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制造系统的Petri网故障诊断与调度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柔性制造系统 切入点:机床控制系统 出处:《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制造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由于柔性制造系统拥有柔性好、运行灵活、产品多样化等特点,使其在制造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柔性制造系统内的资源众多,如何合理高效地分配使用这些资源,使系统的利益最大化;或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如何调整原本的生产计划以达到减小损失的目的,都为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调度提出了挑战。因此,对柔性制造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控制调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数控机床是柔性制造系统中最主要的一种资源。因此,本文以Petri网为工具,对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建模、故障诊断方法与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调度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分别给出其中各个工作单元的Petri网建模方法,并根据数控机床各工作单元之间的运行逻辑和动态特性,给出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Petri网建模方法,由此建立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标签Petri网模型。2、根据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各故障类型的行为特征,将这些故障进行分类,采用故障变迁来模拟故障,获得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故障Petri网模型。再根据系统内检测到的任意信号序列,对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进行判断,给出一种基于故障Petri网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3、根据柔性制造系统内部的资源和工作任务,建立一个具体的柔性制造系统的Petri网模型。并为了提高柔性制造系统整个生产过程的调度效率,采用了一种基于A*算法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对柔性制造系统的Petri网模型进行启发式搜索,最终给出时间最短的加工策略。4、为柔性制造系统的Petri网模型添加数控机床故障变迁,该类故障变迁的发生与否由上述机床故障诊断方法来检测,从而得到柔性制造系统的故障诊断Petri网模型,并根据该Petri网模型,给出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后的优化调度策略。本文以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和柔性制造系统为例,对文中的方法进行了演示说明。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Petri net model for the control system of NC machine tool by using Petri net as a tool .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165;TP30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跃华,吴锋;柔性制造系统性能的评价[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韩全平;邓毅凌;马宪卫;;柔性制造系统及应用[J];江苏航空;2000年02期
3 杨松祥;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发展与展望[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1年06期
4 孙志春;孙丰涛;钱文闯;;加工回转体零件的柔性制造系统[J];金属成形工艺;2002年04期
5 ;柔性制造系统技术[J];中国军转民;2002年07期
6 郭聚东,金清肃;柔性制造系统的合理实施[J];煤矿机械;2003年09期
7 了望;柔性制造系统发展浅析[J];国防技术基础;2003年01期
8 郭聚东,钱惠芬;柔性制造系统的优势及发展趋势[J];轻工机械;2004年04期
9 ;柔性制造系统[J];机械;2005年08期
10 高红;;柔性制造系统及其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月亮;刘政权;童调生;;柔性制造系统的排序优化分析[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宋东平;涂奉生;;多种随机干扰下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控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曹长修;肖立群;;定随机Petri网用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评价[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李瑞生;冯祖仁;胡保生;;柔性制造系统的作业及其调度[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马小勇;杨宏亮;钟源;;叶片柔性制造系统的实现[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陈秋双;乞敬换;;柔性制造系统的在线智能调度[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曹阳;李小宁;;FMS控制系统升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龙;关大钟;;一类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与分析[A];1989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中)[C];1989年
9 黄飞华;胡左浩;赵平;;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结构柔性[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石艳林;任雁胜;汪昌成;鞠莉娜;杨代华;;先进制造中的几种前沿技术[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朱新祥;昆机柔性制造系统至 大至“柔”填补国内空白[N];云南政协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齐雪岭;天锻“板材成形液压机柔性制造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记者 李玉峰;天锻柔性制造系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N];天津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张军;天锻柔性制造系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秀艳;基于Petri网的柔性制造系统可达性分析与死锁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苗;柔性制造系统活性分析与死锁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心;基于Petri网的FMS建模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黄波;基于Petri网的FMS建模与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黄飞华;考虑BOM的柔性制造系统能力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刘鼎;柔性制造系统一般Petri网模型内在活性结构与死锁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秦萌;存在不可控与不可观变迁的Petri网活性控制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永飞;柔性制造系统的调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张功;柔性制造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梁爽;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梓健;柔性制造系统调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5 鲁豪;基于神经网络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马屹寰;Job Shop类柔性制造系统生产能力配置方法研究及系统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7 李玉晨;基于OOPN的柔性制造系统控制过程建模与仿真[D];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
8 蔡灏e,
本文编号:1727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72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