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背景及意义
1.1.1 规划背景
1.1.2 规划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植物园的定义
1.2.2 植物园分类
1.2.3 植物园的作用
1.2.4 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1.2.5 植物园的发展趋势
1.2.6 植物园规划相关理论及方法
1.2.7 相关评述与展望
1.3 规划内容与程序框架
1.3.1 规划内容
1.3.2 规划程序
1.3.3 规划框架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1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规划理念
2.1.3 规划分区
2.1.4 特色园区
2.1.5 经验借鉴
2.2 新加坡植物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规划理念
2.2.3 规划分区
2.2.4 特色园区
2.2.5 经验借鉴
2.3 华南植物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规划理念
2.3.3 规划分区
2.3.4 特色园区
2.3.5 经验借鉴
2.4 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
2.4.1 项目概况
2.4.2 规划理念
2.4.3 规划分区
2.4.4 特色园区
2.4.5 经验借鉴
2.5 上海辰山植物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规划理念
2.5.3 规划分区
2.5.4 特色园区
2.5.5 经验借鉴
3 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现状分析
3.1 规划背景
3.1.1 政策背景
3.1.2 上位规划
3.1.3 区位背景
3.2 建设条件
3.2.1 区位交通条件
3.2.1.1 区域位置
3.2.1.2 区位优势
3.2.1.3 交通优势
3.2.2 气候条件
3.2.3 地形地貌条件
3.2.4 水体资源条件
3.2.5 植物资源条件
3.2.6 旅游资源条件
3.3 基地建设优、劣势分析
3.3.1 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3.3.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2.1 面临的机遇
3.3.2.2 面临的挑战
3.3.2.3 结论
4 植物园规划总则
4.1 植物园范围界定
4.2 规划的依据
4.3 规划原则
4.3.1 生态性原则
4.3.2 本土性原则
4.3.3 科学性原则
4.3.4 “景观细化”原则
4.3.5 以人为本原则
4.4 规划目标
4.4.1 总体目标
4.4.2 规划具体目标
4.5 规划定性、定位
4.5.1 规划定性
4.5.2 规划定位
4.6 规划理念
4.7 游客容量估算
4.7.1 估算方法
4.7.2 估算指标
4.7.3 游客容量估算
5 植物园总体规划
5.1 总体结构布局
5.2 植物园功能分区
5.2.1 科研管理区
5.2.2 特色花木展示区
5.2.3 乡土植物园区
5.2.4 主题专类园区
5.2.5 森林休闲疗养区
5.2.6 森林体验区
5.2.7 水下森林区
6 植物园专项规划
6.1 植物景观规划
6.1.1 植物景观规划目标
6.1.2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6.1.3 植被现状
6.1.4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6.1.5 植物专类园规划
6.1.6 植物群落改造模式
6.1.7 主要植物种类规划
6.2 游览规划
6.2.1 景点设置
6.2.2 植物主题活动规划
6.2.3 游览线路规划
6.2.4 游览设施规划
6.3 道路交通规划
6.3.1 对外交通规划
6.3.2 植物园区内交通组织规划
6.4 基础工程规划
6.4.1 给排水工程规划
6.4.2 供电工程规划
6.4.3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6.5 防灾工程规划
6.5.1 防火规划
6.5.2 病虫害防治
6.6 分期建设规划
6.6.1 目标
6.6.2 原则
6.6.3 一期规划
6.6.4 二期规划
6.7 产业发展规划
6.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投资估算
6.8.1 经济技术指标
6.8.2 编制说明
6.8.3 投资匡算表
6.9 效益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祥慈;张吉;房迈莼;苏国华;廖景平;;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比较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5年05期
2 黄宏文;段子渊;廖景平;张征;;植物引种驯化对近500年人类文明史的影响及其科学意义[J];植物学报;2015年03期
3 田振锋;;现代植物园的规划与设计[J];绿色中国;2014年01期
4 罗群;左俊辉;;普者黑旅游景区承载力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15期
5 徐艳文;;多姿多彩的布鲁克林植物园[J];南方农业;2013年06期
6 柏方成;邱逢彦;;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J];湖南林业科技;2013年01期
7 黄宏文;张征;;中国植物引种栽培及迁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J];生物多样性;2012年05期
8 杨庆华;黄卫昌;胡永红;;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的特色与创新[J];上海建设科技;2011年02期
9 蒙晓伟;龚本海;;桂林园林植物园景观分析评价[J];广东园林;2011年02期
10 邵丹锦;;一个永续发展的热带风情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J];中国园林;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晓鹏;综合性植物园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麻广睿;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陈晶;植物园在城市绿化特色营建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张玲;植物园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国增;重庆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谭淑燕;我国城建系统植物园的科学特色及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胡文芳;中国植物园建设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7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7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