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试推与复位方案的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试推与复位方案的分析研究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试推与复位技术是检验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设计与施工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带有限位装置的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模拟局部荷载作用位置,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作用下隔震层顶部基础梁的受力及变形特点,得到了上部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最小的试推方案。同时,进行了在不同工况作用及整体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局部荷载作用与整体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的对比关系。实际工程算例表明,合理地分散布置试推点的多条轴线多点加载方案基本可以满足滑移隔震结构试推与复位的要求,可作为一种检测滑移隔震结构设计与施工效果的有效方法。
[Abstract]:The technique of trial push and rese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liding isolation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Using the software of SAP2000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sliding isolation frame with limited device is carried ou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y simula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local load,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 foundation beam of the isolation layer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re studied, and the minimum additional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a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ntegral loads is analyz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ocal load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whole load is obtained. The actual engineering example shows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The multi-axis and multi-point loading scheme with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and layout of test points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liding isolation structure test and reset, and i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ffect of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9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12JK0895) 西安市科技攻关课题(GG04051)
【分类号】:TU352.12
【正文快照】: 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减震控制技术。近年来,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对基础滑移隔震结构体系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1-4],并先后在兰州、银川、太原、唐山、西安等城市采用聚四氟乙烯为摩擦材料,以U型带片和圆锥棒为限位装置建造了滑移隔震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在羌族博物馆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12期
2 张旭红,张善元,吴敏;底框结构基础橡胶垫隔震设计及其时程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陈劲涛;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5年10期
4 唐柏鉴;沈之容;李亚明;;屋盖结构柱顶隔震技术的研究[J];特种结构;2005年04期
5 尚守平;周志锦;刘可;姚菲;;一种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的性能[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李慧;刘迪;杜永峰;;附设耗能装置的高层基础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7 周广如;隔震技术在宿迁新区某办公楼的应用[J];江苏建筑;2000年01期
8 邓雪松;隔震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4期
9 郭天德,段碧霞;建筑基础隔震的动力分析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2年03期
10 夏昌 ,黄滨;防震减灾指挥大楼示范隔震技术[J];建设科技;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世峰;程文p<;李爱群;赵世英;;并联基础隔震框架隔震层性能时程分析——考虑竖向力变化影响[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世文;熊立红;夏敬谦;;短柱隔震模型与非隔震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崔利富;赵颖华;孙建刚;赵长军;张营;;橡胶垫与基底钢筋沥青并联隔震立式储罐动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4 江婷;邓雪松;吴从永;周云;;高烈度区某高层框剪商住楼混合隔震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5 赵世峰;程文p<;李爱群;赵世英;;并联组合隔震层基础隔震框架竖向地震反应分析研究[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华英;李慧;张鑫;;基于能量法的并联隔震砖木建筑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张富有;常业军;朱玲;;并联基础隔震体系的隔震层力学特性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谷伟;温小栋;刘斌;;摩擦隔震砌体房屋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9 孙作玉;王晖;;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10 卜龙瑰;黄嘉;朱忠义;牟在根;;隔震支座参数的选取对隔震设计的影响[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通讯员徐春 王宏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关;“结构理财”引导灾后重建新路[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熊燕;昆明新机场航站楼装上防震“弹簧脚”[N];云南日报;2009年
4 王满;为房子加个“三明治”式“减震垫”[N];西部时报;2009年
5 顾猛;为祝福而筑福:祝福祖国昌盛 筑福学校安全[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徐阳;以柔克刚的隔震建筑 [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王宏斌;6捧鲁班奖 玄机何在[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董宁;全国第一个抗震示范小区工程冲出地平[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记者 刘肖勇;提高房屋抗震力不要吝啬[N];广东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基础隔震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苏键;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和高架桥及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赞芝;地基—基础—贮仓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动力特性及减震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高杰;高层建筑变刚度隔震技术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徐明贵;平扭耦联LRB隔震体系静动力特性的研究和应用[D];天津大学;2011年
6 黄襄云;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姚菲;新型复合隔震体系的试验、模拟及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8 杨宇;双向地震作用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熊世树;三维基础隔震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彦辉;带有分布参数的串联体系地震响应分析及智能控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奉鹏;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郭小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间隔震的动力时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孙佳伟;采用隔震装置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倪涛;新型钢筋隔震层抗震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谢标辉;高层结构三维隔震与抗倾覆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6 何飞;大型全容式隔震LNG储罐动力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武辉皎;基于隔震层位置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8 曾聪;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关键减隔震技术之上柔下刚结构隔震效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郭辉;隔震层位置及阻尼比对隔震效果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清伦;大型多工况隔震试验效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0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