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重建的超高分辨率壁画快速数字化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维重建的超高分辨率壁画快速数字化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重建 壁画数字化 图像拼接 特征匹配 渲染
【摘要】:壁画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其成为政治史、文化史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资料。但由于壁画为不可移动文物,其正在因为风化、风蚀、雨蚀、褪色等病害逐渐老去,甚至出现因倒塌而彻底消亡。图像拼接技术,由于其能够永久的保存壁画信息,现已逐渐应用于壁画的数字化考古研究。然而传统的图像拼接技术在处理壁画图像拼接时,由于图像配准误差等因素,导致得到的完整壁画图像出现线条扭曲、断线等与真实壁画不符的现象。同时,常见的传统二维图像拼接技术,采用计算量巨大的金字塔融合技术。因此传统的二维图像拼接技术运算时间长,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够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数字化框架,首次将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壁画数字化。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将三维重建技术成功运用于壁画数字化,并提出一套全新的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框架。与传统的壁画拼接相比,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数字化方法将二维问题拓展到三维,引入壁画的三维信息,提高壁画数据的完整性。使得图像配准误差降低,解决了传统图像拼接因配准误差引起的线条扭曲,断线等问题。同时使得壁画数字化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也获得了壁画的三维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相对位置的SIFT特征快速匹配算法,该算法通过预先估算任意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然后对每张原始图像的SIFT特征点建立Quadtree,利用基于Quadtree的搜索策略,从而实现对SIFT特征点的快速匹配。提出一种超高分辨率纹理三维模型快速渲染算法。由于壁画模型庞大,其纹理图像可以达到数百张,该算法提出以纹理作为分块依据的快速渲染算法,解决显卡存储的限制,也提高了渲染速度。以上技术已应用于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系统中,经实际应用,本文提出的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数字化方法在提高壁画数字化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时间效率。
【关键词】:三维重建 壁画数字化 图像拼接 特征匹配 渲染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背景11-14
- 1.1.1 文物数字化11-12
- 1.1.2 图像拼接技术现状12-13
- 1.1.3 壁画拼接现状13-14
- 1.2 本文工作14-15
- 1.3 论文结构15-16
- 1.4 本章小结16-17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17-26
- 2.1 图像拼接技术17-21
- 2.1.1 图像配准17-18
- 2.1.2 图像融合18-21
- 2.2 三维重建技术21-25
- 2.2.1 基于SFM方法的三维重建22-24
- 2.2.2 纹理映射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技术框架26-36
- 3.1 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技术框架26-27
- 3.2 多核Bundle Adjustment相机自标定技术27-30
- 3.2.1 多核Bundle Adjustment相机自标定原理27-29
- 3.2.2 多核Bundle Adjustment相机自标定实验分析29-30
- 3.3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纹理映射技术30-35
- 3.3.1 三角面片图像质量估算31
- 3.3.2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视图选择31-32
- 3.3.3 全局一致性颜色调整32
- 3.3.4 基于Poisson Editing的局部颜色调整32-33
- 3.3.5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纹理映射实验分析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基于相对位置的SIFT特征快速匹配算法36-53
- 4.1 SIFT特征36-41
- 4.1.1 构建尺度空间36-38
- 4.1.2 Difference-of-Gaussian尺度空间极值求解38-39
- 4.1.3 特征点筛选39-40
- 4.1.4 特征点描述子构建40-41
- 4.2 基于相对位置的SIFT特征快速匹配算法41-52
- 4.2.1 SIFT特征匹配算法存在的问题41-42
- 4.2.2 基于相对位置的SIFT特征点快速匹配算法42-49
- 4.2.3 基于相对位置的SIFT特征点快速匹配算法实验结果49-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超高分辨率纹理三维模型快速渲染算法53-62
- 5.1 基于OpenGL的三维模型渲染技术53-56
- 5.1.1 OpenGL渲染管线技术54-55
- 5.1.2 基于OpenGL渲染存在的问题55-56
- 5.2 超高分辨率纹理三维模型快速渲染算法56-61
- 5.2.1 复杂三维模型分块渲染算法57-58
- 5.2.2 超高分辨率纹理三维模型快速渲染算法实验结果58-61
- 5.3 本章小结61-62
- 第6章 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系统62-78
- 6.1 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系统流程62-63
- 6.2 BigTIFF格式支持63-64
- 6.3 纹理映射优化64-66
- 6.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66-77
- 6.4.1 壁画特征匹配实验结果66-67
- 6.4.2 壁画三维模型获取实验结果67-72
- 6.4.3 壁画三维模型渲染实验结果72-74
- 6.4.4 基于三维重建的壁画快速数字化系统性能分析74-77
- 6.5 本章小结77-78
- 第7章 总结与期望78-80
- 7.1 本文工作总结78-79
- 7.2 后续工作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国昭,陈凌钧;血管三维重建的问题[J];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S1期
2 章勤,李光明,黄琨;一种基于双眼系统的物体表面三维重建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15期
3 刘巧红,李利军;脊柱外科三维重建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5年09期
4 张文博;;鲫鱼肝组织细胞核电镜图像三维重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5 何桂珍;程效军;许诚权;;基于单幅影像的三维重建及精度分析[J];河南科学;2010年07期
6 张继华;;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在颈胸腰椎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7 兰守忍;刘辉;张宏庆;吴俊;;基于X线片的脊柱三维重建及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张于北;王倩妮;;VGStudio MAX2.0软件在CT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应用[J];计测技术;2011年05期
9 韩成虎;韩成龙;丘文峰;;CT图像三维重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年02期
10 苏鸿根;;三维重建和重构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颖;张伟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技术[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彭贞;汪时机;;岩土体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陈昊;焦红杰;康晓鹏;原建荣;周平;胡熙;梅舒婷;;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应用[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曹治;;多层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佳;罗月童;龙鹏程;黄善清;闫锋;孔维华;吴宜灿;FDS团队;;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快速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玉模;梁玮;;多视角体三维重建中的分层可视性[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胡霞;朱虹;;基于生物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爱东;李炬;陈发;孙灵霞;;基于面操作的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A];2004年CT和三维成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罢生;谭欢庆;曲华丽;邱士军;张雪林;昌仁民;;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逐层显示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刘帅;陈军;;一种基于物体横向切片的可量测三维重建方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质坚 刘海君;航测局申报“国家863计划”专项课题喜获成功[N];中煤地质报;2011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博士后创新讲堂”场场精彩[N];深圳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星;还原洞窟佛像[N];文汇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向军;场景三维重建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剑;果树枝干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刘道明;利用“中国虚拟人”的三维重建构建外科三维诊疗平台[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高剑;三维重建应用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勇;基于非定标图象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杨宇;水下多通道真彩色三维重建与颜色还原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吴恩启;微细管道内表面检测及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朱新勇;肝脏及其内部血管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宇宙;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理论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吕滨;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维重建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基于MRI序列的鲨鱼影像三维重建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5年
2 倪海明;基于多重分形频谱理论的野生东北虎头骨三维重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方程骏;基于双目视觉的自由曲面三维重建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张建;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伟;基于TerraSAR-X影像的城市建筑物的三维重建[D];长安大学;2015年
6 李琛;基于Kinect的三维重建与形态识别[D];长安大学;2015年
7 钱文秀;基于PAL相机的三维重建[D];长安大学;2015年
8 陈峥嵘;基于RGBD传感器的室内三维重建[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应兆平;采用光学和图像方法的三维重建[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马福建;蝙蝠翅膀的三维重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2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87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