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掺矿物掺合材水泥净浆的化学收缩与自收缩

发布时间:2018-10-20 19:58
【摘要】:采用ASTM试验标准,使用液态高效减水剂作为分散剂,通过超声波混拌将矿物掺合材在水泥净浆中均匀分散,研究了单掺不同矿物掺合材情况下水泥净浆的化学收缩和自收缩.结果表明:水胶比(质量比)为0.30时,单掺硅灰(SF)或粒化高炉矿渣(GGBFS),水泥净浆化学收缩和自收缩均显著增大,且其值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入偏高岭土(MK)可加大水泥净浆中后期化学收缩,降低其自收缩;掺入高钙粉煤灰(CFA)或低钙粉煤灰(FFA)可使水泥净浆化学收缩和自收缩值减小,FFA对水泥净浆化学收缩和自收缩的影响强于CFA.
[Abstract]:The chemical shrinkage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were studied by using ASTM test standard and liquid superplasticizer as dispersant. The cement paste was uniformly dispersed in cement paste by ultrasonic mix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ater-binder ratio (mass ratio) is 0.30, the chemical shrinkage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with only silica fume (SF) or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GGBF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nd its valu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ilica fume. The addition of metakaolin (MK) can increase the chemical shrinkage and reduce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The addition of high calcium fly ash (CFA) or low calcium fly ash (FFA) can reduce the chemical shrinkage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The effect of FFA on chemical shrinkage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FA..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2020)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朱建强;邓敏;马惠珠;张志宾;;水泥浆体早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高英力;马保国;周士琼;;UFA水泥基材料早期自干燥及自收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纲;高南箫;冉千平;刘加平;缪昌文;;减缩剂对水泥浆体结构演变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2 朱建强;张士萍;邓敏;;抑制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的方法[J];硅酸盐通报;2008年01期

3 高英力;陈瑜;王盛铭;曾华新;;水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干混抹面砂浆制备及变形性能[J];硅酸盐通报;2010年05期

4 花丽君;吴相豪;袁潘;;掺粉煤灰和石灰粉影响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变形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3年01期

5 林宗浩;王智;蒋长清;金卫民;;减缩剂性能评价方法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硅酸盐通报;2013年08期

6 周文芳;陈瑜;;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和自收缩研究综述[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7 王国杰;郑建岚;;较长龄期下自密实混凝土自生约束收缩开裂性能[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张守治;刘加平;田倩;;轻烧氧化镁膨胀剂对水泥浆体干缩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8年11期

9 黄维蓉;杨德斌;周建廷;;掺合料及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0年09期

10 李林香;谢永江;冯仲伟;李化建;;混凝土的收缩及防裂措施概述[J];混凝土;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宇栋;张君;王振波;;预湿陶粒内养护对高强混凝土板早期内部湿度的调控效果[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彭全敏;超长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廖宜顺;基于电阻率法的水泥水化与收缩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逄鲁峰;掺高吸水树脂内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曹卫群;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与耐久性防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高原;干湿环境下混凝土收缩与收缩应力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额吉乐;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开裂抑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勾成福;水泥—石灰粉—矿粉复合胶凝体系收缩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吴俊华;水泥净浆组合圆环试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志云;无机盐复掺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曹邦海;砂浆早期收缩测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叶勤民;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膨胀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朋飞;纳米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李世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9 许彩云;掺石灰石粉胶凝材料收缩性能改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何振伟;持续应力下密封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依时发展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波;张亚梅;郭丽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孙振平,蒋正武,王培铭,刘朴,王汇文,王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3 高小建;巴恒静;马保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强度与水泥水化率的关系[J];工业建筑;2006年02期

4 刘加平;田倩;孙伟;缪昌文;;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7期

5 李悦,谈慕华,张雄,吴科如;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其研究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3期

6 安明哲,覃维祖,朱金铨;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试验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光玉,胡晓波,王志,张竞男;水泥石体积变形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2 何维檄;;浅谈混凝土的自收缩开裂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4期

3 王晴,陶丽,刘磊;预湿轻集料对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影响[J];混凝土;2005年06期

4 王松林;张箭;;浅谈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硅谷;2010年10期

5 谭克锋;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2002年06期

6 刘海毅;;综述混凝土的自缩性能[J];四川建材;2006年03期

7 郭保林;左峰;王宝民;;掺纳米二氧化硅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试验研究[J];公路;2006年10期

8 朱建强;邓敏;马惠珠;张志宾;;水泥浆体早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周双喜;;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抑制措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石永莉;苏芳利;杨丽琴;苗勇;;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开裂及裂缝控制[J];河南建材;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文;薛刚;;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模型分析[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学礼;康明;张树青;;矿粉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田倩;孙伟;缪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研究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田倩;孙伟;缪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研究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吴学礼;康明;张树青;杨全兵;;矿粉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宾;徐玲玲;;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减缩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7 胡青莲;李欢欢;林政;冯圣清;;超大直径高性能盾构管片混凝土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悦;闫茜茜;;复合水泥浆体内部相对湿度与自收缩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计亦奇;刘巽伯;池建业;;复合骨料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小建;巴恒静;马保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强度与水泥水化率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层空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 王秋燕;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N];山西科技报;2004年

3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外保温技术问答?[N];中华建筑报;2003年

4 王岩梅 李静 毕丽瑞;现浇商砼楼板变形裂缝的成因与防治[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耿小强;浅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N];承德日报;2009年

6 江志学 王佶 卢哲安;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与展望[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威;千米承压材料的制取与力学性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王冲;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宝民;纳米SiO_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彭波;蒸养制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温小栋;梯度结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7 丁庆军;高强次轻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党玉栋;减缩剂与内养护对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9 田野;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昌兴;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尹自立;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自收缩与开裂敏感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志云;无机盐复掺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联桢;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宋兵;核心混凝土的收缩及其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1年

6 李明;高性能杂化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勇;不同养护温度下粉煤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管娟;高性能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世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童柏辉;混凝土组分对其收缩和抗开裂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4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84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