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合料、钢纤维及试件尺寸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影响
本文选题:水泥基材料 + 强度 ; 参考:《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研究矿物掺合料、钢纤维及试件尺寸对水泥基材料抗压与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提高水泥基材料28 d抗折强度,但降低其早期抗压强度;掺粉煤灰或硅粉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掺2%钢纤维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提高30~50 MPa,抗折强度增加1倍以上,28 d抗压强度接近100 MPa,抗折强度达到22~32MPa.将试件尺寸由40 mm×40 mm×160 mm提高到100 mm×100 mm×100 mm,其抗压强度大幅度降低.
[Abstract]:The effect of mineral admixture, steel fiber and specimen size on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cement based material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neral admixtures can improve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for 28 days, but reduce the early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influence of fly ash or silica fum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is small.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 steel fiber cement based material was increased by 30 ~ 50 MPa,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w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 times in 28 day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close to 100 MPa,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was 22 ~ 32 MPa. When the specimen size was increased from 40 mm 脳 40 mm 脳 160 mm to 100 mm 脳 100 mm 脳 100 mm,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d greatly.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230,51378269)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13-1-4-176-jch,13-1-4-115-jch)
【分类号】:TU528.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俊;陶俊林;李棠;;粉煤灰钢纤维超高强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秀芝;孙伟;张倩倩;戎志丹;;混杂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杜修力;田予东;窦国钦;;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2期
4 高慧婷;孙莉安;荣华;史洪军;张亮;林超;;硅灰钢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龙广成;李哲;丁晨;谢友均;;改性组分对水泥基材料韧性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2 彭艳周;陈凯;丁庆军;;配合比对含钢渣粉RPC强度的影响[J];公路;2011年04期
3 黎庆;;新型整体式FRCC/EP复合声屏障的应用实践[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4 权基琢捚;;掺入粗骨料的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08年04期
5 戴福文;陈林茂;;化学合成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J];中国纤检;2013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建波;预应力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哲;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水;混杂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4 李国兴;高强泵送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5 王林;玻化微珠对超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徐朦;多种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卫中;冯忠绪;;二次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04期
2 焦楚杰,孙伟,高培正,蒋金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年03期
3 陈景;蒋林华;;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年01期
4 高丹盈,赵军,汤寄予;掺有纤维的高强混凝土劈拉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5 安占义;郑山锁;谢明;刘彬;;混凝土单轴受压统一随机损伤本构关系[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赵军,高丹盈,朱海堂;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相国,马保国,王信刚,朱洪波;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收缩与开裂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2005年10期
2 马一平,仇建刚;防裂抗渗水泥基材料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华;水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双刃剑?[J];建筑;2005年03期
4 阎培渝;郑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6年05期
5 马一平;;可逆变色水泥基材料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陈伟;BROUWERS H J H;王桂明;水中和;;水泥基材料孔溶液碱度计算机模拟技术[J];混凝土;2008年06期
7 沈春华;水中和;;一种快速测定水泥基材料持水能力的方法[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研;宋智通;;水泥基材料的化学-力学耦合作用[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5期
9 李克非;马明军;王晓梅;;水泥基材料裂隙水流动规律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10 王晓梅;李克非;;水泥基材料裂隙表面离子吸附过程[J];硅酸盐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武;吴科如;;水泥基材料损伤自愈合的理论与方法[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中伟;;特高强纤维水泥基材料[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3 赵顺增;刘立;吴勇;曹淑萍;;电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赵顺增;刘立;吴勇;曹淑萍;;电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冯奇;巴恒静;梁传栋;;二级界面对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姚武;刘小艳;伍建平;;碳纤维水泥基材料温-阻效应研究[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余小燕;贾治龙;于良;陈宜亨;;短切纤维在不同环境下对水泥基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崔素萍;徐西奎;汪澜;;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谢友均;马昆林;龙广成;;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物理侵蚀的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利刚;余其俊;刘岚;;杂化改性废橡胶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作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莉;显微镜下看水泥[N];科技日报;2007年
2 樊跻宇;拉法基探讨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驻江苏记者杜小卫;江苏水泥基材料创新成果累累[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贺元栋;肥城米山公司携手同济大学建立水泥基材料研发实践基地[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芳燕;水泥基础研究缘何受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胡春明;水泥基材料应用技术成室内防水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王骅;法国高泰集团与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应对产能过剩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N];中国建材报;2012年
9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姚燕;低碳技术引领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驻天津记者 郭关朝 特约记者 王宝芬;天津建材科研所取得良好业绩[N];中国建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竟竟;水泥基材料高温微细观劣化与损伤过程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清海;硬化水泥基材料热膨胀性能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3 韩嵘;水泥基压电智能器件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朱明;水泥基材料矿相粉磨机械力化学效应与分形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沈春华;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管学茂;水泥基材料在氯盐环境中的服役行为及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何富强;硝酸银显色法测量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迁移[D];中南大学;2010年
8 钱匡亮;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国爱丽;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雷达波吸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明军;水泥基材料单一裂缝表面流体流动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张军学;水泥基材料的自愈合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方斌;发光透光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李昕;基于电性法研究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收特性及液体传输特征[D];浙江大学;2014年
5 刘振;抗蚀水泥的组成设计与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肖婷;水泥基材料的若干耐久性问题及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侯晓燕;模拟酸雨侵蚀条件下水泥基材料性能、组成、孔结构变化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立华;多组分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与产物性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李铭;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10 王晓梅;水泥基材料开裂界面物质传输与交换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4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