2.4.2 基于三向周期性极小曲面的定义方法33-38
  • 2.4.3 基于超公式的定义方法38-42
  • 2.4.4 参数化控制42-45
  • 2.4.5 空间取补方法45-47
  • 2.5 宏观结构的建模与控制47-52
  • 2.5.1 基于六面体的定义方法48-49
  • 2.5.2 疏密控制49-50
  • 2.5.3 形变控制50-52
  • 2.6 标准单元到一般性单元间的映射52-58
  • 2.7 本章小结58-59
  • 第3章 半序多孔模型仿真59-67
  • 3.1 引言59
  • 3.2 线弹性力学59-62
  • 3.2.1 基本概念59-61
  • 3.2.2 平衡方程与弱形式61
  • 3.2.3 应变—位移关系61-62
  • 3.2.4 本构方程:应力—应变关系62
  • 3.3 均匀化仿真方法62-66
  • 3.4 本章小结66-67
  • 第4章 系统架构与实现67-82
  • 4.1 引言67
  • 4.2 系统架构67-70
  • 4.2.1 分层设计68-69
  • 4.2.2 模型—视图—操纵器(MVO)模式69-70
  • 4.3 外部依赖库70-72
  • 4.3.1 QT70
  • 4.3.2 Hoops70-71
  • 4.3.3 Open Mesh71
  • 4.3.4 Open Volume Mesh71-72
  • 4.3.5 CGAL72
  • 4.4 测试与验证72-81
  • 4.4.1 测试环境说明72-73
  • 4.4.2 基于超公式定义的模型测试73-76
  • 4.4.3 基于TPMS-P定义的模型测试76-80
  • 4.4.4 宏观结构单元密度测试80-81
  • 4.5 本章小结81-82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航空航天工业部二院计算机应用和仿真技术研究所[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88年05期

2 武英;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烟尘对图像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王新晓,黄建国,褚福照,张永峰;数字多波束目标被动定向仿真技术研究[J];应用声学;2004年06期

4 郑顺水;生产系统仿真技术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05年02期

5 应金星;陈寿根;;盾尾偏移围岩变形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J];吉林水利;2008年09期

6 何志渔,王霞;小型独立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花锋;;混合电路故障仿真技术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江红,徐力平,张炎华,赵忠华;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仿真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2年05期

9 胡江波,张继勇;激光威胁信号仿真技术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5年04期

10 毛海力;;大规模人群仿真技术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峰;;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第三种途径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2 胡勇;李文元;聂少涛;周宏斌;;现代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艳丽;沈怀荣;;卫星性能分析与仿真技术研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郁正德;张继勇;;激光威胁信号仿真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陶德馨;周强;;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单家元;;舰炮弹库虚拟机构仿真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何明;裘杭萍;刘晓明;刘海波;;可组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及应用[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维敏;蓝朝桢;卢战伟;徐青;;火星大气实时仿真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锐;肖刚;易雅鑫;卢宁;;网络关联事件仿真技术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锐华;谭琳;邢智;;基于Qual Net的数据链仿真技术研究[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晖;国内首家“建筑风工程仿真技术研究中心”在沪成立[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特约通讯员王辉东;我作战仿真技术研究获突破[N];解放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柏毅;川西地区天然气管网优化及仿真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唐俊杰;基于方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彭秀艳;船舶运动姿态在线预报及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权;天空背景与卫星目标的动态仿真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纪纬;基于GPU并行加速的高速飞行目标实时红外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颜益峰;基于水动力的单桩固定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赵安清;半序多孔模型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闫娜;生产实训全场景仿真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岳凌;数模混合系统仿真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7 张良;小型乳品生产过程实训仿真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解少博;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仿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陈兴荣;弹道目标推进段红外仿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杨志娴;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25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025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