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复合墙板与钢框架的连接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2:10

  本文选题:复合墙板 + 钢框架 ; 参考:《工程力学》2014年10期


【摘要】:带复合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在钢结构住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墙板与钢框架的连接节点对这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连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及破坏模式,对五榀带复合墙板钢框架结构试件进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系统对比连接节点骨架曲线与整体结构骨架曲线,分析墙板、节点预埋件、钢丝、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节点有良好的承载力并能实现墙板与钢框架安全有效的连接,预埋件保证了钢框架与墙板之间的协同作用,斜向交叉钢板的设置提高了整体框架以及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改善了墙板与钢框架的协同作用。
[Abstract]:The steel frame structure system with composite wall plat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eel structure residence. The connection joint between the wall board and the steel fram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system.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and failure mode of connection joints, five specimens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s with composite wall plates were tested under horizontal repeated loads. The structural skeleton curves of connecting joi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systematically, and the wall panels were analyzed.Stress-strain curve of joint embedded parts, steel wire and concrete.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has good bearing capacity and can realiz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all board and the steel frame, and the embedded part ensures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steel frame and the wall board.The setting of oblique cross steel plate improves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whole frame and the joints, and improves the synergism between the wall plate and the steel fram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中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岛龙湖置业拓展有限公司;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1EEM023)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C11006)
【分类号】:TU398.9;TU3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惠忠;第五讲 轻质外墙大板的生产工艺[J];房材与应用;1998年05期

2 蔡继芳;;工业厂房复合墙板生产工艺[J];建筑技术;1987年07期

3 任世漫,雷映平,甘昌成,张泸;SRC轻质复合墙板[J];新型建筑材料;1996年08期

4 管一萍;FC轻质复合墙板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09期

5 周建康,时旭东,赵论语,臧人卓;钢筋型混凝土复合墙板的轴向受力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6 张学斌;密肋复合墙板抗剪性能和承载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5年01期

7 李引擎;复合墙板的耐火性能[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1996年05期

8 袁泉,姚谦峰,贾英杰;密肋复合墙板的恢复力模型与损伤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9 陆凯安;;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的新用途和发展趋势[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07期

10 周卫国;闫建强;王宇;;复合板墙体建筑应用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和涛;马克峰;李国强;;钢丝桁架复合墙板抗弯及振动特性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兴虎;张同亿;郭诚;;边框对复合墙板抗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3 成全喜;杨德健;孙锦镖;王书祥;;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结构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4 姚谦峰;周小真;;轻型复合墙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5 李渤生;李金文;侯和涛;;钢结构住宅节能复合外墙板的应用研究[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宏祺;秦文琦;;佳合金属压花面复合墙板及体系研究报告[A];2006年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技术新产品论文集[C];2006年

7 王迎春;姜维山;于庆荣;郝际平;张兴虎;;角钢边框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鲍威;;成组立模技术与技术创新[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9 鲍威;;成组立模技术与技术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王凤蕊;李丽萍;;老住宅功能提高改造成套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吉图;新一代墙材:复合墙板[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周卫国 河北省墙改节能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周伊琳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研究生;建筑承重墙板的应用与探索[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火昱;HC丽面硅镁植物纤维复合墙板通过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孝黎;我国新型墙材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记者  时玉田;莱钢建材引领国内新型住宅[N];莱芜日报;2006年

6 ;泡沫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凌海涛 何润田 宋玉萍 鲁九 章祁;地震过后,我们对房子的要求是什么? 环保,节能,健康,,安全,更要抗震![N];民营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任欢欢;钢结构节能建筑:引领住宅产业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蒋冬青;国外泡沫混凝土应用的新进展[N];中国建材报;2002年

10 冀强;河北推广CL结构体系[N];中国建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荆罡;密肋复合墙结构两阶段简化计算模型及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程华;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马清珍;混凝土灌芯速成墙板结构体系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云璋;黄土地区密肋复合墙结构地基基础静动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佩;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洪波;新型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夏雷;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组合作用效应及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何明胜;型钢混凝土边框柱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荫;密肋壁板结构全寿命质量控制与建造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克峰;钢结构住宅节能复合墙板的振动特性研究与风振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程华;新型复合墙结构简化计算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斌;内填不同材料生态复合墙结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菲菲;保温复合墙板试验与理论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刚;新型夹芯保温复合墙板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6 夏光辉;新型夹芯保温复合墙板力学及热工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7 赵丽君;寒冷地区绿色节能复合墙板的承载力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8 赵琦;稻壳砂浆复合墙板静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薛伟伟;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下的生态复合墙结构pushover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彦杰;随机地震动模型参数研究及密助复合墙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6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56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