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开发新的业态形式
1.2.2 提供新型旅游方式
1.2.3 打造社会交往平台
1.2.4 形成康养规划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1.3.1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1.3.2 国内外关于森林康养基地设计的研究综述
1.3.3 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实践
1.3.4 森林康养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案例分析
2.1 缔造康养产业基础—德国的巴登·威利斯赫恩镇
2.2 完善康养课程规划—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2.3 开拓活动设施空间—韩国:京畿道自然休养林
2.4 打造特色养心福地—中国台湾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第三章 雁荡山森林康养基地现状
3.1 地理区位
3.2 气候特点
3.3 植物资源
3.3.1 植物种类
3.3.2 群落特征分析
3.3.3 有毒植物分析
3.4 道路系统
3.5 客源市场
第四章 雁荡山森林康养基地的康养资源分析
4.1 植物保健资源
4.1.1 保健植物
4.1.2 芳香植物
4.1.3 药用植物
4.2 视觉景观资源
4.2.1 植物景观资源
4.2.2 瞭望景观资源
4.3 水系资源
4.4 人文资源
4.4.1 古寺
4.4.2 古村落
4.4.3 古亭
4.4.4 古墓
4.4.5 古道
第五章 雁荡山森林康养基地分区规划
5.1 规划原则
5.1.1 保护性原则
5.1.2 系统性原则
5.1.3 创新性原则
5.1.4 地域文化性原则
5.2 规划定位与理念
5.2.1 浙南滨海的康疗福地
5.2.2 飞泉高地的森林氧吧
5.2.3 雁荡高境的禅音道场
5.3 森林康养基地环境容量
5.4 分区规划
5.4.1 功能分区
5.4.2 康养体验核心区域分区建设项目
5.4.3 交通规划
第六章 雁荡山森林康养基地专项规划
6.1 森林疗养步道及游线组织规划
6.1.1 水疗步道
6.1.2 芳香疗法步道
6.1.3 地形疗法步道
6.1.4 六感疗法步道
6.2 森林康养活动
6.2.1 心灵洗涤
6.2.2 运动健身
6.2.3 趣味体验
6.3 森林理疗活动菜单
6.3.1 短期体验式
6.3.2 周期理疗
6.4 森林康养植被规划
6.4.1 综合服务管理区
6.4.2 芳香疗养区
6.4.3 森林水疗区
6.4.4 森林浴场区
6.4.5 康养服务社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增学;郑群明;;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3年06期
2 王薇;余庄;;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3 牟少华;;森林生态浴的养生保健价值[J];前进论坛;2013年03期
4 邓勇;陈海勇;郑懿;;康复绿地规划设计分析——以华西医院永宁院区康复绿地设计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13年01期
5 陈丽燕;胡玲娇;傅蓉;;关于天目山建设森林浴场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1年19期
6 郭德才;;探寻色彩的奥秘[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11期
7 于戈;刘晓梅;;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郑群明;;日本森林保健旅游开发及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9 郄光发;房城;王成;李春媛;;森林保健生理与心理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1年03期
10 李悲雁;郭广会;蔡燕飞;徐莉;;森林气候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郝泽周;深圳园山风景区3种城市森林声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王燕玲;基于森林气候疗法理念的福州市金鸡山公园步道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3 黄甜;森林浴场规划[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4 田芯;日本扁柏化学成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雪峦;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4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5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