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5:01
Y市目前进行以翻转课堂为依托的生物学教学改革,在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同学合作与师生交流、提升探究能力等方面效果比较显著。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教师对平台的功能操作不熟练,平台功能开发不全面,教师进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加,使用平板电脑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等。因此,拟开展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旨在促进学习深度发生。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对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了解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本质、教学模式、双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查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高中学校的翻转课堂真实课改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更多的是在公开课或者优质课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平日多以传统课堂为主;教师应用教学网络终端的水平参差不齐,筛选教学资源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存在自律性不足,上课学习不专注以及课下自主预习时间不够等情况。接着,构建了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S中学高一年级开展教学实践。该模式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将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要求
1.1.2 教育技术进步推动
1.1.3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翻转课堂的国外研究进展
1.2.2 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基础
1.3.1 国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2 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
1.3.3 12xue信息化学习平台得到推广
1.3.4 双个性化生物学科资源库建设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
2.2.1.1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2.2.1.2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2.2 双个性学习的研究进展
2.2.3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2.2.4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2.2.5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5.2 人本主义学习观
2.2.5.3 元认知理论
2.2.5.4 认知发展论
2.2.5.5 个性化学习理论
第3章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方法
3.3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堂改革的态度
3.3.2 教学调研
3.3.3 课堂应用的具体状况
3.4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所持基本态度
3.4.2 应用优势
3.4.3 应用现状
3.4.4 教学评价与培训
3.5 讨论
第4章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模式构建
4.2 实践方法与内容
4.2.1 实践对象
4.2.2 实践教材选择
4.3 模式实施过程
4.3.1 课前知识传输
4.3.1.1 教师一次备课
4.3.1.2 教师创建资源包
4.3.1.3 教师发布课前任务
4.3.1.4 学生个性化学习
4.3.1.5 学生反馈交流
4.3.1.6 教师个性化指导
4.3.1.7 教师获取学情
4.3.1.8 教师二次备课
4.3.2 课中知识内化巩固
4.3.2.1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4.3.2.2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
4.3.2.3 教师倾听交流点评
4.3.2.4 学生合作探究
4.3.2.5 教师精讲重难点
4.3.2.6 学生当堂检测提升
4.3.2.7 教师总结点评提升
4.3.3 课后个性化复习
4.4 应用案例——以人教版必修一第 6 章第 1 节《细胞的增殖》为例
4.4.1 一次备课
4.4.1.1 课标解读
4.4.1.2 教材分析
4.4.1.3 学情分析
4.4.1.4 学习目标
4.4.1.5 教学重难点
4.4.1.6 教具材料准备
4.4.2 创建学习资源素材库
4.4.3 平台展示学习任务
4.4.4 收集相关统计数据
4.4.4.1 班级预习任务答题正确率
4.4.4.2 班级学生的答题准确率数据展示
4.4.4.3 预习内容检测效果
4.4.5 二次备课
4.4.6 课堂教学过程
4.4.6.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4.6.2 预习情况展示
4.4.6.3 问题收集与合作释疑
4.4.6.4 个人思维后的合作探究
4.4.7 课后个性化复习以及补偿性练习
4.5 实践效果分析
4.6 讨论
4.6.1 探究与讨论
4.6.2 反思与提升
4.6.3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Y市高中课堂利用网络终端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 B Y市高中课堂利用网络终端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本文编号:4038962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要求
1.1.2 教育技术进步推动
1.1.3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翻转课堂的国外研究进展
1.2.2 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基础
1.3.1 国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2 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
1.3.3 12xue信息化学习平台得到推广
1.3.4 双个性化生物学科资源库建设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
2.2.1.1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2.2.1.2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2.2 双个性学习的研究进展
2.2.3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2.2.4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2.2.5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5.2 人本主义学习观
2.2.5.3 元认知理论
2.2.5.4 认知发展论
2.2.5.5 个性化学习理论
第3章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方法
3.3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课堂改革的态度
3.3.2 教学调研
3.3.3 课堂应用的具体状况
3.4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所持基本态度
3.4.2 应用优势
3.4.3 应用现状
3.4.4 教学评价与培训
3.5 讨论
第4章 双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模式构建
4.2 实践方法与内容
4.2.1 实践对象
4.2.2 实践教材选择
4.3 模式实施过程
4.3.1 课前知识传输
4.3.1.1 教师一次备课
4.3.1.2 教师创建资源包
4.3.1.3 教师发布课前任务
4.3.1.4 学生个性化学习
4.3.1.5 学生反馈交流
4.3.1.6 教师个性化指导
4.3.1.7 教师获取学情
4.3.1.8 教师二次备课
4.3.2 课中知识内化巩固
4.3.2.1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4.3.2.2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
4.3.2.3 教师倾听交流点评
4.3.2.4 学生合作探究
4.3.2.5 教师精讲重难点
4.3.2.6 学生当堂检测提升
4.3.2.7 教师总结点评提升
4.3.3 课后个性化复习
4.4 应用案例——以人教版必修一第 6 章第 1 节《细胞的增殖》为例
4.4.1 一次备课
4.4.1.1 课标解读
4.4.1.2 教材分析
4.4.1.3 学情分析
4.4.1.4 学习目标
4.4.1.5 教学重难点
4.4.1.6 教具材料准备
4.4.2 创建学习资源素材库
4.4.3 平台展示学习任务
4.4.4 收集相关统计数据
4.4.4.1 班级预习任务答题正确率
4.4.4.2 班级学生的答题准确率数据展示
4.4.4.3 预习内容检测效果
4.4.5 二次备课
4.4.6 课堂教学过程
4.4.6.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4.6.2 预习情况展示
4.4.6.3 问题收集与合作释疑
4.4.6.4 个人思维后的合作探究
4.4.7 课后个性化复习以及补偿性练习
4.5 实践效果分析
4.6 讨论
4.6.1 探究与讨论
4.6.2 反思与提升
4.6.3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Y市高中课堂利用网络终端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 B Y市高中课堂利用网络终端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本文编号:4038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403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