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最值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0:06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如何能够在学校的学习和教学中将网络技术的优势运用其中,使得网络技术的作用真正的发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谓“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根据发现学习理论以及构建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形成。在美国,该理论在教学上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已经是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和方向。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主要是学生根据微视频进行自行的学习,而后进行小组的讨论以及教师的答疑等,使得学生差别的需求化得到充分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定位出现了变化,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组织者以及解惑和促进者。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包括了如下几点:(1)第一章主要是基于教学需要,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方法。(2)第二章主要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翻转课堂”操作模式的可行性,使得在教学一线能顺利推行,更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3)第三章主要内容是:高中的最值问题是重...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最值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最值问题是基于函数的定义域整体来看的,当函数存在最大值,其是唯一的

闭区间,最值,函数,对称轴


(2)函数2f(x)x在闭区间[-1,2]的最值,

教学模式,学生,模式,课堂


图 4-5究表明,有 45%的学生是支持这样的上课模式的,主要认为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得学生的自主时间明显增多。教师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讲解时会耽误很多间,这说明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可能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查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能够看出,学生还是更加接受老师讲解的方式。但通过调说明在短期的时间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变的学生在不断的增多。有 80%的学生是接受翻转课堂的的,新的模式能够更生困惑进行解决,在解决最值问题中发现了学生的多种解题方法,不仅不会浪时间,时间和位置不会对其造成影响。根据该模式的结果,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到了三分之一。因此,在“课堂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磨合,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谈反馈接受研究的两个翻转课堂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第一次的访谈时间是实施后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耕读教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最值问题》为例[J]. 陈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1)
[2]应重视“函数最值”的概念教学[J]. 陆学政.  数学通报. 2016(01)
[3]高中数学应用题中的最值问题教学分析[J]. 莫婷.  上海中学数学. 2015(06)
[4]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J]. 姜玉莲.  中国远程教育. 2014(03)
[5]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王晓波,颜一鸣,黄云,杨燕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2)
[6]翻转课堂十大案例[J]. 孙爱青.  基础教育论坛. 2013(26)
[7]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  现代教育技术. 2013(08)
[8]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1)
[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
[10]从一堂高三最值问题复习课想到的[J]. 张劲松.  数学教学. 2006(05)

硕士论文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勇玲.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研究[D]. 于玲.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高中生“线性规划”学习障碍与对策研究[D]. 赵建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静静.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题中的最值问题研究[D]. 张永红.河南师范大学 2013
[6]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教学研究[D]. 陈荣烂.苏州大学 2010
[7]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 杨晓娟.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18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218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