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量子技术时代下的信息安全
本文选题:量子计算 + 量子通信 ; 参考:《计算机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量子技术将在未来深刻影响密码学以及信息安全行业。可以利用上千个量子比特运行量子算法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将直接威胁信息安全基础算法,导致当前广泛使用的RSA等公钥密码被破解,也会使分组密码算法的密码强度减半。量子通信中量子密钥分发的实施会改变传统保密通信的物理结构。这些重大应用价值也是发展量子技术的驱动力。结合当前一些关于量子技术的热点新闻,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两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量子技术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包括通用型和专用型量子计算机的发展、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实验室环境的进展以及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等。最后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未来形态做了思考和总结。未来量子技术将会与现有各种技术深度融合,共同存在。
[Abstract]:Quantum technology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e universal quantum computer, which can use thousands of quantum bits to run quantum algorithm, will directly threaten the basic algorithm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ulting in the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such as RSA, which is widely used at present, is cracked, and the cryptographic strength of block cipher algorithm will be reduced by hal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 will change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secure communication. Thes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are also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quantum technology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quantum computing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briefly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and specialized quantum computers, the progress of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heaven and earth, etc. Finally, the future form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future, quantum technology will exist in depth with all kinds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基金】: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1032-204)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基金(深发改[2013]993号)资助
【分类号】:TP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建伟;;量子通信技术前沿进展[J];保密科学技术;2016年11期
2 陈骞;;英国量子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J];上海信息化;2015年02期
3 许华醒;;量子通信网络发展概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吴华;王向斌;潘建伟;;量子通信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3期
5 周正威;陈巍;孙方稳;项国勇;李传锋;;量子信息技术纵览[J];科学通报;2012年17期
6 郭光灿;;量子信息技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汤艳琳;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王双;光纤量子密钥分配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银振强;量子密码与量子中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彭建;量子通信实验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张军;远距离量子通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贾娜;王依;;量子噪声自组织网络路由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7年22期
2 张亮亮;张翌维;梁洁;孙瑞一;王新安;;新量子技术时代下的信息安全[J];计算机科学;2017年07期
3 郭光灿;张昊;王琴;;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概况[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4 苗新;张亮;马平;金乃正;朱玛;;量子密钥分发的变电站间测控信号一次一密光纤传输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2期
5 李健;李登峰;朱家骥;;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通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6 聂敏;石力;杨光;裴昌幸;;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性能的影响及参数仿真[J];通信学报;2017年05期
7 徐华彬;周媛媛;;量子网络方案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7年05期
8 聂敏;赵新宇;杨光;裴昌幸;;暴风雪对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信道的影响及性能分析[J];激光杂志;2017年03期
9 王矿岩;;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7年01期
10 袁延林;;量子技术及其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创新;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武;多Bell基并行量子密钥分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晓明;望远镜光路实时对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3 亓波;量子通信光学地面站ATP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4 张阳;光纤量子密码实验和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杨阳;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双;光纤量子密钥分配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光灿;;量子信息技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许方星;陈巍;王双;银振强;张阳;刘云;周政;赵义博;李宏伟;刘东;韩正甫;郭光灿;;多层级量子密码城域网[J];科学通报;2009年16期
3 张军,彭承志,包小辉,杨涛,潘建伟;量子密码实验新进展——13km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朝向基于人造卫星的全球化量子通信[J];物理;200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方星;安全量子密钥分配的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银振强;量子密码与量子中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章涛;高速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电子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涛;量子密钥分配网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陈巍;光纤量子密钥分配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莫小范;量子密码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严;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年06期
2 吴晓波;谈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现代情报;2000年05期
3 刘爱民;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思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12期
4 王伟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0年04期
5 ;信息安全是保证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J];电信科学;2001年12期
6 杨光亮;关注信息安全[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07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07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