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交通节能减排的空间规划理论
[Abstract]:The historical urban area is not only the urban cultural an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rea, but also the key area of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raffic pollution. How to reduce the traffic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historical urban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sustainable old city renewal an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key elements of traffic energy conservation: system guarante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patial planning on traffic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historical center of urban areas. The possibility, efficiency, fairness and operation of spatial planning for traffic energy saving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planning and traffic energy consumption in historical urban areas is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suggestions for the traffic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historical urban areas of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大学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海啸;汤婛;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2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3期
3 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4 贺克斌,郝吉明,,傅立新,李铭哲,刘阳;我国汽车排气污染现状与发展[J];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5 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现代城市;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玉萍,李君,范雪云,姚三巧,蒋守芳,金玉兰;某市交通废气污染对交警染色体损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2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4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5 霍震;;广东省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4期
6 陈琪琳;北京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和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7 贺新;王岐东;叶身斌;;汽车油耗的测量与计算研究及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沙默泉;田光进;;美国菲尼克斯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及其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董观志;龙茜;;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10 陈芳;张伟;;基于生态足迹的微型汽车使用评价[J];汽车工业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军;孟小兰;覃路燕;;建设低碳城市的环保应对措施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高榕;蔡俊恒;王莉;朱恩云;高兵;强娟;;西安低碳城市规划初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金平;;“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思考——以上海市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平利;周海波;高程;;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大连市高新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顾巧泼;;大连小城镇空间发展的低碳策略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范晓磊;都明;王殿秋;;试论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应用[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姚士谋;刘可文;陈雯;曹有挥;沈莎莎;范宇;;新世纪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的理念——以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保护问题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静懿;高昊;;城市总体规划的碳排放指标讨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熊贝妮;;低碳社区的规划与实践——以武汉百步亭社区建设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琳;石崧;王玲慧;;低碳城市理念及其在上海新城规划中的实践应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怀c
本文编号:2162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6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