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筑治意愿的发展情景和情景规划——以常州西翼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al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holding more public resources, urban development often depends on "political will".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scenario planning" method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are discussed by taking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west wing of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Its technical path is to display 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by means of survey, assessment and pre-judgment, including providing a spatial picture of various development scenarios corresponding to "political will", as well as potential costs and benefits; And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with all related parties to communicate fully and effectively to seek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consensus. This paper holds that urban planning is not a value-neutral work, nor should planning plan be a wishful thinking "scientific" judgment by planning experts. Planners should put the technological rational process of planning in the real external world, and then try to innovate the plan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social value of the planning profess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建成环境学院;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丁成日;;方案规划:市场经济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工具[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2 罗震东,赵民;试论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及战略规划的形成[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3 钮心毅;宋小冬;高晓昱;;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与评价的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4期
4 刘滨谊;王玲;;预景规划方法在概念规划中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江心洲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7年09期
5 王睿;周均清;;城市规划中的情景规划方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6 彭坤焘;赵民;;新时期规划编制类型的多样化态势及成因——暨“工具理性”及“理性批判”的讨论[J];城市规划;2012年09期
7 李明阳;申世广;吴翼;席庆;;南京紫金山风景林多情境规划方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杜宁睿,李渊;规划支持系统(PSS)及其在城市空间规划决策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自;张新长;曹凯滨;;县域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创新与建设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11年01期
2 李渊;;规划支持系统:现状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4 吴丰林;;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5 钮心毅;李时锦;宋小冬;钟家晖;谭迎辉;;城市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以广州为例[J];城市规划;2011年07期
6 陈定荣;蒋伶;程茂吉;;转型期城市战略研究新思维[J];城市规划;2011年S1期
7 韦亚平;;概念、理念、理论与分析框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8 钮心毅;;规划支持系统:一种运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新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9 钮心毅;宋小冬;高晓昱;;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与评价的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4期
10 秦贤宏;段学军;杨剑;;基于GIS的城市用地布局多情景模拟与方案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靖文;田冬林;郭凯;;刍议新疆塔城市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写在援疆后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文波;Gerrit J.Carsjens;;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支持系统(STEPP)设计与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龙瀛;;规划支持系统研究进展及框架体系初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冬林;严文复;;浅议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模式[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卢锐;邵波;;基于GIS分析的建设用地优化与布局研究——以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渊;苏海龙;王新军;;新一代规划支持系统:现状与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段进宇;孔宪娟;李公立;陈慧莲;;区域发展情景分析与评价系统[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丰龙;许艳艳;陈倩敏;;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沟通式规划理论的回顾与批判[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洪波;徐苏宁;刘生军;;应对特殊气候变化的寒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新保;基于对象、事件和过程的时空数据模型及其时变分析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雷磊;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出行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沈瑾;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1年
4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大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曹红阳;中国的世界城市发展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钮心毅;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龙瀛;面向空间规划的微观模拟:数据、模拟与评价[D];清华大学;2011年
10 李建伟;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昕;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谈晓珊;基于规则约束的城市用地布局多情景规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力;情景规划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徐鼎黄;半干湿地区河道型mP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田;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朱红波;现阶段概念规划的实践研究与方法探索[D];浙江大学;2003年
7 张仁桥;都市圈外围城市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斌正;西安都市圈内咸阳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崔宝义;黄山风景名胜区战略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吴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协调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成日;土地政策和城市住房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2 丁成日;宋彦;张扬;;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支持:方案规划应用实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3 张兵;关于“概念规划”方法的初步研究——以“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03期
4 王凯;从广州到杭州:战略规划浮出水面[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5 张兵;敢问路在何方——战略规划的产生、发展与未来[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6 俞孔坚,周年兴,李迪华;不确定目标的多解规划研究——以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7 丁成日;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吗?[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8 王凯;;50年来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四次转变[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9 陈锋;;城市规划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之辨[J];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10 赵民;乐芸;;论《城乡规划法》“控权”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技术参考文件”到“法定羁束依据”的嬗变[J];城市规划;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鸣;沈沛;;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规划师;2007年04期
2 李渊;;规划支持系统:现状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和红星;;关于大西安战略规划的几点思索[J];城市规划;2010年09期
4 李建东;王宝珍;;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再思考[J];河南建材;2011年05期
5 张晓云;董志勇;顾琼;张晓科;;从战略规划到概念规划——沈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8年01期
6 郑斌;陈敏;;浅析市政建设中的都市区规划[J];山西建筑;2008年11期
7 ;《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1~6期总目次(总101~106期)[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6期
8 吕传廷;吴超;黄鼎曦;;从概念规划走向结构规划——广州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创新[J];城市规划;2010年03期
9 王刚;;转型期城市规划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4期
10 王东;吕传廷;黎云;吴超;严明昆;李开平;;以战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城市规划;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纵波;;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职能思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渊;苏海龙;王新军;;新一代规划支持系统:现状与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勇;;改革与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体系——以广州市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陈曦;汪军;;欧洲空间战略规划新动向:以大巴黎规划国际咨询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静霞;;团结奋进 勇于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洪再生;宫媛;朱阳;;后经济技术开发区时代概念性总体规划试析[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海天;;浅谈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晓勤;曹发义;;中国入世与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改革[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闾国年;孙毅中;王卫国;;城市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娟华 周瑾亮;四大重点描绘龙城蓝图[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坚持以人为本[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3 周干峙;我们不能生活在一块水泥板上[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相明 通讯员 王海江;在“设计之都”的平台上畅想[N];深圳商报;2008年
5 田志林;有效衔接土地和城市规划[N];西藏日报(汉);2011年
6 记者 郑春波;武汉74条铁律保城市规划严肃性[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王博;法国城市规划注重节能和环保[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袁锟;我市党外人士参观城市规划展[N];济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志伟;市领导调研城市规划建设工作[N];佳木斯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敖玉琴;陈跃中:越位建筑“大景观”[N];中华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天鹏;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罗吉;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叶浩军;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秀芹;天津市重要城市规划事件及规划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石磊;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机制及城市规划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卓君;效率引导开发—城市规划策划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醒;重庆C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田敏敏;大城市外围地区空间重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3 吕晓东;现阶段总体规划编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键;基于情景规划法的文化旅游区规划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大鹏;城市战略规划体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于富君;天津大无缝彩涂板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剑琳;建设集团战略规划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黄震;一建安装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9 陈斌;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肖勇;B局建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0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