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00:36

  本文选题:饱和地基 + 抗震分析 ; 参考:《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简要综述笔者所在课题组近十年在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1)饱和两相介质中波动方程及波动特性的探究;(2)动力有限元计算的传输边界研发;(3)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4)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5)饱和砂土地基中地下结构上浮机理研究等。这些成果以较为深入地研究饱和两相介质波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试验、数值仿真、机理探究等方法认知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反应机理,对于完善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提高抗震安全措施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group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the seismic research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 saturated foundation. Research on the Wave equation and Wave characteristics in saturated Two-phase medium A study on the Transmission Boundar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Computa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 saturated subsoil by Seismic response centrifuge Mode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bterranean structures in saturated subsoi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eismic response A study on the floating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 saturated Sand Foundation. These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deep study of the wave theory of saturated two-phase medium. The seismic respons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 saturated foundation is recognized by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chanism exploration. It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perfecting seismic design method and improving seismic safety measure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 saturated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中岩大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201210879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038007) 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0978)
【分类号】:TU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泰;利用激光观测地下结构[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3期

2 王永丽;;地下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3 高智能;卓卫东;谷音;;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现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T.P.Рашидов;张桂荣;;地下结构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及其抗震性研究的综述和今后方向[J];国外地震工程;1980年01期

5 褚彦霞 ,顾世峰;浅谈地下结构防水渗漏的问题[J];黑河科技;2003年03期

6 边金;陶连金;郭军;;浅埋地下结构和土层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4期

7 郭磊;;浅谈沿海地区地下结构渗漏的预防问题[J];科技资讯;2009年02期

8 孙海峰;景立平;孟宪春;;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9 陈灿寿;戚承志;陈剑杰;钱七虎;;长型大截面地下结构的横向自由振动方程[J];世界地震工程;2011年01期

10 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地下结构横截面地震反应拟静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拴成;陈拓其;;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评价[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志贵;万仁辉;;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刘志贵;;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地下结构》一书“前言”的有关部分(摘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晶波;闰秋实;杜义欣;伍俊;;地铁地下结构内爆炸动力反应问题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民杰;李慧剑;张蔚;;地下结构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值模拟[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二祥;;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明年;关宝树;;高烈度地震区地下结构减震原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袁勇;;地下结构高性能计算的挑战[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10 戚承志;陈灿寿;陈剑杰;钱七虎;王明洋;;长形大截面地下结构的横向自由振动方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宇鑫 实习生 李山;紧邻楼房施工须有安全保证[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亚伟;大型地下结构泄排水减压抗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何涛;地下结构随机荷载反演与可靠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璐;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8 赵冬冬;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3年

9 王文沛;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严松宏;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其动力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毅;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高海;地下水对某已建地下结构的浮起作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建文;多因素致某地下结构破坏成因的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1年

4 戴皓华;人防地下结构抗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欧阳燕青;直下型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6 张国才;坡地地下结构浮力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郑伟龙;北京地区地下结构上的浮力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姚军;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岳庆霞;复杂荷载条件地下结构的可靠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10 付鹏程;地铁地下结构震动变形的实用评价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6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046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