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深度获取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像的深度获取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重建 深度获取 深度图优化 深度图对齐校准
【摘要】: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快速发展,三维重建及相关的深度图获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些年来不仅在科研而且在应用层面中都有巨大进步。本文针对目前深度获取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对基于图像的深度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RGB图像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个深度获取框架,运用前沿的三维重建技术并结合自己提出的深度图优化算法,能够从消费级别相机下的视频流或照片集合中获取高质量的深度图。在RGBD图像方面,本文针对目前多个深度相机下的三维重建中存在的深度图获取后无法精确对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RGBD图像的多深度图对齐校准框架。该框架可以对不同深度相机来源的深度图进行精确的对齐校准。运用该框架,可以使我们在基于多个深度相机的三维重建中获取更加精确的深度信息,从而提高三维重建的质量。
【关键词】:三维重建 深度获取 深度图优化 深度图对齐校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课题背景12-14
- 1.2 主要研究内容14
- 1.3 本文章节结构14-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2章 基于RGB图像的深度图获取16-21
- 2.1 框架概述16-17
- 2.2 理论基础与相关工作17-19
- 2.3 本章小结19-21
- 第3章 点云三维重建技术21-40
- 3.1 Bundle Adjustment21-24
- 3.1.1 图像特征点预处理21-22
- 3.1.2 投影误差最小化22-24
- 3.2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24-27
- 3.3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s算法27-29
- 3.4 稠密点云重建29-33
- 3.4.1 全局视图选择30-31
- 3.4.2 局部视图选择31-32
- 3.4.3 多视图立体重建32
- 3.4.4 立体匹配32-33
- 3.5 时间性能分析33-34
- 3.6 点云重建效果34-39
- 3.7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表面三维重建技术40-61
- 4.1 隐函数构造41-45
- 4.1.1 隐函数41-42
- 4.1.2 基函数42-44
- 4.1.3 权重函数44-45
- 4.2 隐函数取样45-49
- 4.2.1 八叉树构造45-48
- 4.2.2 隐函数取样48-49
- 4.3 等值面提取49-55
- 4.3.1 等值面提取基本思想49-52
- 4.3.2 基于八叉树的等值面提取52-55
- 4.4 多边形三角剖分55-56
- 4.5 表面重建结果56-60
- 4.6 本章小结60-61
- 第5章 深度图生成及优化61-71
- 5.1 深度图生成61-63
- 5.2 深度图优化63-65
- 5.3 深度图生成结果65-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第6章 基于RGBD图像的多深度图对齐校准71-86
- 6.1 框架概述71-73
- 6.2 单目相机模型73-76
- 6.3 深度相机定标76-80
- 6.4 偏移畸变校准80-82
- 6.5 多深度图对齐校准82
- 6.6 对齐实验结果82-85
- 6.7 本章小结85-86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86-88
- 7.1 工作总结86
- 7.2 未来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1
- 致谢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一帆;安平;张兆杨;;基于图割的高质量深度图获取方法[J];电视技术;2011年15期
2 张艳;安平;张秋闻;王奎;张兆杨;;恰可察觉深度差异模型的深度图优化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3 左宇鹏;;基于深度图压缩的边界自适应上采样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年05期
4 杨超;安平;何宛文;王健鑫;张兆杨;;一种用于深度图编码的虚拟视失真估计模型[J];光电子.激光;2014年07期
5 温宇强,李德华;多视角深度图融合方法综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3年04期
6 叶长明;蒋建国;詹曙;S.Ando;;不同姿态人脸深度图识别的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10期
7 左一帆;安平;马然;沈礼权;张兆杨;;深度图时域一致性增强[J];光电子.激光;2014年01期
8 朱波;蒋刚毅;张云;郁梅;;面向虚拟视点图像绘制的深度图编码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0年05期
9 周娟;李勇平;黄跃峰;;基于强度图和深度图的多模态人脸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25期
10 李思宇;李胜;王衡;汪国平;;利用深度图优化的自然光束体构建与绘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东;杨生鹏;庄严;王伟;;基于视觉信息的三维激光点云渲染与深度图构建[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伟锋;张卓;王延江;;基于光线衰减的深度获取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3 张帅;付宏杰;;基于Kinect的多点触控系统研究与实现[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贺建;三维视频中基于FPGA的实时深度估计研究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5年
2 马祥;提高三维视频深度编码性能的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葛川;三维视频的高效压缩及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邓慧萍;3D视频的深度图优化与深度编码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高凯;立体视频深度图提取及深度序列编码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罗雷;基于深度图绘制的三维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霍智勇;自由视点视频深度图估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韦虎;三维外形测量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秋闻;自由视点视频深度编码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10 程光;人机交互系统中手势和姿势识别算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坤;基于彩色和深度的前景分割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岳欢;3D视频编码中深度信息优化及场景背景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曹广昊;立体视频系统中深度传播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丁焱;基于深度图的虚拟视点绘制中空洞填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马姝颖;基于视点合成的深度图编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旭;面向绘制质量的深度图压缩感知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卞玲艳;基于深度图的2D转3D视频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亚峰;3D-HEVC深度图预处理与误码掩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白树斌;基于RGB-D图像的深度图增强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王玉峰;基于多视点的三维场景的低延迟远程绘制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4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54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