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常用抗生素的去除

发布时间:2020-07-17 02: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大增。抗生素使用后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环境,近年来,我国境内水体中抗生素的陆续检出,威胁着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由于抗生素的假持续性和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检测现有水源中抗生素的含量、评估现有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去除以及改善水处理工艺去除新兴污染物都具有相当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这项研究中,结合固相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方法,对常规水处理工艺出水(预臭氧,絮凝沉淀池,炭砂滤池,膜过滤池和氯化消毒后)设置采样点,于不同时期进行采样,以34种目标抗生素(包括磺胺类,四环素类,氟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酰胺类药物,其他类等)为代表,研究饮用水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其中检测水样在进样前先用0.45μm玻璃膜过滤器提取,然后使用Oasis HLB柱(6 mL,500 mg)进行固相提取的浓缩和纯化步骤。结果显示,原水中共检测出22种抗生素,其中盐酸林可霉素检出浓度为0.15?10.36 ng/L。臭氧氧化和紫外消毒几乎去除了大部分已检测出的抗生素的大部分含量,臭氧氧化去除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率为33%?100%,紫外消毒去除磺胺类抗生素为38%?100%。膜过滤次之,去除率为0%?100%。活性炭和砂滤过滤以及絮凝反应单元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较差。六类抗生素中,四环素类、氟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β-酰胺类的去除比较彻底,磺胺类和其他类在紫外消毒后仍有检出。不同类的抗生素去除率也存在差异,预臭氧对磺胺类去除率最低33%,对其他类的去除率最低为72%。由于水体中的抗生素种类多,实验模拟真实水体,投入定量的五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混合溶液,利用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和絮凝作用,开展高铁酸盐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试图寻找新的组合水处理工艺,提高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投加高铁酸盐在10 min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
【图文】:

抗生素,途径,原药


并通过人或动物的排泄物或者个体省某畜牧养殖厂的动物粪便中检测出磺胺甲基嘧恶唑,浓度最高为 61.38 mg/kg[19]。(2)抗生素会由于代谢产物总是比原药更具水溶性,所以更容毒性有可能会比原药更强。因此,在考虑抗生素一同考虑评估[20]。环境的形式主要是以下几种:因为被人体或动物蚀进入土壤或者污水处理厂,再进入自然水体中理厂,处理后排放到江河中;对于水厂养殖,除抗生素的饲料直接溶解在水体中;医疗过期的而进入水环境中。由此可见,水环境相当于最后的聚合,这意味着需要我们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含量

常规处理工艺,饮用水,地表水


第 1 章绪论沉淀池中,水中的杂质形成的絮状体会由小变大,沉淀掉大部分的悬浮物逐渐清澈。过滤是利用颗粒滤料(如石英砂等)截留经过沉淀后水中残留物,进一步来去除水中的杂质,降低浊度,去除微量有机物,色度以及对期健康安全带来影响的有害物质。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步,向水消毒剂(一般用液氯)来灭火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保证水体中足够的余氯预加氯 混凝剂氯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地下水,有害物质


响的有害物质。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的最氯)来灭火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保证水沉淀过滤氯 1-2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典型饮用水常规处理工tment process of typical drinking water using surfa时,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殊有害物质(如过量的铁、锰等)的地下水水质要求。处理工艺流程请见图 1-3。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圣豪;;大连市某社区居民抗生素认知和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年08期

2 李艳君;;抗生素滥用之风当刹[J];榆林科技;2007年06期

3 姜琳;;关于抗生素滥用现状下临床药剂师的工作开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11期

4 尹晓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21期

5 王丽娟;;对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临床干预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年15期

6 李红燕;陈兴汉;;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及危害[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05期

7 王丽娟;;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应对措施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41期

8 李焕焕;;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的建议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60期

9 曹中华;姜学兰;;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学生物学;2017年05期

10 彭远雷;;抗生素滥用的调查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永红;;抗生素滥用医学与社会后果[A];抗生素质量与安全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何彩艳;;合理使用抗生素干预中使用循证药学理念的应用效果[A];2018年《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8年

3 张愉;余家乐;李鹏超;常捷;朱珊;计文婧;许森;杨世民;方宇;;学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卫生知识和抗生素知识-态度-行为调查[A];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刘跃华;韩萌;冉素平;吴久鸿;;欧盟及成员国应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治理框架及行动方案[A];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夏静鸿;刘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佳琪;鲁振坦;黄煜;余振国;;基于海藻酸钠的pH敏感水凝胶用于抗生素的按需智能释放[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G:药物控释载体高分子[C];2017年

7 付新苗;昌增益;;提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菌效率的新方法及其分子机理[A];华东地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会2017年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张梦;邵蓉;;美国抗生素研发激励政策及启示[A];2015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推进法制建设,依法管理药品”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石春卫;谢静;王春凤;;猪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10 王宝维;;家禽无抗化养殖技术策略[A];第五届(2018)全球肉鸡产业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田勘;最好别用药[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畅;“限抗令”带来抗生素市场“寒冬”[N];中国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董伟;卫生部将开展专项整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吴帅;抗生素不是面目可憎的魔鬼[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易蓉蓉;“超级细菌”敲响“抗生素滥用”警钟[N];科学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辛;抗生素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进化[N];科学时报;2010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儿童抗生素滥用该停了![N];健康时报;2019年

8 宋广玉;遏制抗生素滥用,需管住首尾环节[N];南京日报;2018年

9 罗志华;抗生素怎么成了动物“保健品”[N];嘉兴日报;2018年

10 罗志华;治理抗生素滥用应重点抓供给方[N];中国商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亚丽;g-C_3N_4基可见光催化剂降解水中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姚林林;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分布、归趋与危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3 李晓华;规模化猪场粪污中典型抗生素归趋行为及抗性基因扩散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4 刘崇海;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肺部免疫状态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5 段曼莉;生物炭对土壤中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南南;沼液及施用沼液土壤中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吴华丹;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常用抗生素的去除[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东日;基于金纳米簇光学性能的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曲丽丽;某制药厂抗生素的检测与分析处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5 张佳琪;抗生素纳米复合化与智能释放体系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8年

6 闫先收;小清河流域典型抗生素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方洁;抗生素在水体中相态间分布规律及与胡敏酸作用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8 姜冰;生物质炭对抗生素吸附的检测方法及效果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9 王畅;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在紫色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10 陈思yN;典型饮用水源地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8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58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