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GBIM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4 18:20
【摘要】:绿色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业的两大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二者都关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效能最大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因而将其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GBIM理念。利用建筑信息技术优化改造绿色建筑领域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在这种趋势下对信息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进行了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涉及各个专业设计和性能模拟工作的协同配合,国内大部分设计企业习惯于传统项目设计模式,其设计过程信息化运作环节比较薄弱,并不适合绿色建筑协同设计模式的推广。本文立足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设计企业的工作模式,结合数据库技术、信息流技术和IFC标准,提出了“GBIM协同设计决策系统”。紧接着,重点针对此系统平台的信息流动管理技术难点,分析了绿色建筑协同设计过程的工作信息流动特性,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信息流仿真技术及基于此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型。 接着,本文对国内绿色建筑业内常用的几种绿色建筑性能模拟软件进行了介绍,经比较分析后选择了一组适用于GBIM协同设计决策系统开发的配套绿色建筑性能模拟软件。 在配套性能模拟软件选择后,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个专业设计活动和性能模拟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信息流动进行充分解析,使用IDEF0信息流建模方法建立了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型,全面系统的描述了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活动和性能模拟活动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约束关系以及先后顺序,为GBIM协同设计决策系统提供流程导向引擎。 然后以重庆某绿色项目为例,对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完整性和通用性;再以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工具的软件程序开发证明了本文信息流模型的信息描述方式有良好计算机可识别性,具备应用于GBIM协同设计决策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最后,提出了展望,探讨了课题组的后续研究工作。
[Abstract]:Green building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are two hot spot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oth of them focus on max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project, maximiz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two of the organic fusion together to form the concept of GBIM.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involves the cooperation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simulation work. Most of the domestic design enterprises are used to the traditional project design mode, and the information operation link of the design process is relatively weak.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green building collaborative design pattern.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sign enterprise's working mode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ing databas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flow technology and IFC standar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G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decision system". Then, aiming at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information flow management in this system plat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king information flow in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cess of green building are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flow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formation flow simulation model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this technology are proposed. 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green build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softw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in China. After comparative analysis, a set of green build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softwa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decision system is selected. After selecting the match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software, this paper fully analyz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ctivities in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flow simulation model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IDEF0 information flow modeling method. The information flow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ctivities and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ctivities in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is describ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constraint relation and sequence provide a process oriented engine for G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decision system. Then taking a green project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flow in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is verified, and the integrity and generality of the model are proved.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tool for green building in Chongqing proves that the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method of the information flow model in this paper has good computer identifiability and is feasible to be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decision system. Finally, the prospect is put forward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 work of the research group is discussed.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全福;国产4000m~3球罐的设计与制造[J];压力容器;1992年01期

2 彭桂云;;ASME规范容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压力容器;1992年06期

3 肖人彬,胡维刚,周济,余俊;设计过程的一种描述性模型[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王庆文,张新访,周济,余俊;并行设计过程建模及优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7年06期

5 应济,李剑敏,谭孟恩;产品功能相似性分析方法[J];工程设计;1999年04期

6 周兵;;水面船舶集成CAD设计的新方法[J];中外船舶科技;1999年01期

7 蒋祖华,严隽琪,金烨;产品模型和设计过程的演化和融合[J];高技术通讯;2001年11期

8 托马斯·杨;美国医疗建筑的设计过程——概述以医疗计划为导向的设计过程[J];建筑创作;2002年09期

9 计玲;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控制水利工程造价[J];治淮;2004年08期

10 陈志雄;浅谈如何从设计控制工程的造价[J];大众科技;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乃琨;杨润党;徐东;谢子明;;船舶产品设计虚拟评估系统研究及工程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2 郭慧;;设计过程化课件,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彭承琳;;现代医疗仪器的设计与展望[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医疗仪器学术会议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召生;田茂勇;张建立;;济青高速公路路面SMA结构设计[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5 卢海钧;唐春桥;;简述中水回用处理装置的设计[A];玻璃工业与耐火材料行业发展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鲁海;鲁宏瑞;李苗祥;;系杆拱桥施工控制设计[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改造设计中的创新研究[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8 夏令操;;从LEED评估体系到绿色建筑设计的随想[A];2009年全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空调技术研讨会暨北京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帆;邓少锋;李益发;;对称环境下安全协议组件的安全属性分析[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国云;刘颖;薛梅;邬志敏;;遗传算法在高温空冷冷凝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全文鑫;年江:设计,个人思想的延续[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邱燕娜;让工程设计过程像生产线一样可控[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3 记者 鲁伟;敦林工程设计处实现设计过程数字化精确化[N];延边日报;2008年

4 寸十;谈与“设计”相关的几个概念[N];建筑时报;2003年

5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王琼;“精神的物化”“物化的精神”(节选)[N];中华建筑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蛟;奥运制服背后的艰难[N];中国纺织报;2008年

7 筱曦综合;建筑必须有自己的风格[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孟楠;浅谈艺术与设计[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倪超英;设计与城市是一种彼此的默契[N];建筑时报;2011年

10 记者 张春红;博时基金成立企业年金顾问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翔;产品4D信息模型的基础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焦继业;低功耗高性能移动图形顶点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单鸿波;基于功能流的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龙英;公理化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纪杨建;面向产品方案的形式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伊国栋;产品信息符号建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刘洪星;基于XUML的XML模式设计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梁军;基于设计认知和设计过程的产品设计实例类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仇成;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黄卫东;多型号产品协同设计管理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源;基于GBIM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王西锋;模拟月壤结构探测系统之超声波物理探测仪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刘易;基于设计方法的救灾房设计过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雨来;多功能健身计步器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任峰;机械设计过程中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葛竹春;乡镇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景海;集团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满媛媛;网上打印电子缴款凭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超;便携式水质硝态氮测试仪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曹满金;基于uC/OS-Ⅱ的车载危险品运输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22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22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