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典型卤代PPCPs的测定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6 23:02
【摘要】:近几年,饮用水环境中频繁有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被检出。PPCPs在饮用水的消毒处理环节可能生成比PPCPs具有更大毒性的卤代PPCPs及其他消毒副产物,部分产物具有“三致”效应,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从而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产生危害。因此,有必要进行余氯对PPCPs降解影响的研究,对PPCPs与余氯作用产物的研究也是势在必行。本文以典型PPCPs作为研究对象,对9种PPCPs进行了余氯对PPCPs浓度影响的研究,并选取其中5种PPCPs进行不同余氯浓度下,PPCPs与余氯作用产物的研究。研究中采用SPE-UPLC-MS\MS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对水样进行处理和检测。通过比较去除余氯和补充余氯两种情况下,PPCPs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氯对PPCPs降解的影响;并通过对5种PPCPs与不同浓度余氯的反应产物的测定,推测了卤代PPCPs的生成机理。在探索余氯对PPCPs降解影响的实验中,结果显示余氯存在时,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舒必利、克伦特罗的浓度明显低于去除余氯的情况,说明余氯较容易与这四种物质反应;而苯扎贝特、酮基布洛芬在余氯存在时的浓度高于去除余氯时的浓度,说明余氯的加入对原环境中这两种物质的降解有抑制作用;纳多洛尔、氟西汀、达舒平,这三种PPCPs在反应初期去除余氯样品中PPCPs的去除率高于补充余氯的样品,反应后期出现相反的情况,说明反应初期余氯的存在抑制了原环境中PPCPs的降解,之后氯开始与PPCPs反应,使其去除率增加。在5种PPCPs与不同氯浓度反应的实验中,对其反应产物进行推测,发现不同质荷比的产物粒子,共推测出13种反应产物,其反应机理主要为氧化反应和氯代反应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1
【图文】:
技术路线图
血酸 分析纯 风船化学试剂 乙酸二钠 优级纯 立元化工 化钠 优级纯 光复科技 酸 分析纯 风船化学试剂 气 99.999% 六方氮气 酸钠 分析纯 江天化工 设备所用主要设备如下:子天平:型号为 BSA224S,Aartorius。相萃取设备:固相萃取组件(Agilent Vac elut sps 24),国 GAST 无油隔膜真空泵,滤膜为玻璃纤维滤膜(0.22(Oasis 公司 HLB 柱子),固相萃取装置如图 2-1 所示
图 3-1 维拉帕米浓度和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3.2.2 余氯对舒必利的影响比较去除余氯和补充余氯两种情况下,饮用水中舒必利浓度和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如图 3-2 所示。由图 3-2 可知在余氯作用下舒必利的浓度明显低于去除余氯的情况,说明余氯对舒必利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作用。去除余氯时,仅在反应进行 1h 时,舒必利的去除率就达到最大约为 41.1%,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去除率逐渐降低,在反应进行 12h 时,去除率达到最低约为 14.2%,后又出现去除率升高又降低的现象,在反应进行的 48h 内,去除率在波动,波动趋势同维拉帕米相似,在 1h、12h 和 36h 处出现转折,这部分 PPCPs 的去除可能来自水中颗粒物吸附或微生物降解等因素[61]。补充余氯到 2mg/L,在反应进行 5h 时,去除率升高到最大值约93.8%,5h-48h 去除率出现先降低、再略升高、又降低的现象,48h 时去除率降到最低约为 78.1%。由此可见余氯对舒必利的去除作用较好,能使去除率增加
本文编号:2758623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1
【图文】:
技术路线图
血酸 分析纯 风船化学试剂 乙酸二钠 优级纯 立元化工 化钠 优级纯 光复科技 酸 分析纯 风船化学试剂 气 99.999% 六方氮气 酸钠 分析纯 江天化工 设备所用主要设备如下:子天平:型号为 BSA224S,Aartorius。相萃取设备:固相萃取组件(Agilent Vac elut sps 24),国 GAST 无油隔膜真空泵,滤膜为玻璃纤维滤膜(0.22(Oasis 公司 HLB 柱子),固相萃取装置如图 2-1 所示
图 3-1 维拉帕米浓度和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3.2.2 余氯对舒必利的影响比较去除余氯和补充余氯两种情况下,饮用水中舒必利浓度和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如图 3-2 所示。由图 3-2 可知在余氯作用下舒必利的浓度明显低于去除余氯的情况,说明余氯对舒必利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作用。去除余氯时,仅在反应进行 1h 时,舒必利的去除率就达到最大约为 41.1%,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去除率逐渐降低,在反应进行 12h 时,去除率达到最低约为 14.2%,后又出现去除率升高又降低的现象,在反应进行的 48h 内,去除率在波动,波动趋势同维拉帕米相似,在 1h、12h 和 36h 处出现转折,这部分 PPCPs 的去除可能来自水中颗粒物吸附或微生物降解等因素[61]。补充余氯到 2mg/L,在反应进行 5h 时,去除率升高到最大值约93.8%,5h-48h 去除率出现先降低、再略升高、又降低的现象,48h 时去除率降到最低约为 78.1%。由此可见余氯对舒必利的去除作用较好,能使去除率增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欢;隋倩;吕树光;赵文涛;邱兆富;;污水出水有机物对臭氧氧化舒必利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5年03期
2 温智皓;段艳平;孟祥周;陈玲;;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受纳水体中5种典型PPCPs的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J];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3 杨丽娟;胡翔;吴晓楠;;Fenton法降解水中布洛芬[J];环境化学;2012年12期
4 刘奇;魏东斌;陈振斌;杜宇国;;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类污染物氯化转化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2年03期
5 喻峥嵘;乔铁军;张锡辉;;某市饮用水系统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调查研究[J];给水排水;2010年09期
6 黄满红;陈亮;陈东辉;;污水处理系统中PPCPs的迁移转化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年07期
7 贾瑷;胡建英;孙建仙;施嘉琛;;环境中的医药品与个人护理品[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8 周雪飞;张亚雷;代朝猛;;饮用水处理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去除特性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11期
9 贺莉;霍松岷;杨红;张朔瑶;邓安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药物吲哚美辛[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8期
10 廖相喜;邱燕梅;;水中的微污染物及其控制技术[J];广东化工;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2758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5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