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扬州古典园林铺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8:03
  扬州古典园林的铺地作为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不仅满足于功能,还对园林的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总体特征与扬州园林中呈现的立体化观赏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扬州本地花鸟画盛行的文化背景有关。本文为了分析扬州古典园林复杂的铺地图案,使用标线摄影建模的数字化建筑测绘方法对铺地平面进行了实地测绘,并对测绘得到的铺地平面图进行分析,分别对植物主题、动物主题以及组合主题的铺地从整地铺地尺寸、要素尺寸等角度进行了尺寸、比例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对园林的材料及工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建筑檐廊与铺地的空间关系来研究在观赏扬州园林的过程中,铺地的造景作用,同时对在扬州园林中高处观赏铺地时的视线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探究铺地在空间中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扬州古典园林铺地的图案与扬州画派等画家的绘画以及锦纹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古典园林历史的画意发展趋势,对铺地图案所表现出的画意特征进行研究。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界定
        1.2.2 确定主要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基础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调研与测绘
        1.5.2 文献研究
        1.5.3 对比与参照分析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铺地的实测:尺寸、材料与工艺研究
    2.1 铺地的尺寸研究
        2.1.1 铺地测量方法——标线摄影建模的数字化测绘方法
        2.1.2 植物类主题铺地的实测
        2.1.3 动物类主题铺地实测
        2.1.4 组合类主题铺地的实测
    2.2 铺地的材料及工艺研究
        2.2.1 铺地材料分析
        2.2.2 排水分析
    2.3 总结
第三章 “立体交通,多层观赏”下的园林铺地
    3.1 “立体交通,多层观赏”的产生背景及与铺地的关联
        3.1.1 历史上运河沿岸园林特征
        3.1.2 “多层观赏”特点的传承与铺地特征
    3.2 低处赏,入境:低视点观赏下的铺地
        3.2.1 一层檐下观铺地
        3.2.2 铺地的空间限定与引导作用
        3.2.3 铺地引人入境
    3.3 高视点观赏下的铺地:画意特征的空间基础
        3.3.1 园林中高视点的观景特征
        3.3.2 高处观的d/h分析
        3.3.3 高处观的路径分析
        3.3.4 高处观铺地的因应与画意特征的体现
    3.4 总结
第四章 铺地的画意特征分析
    4.1 铺地与扬州画派花鸟画的题材关系
        4.1.1 铺地的题材来源与扬州画派花鸟画
        4.1.2 铺地与扬州画派花鸟画的题材关系
        4.1.3 铺地与扬州画派花鸟画的通俗化取向
    4.2 铺地手法与花鸟画手法
        4.2.1 铺地手法与花鸟画构图手法对比
        4.2.2 铺地与花鸟画的置陈布势特点
    4.3 铺地与传统锦纹的关联
        4.3.1 文献中的锦与铺地
        4.3.2 扬州园林铺地与锦纹对比
    4.4 “旱园水作”:铺地对水的模拟
        4.4.1 水形的模拟
        4.4.2 “水境”的营造
    4.5 与其他类型园林铺地的画意比较
        4.5.1 与苏州园林铺地的比较
        4.5.2 与北京故宫御花园铺地的比较
    4.6 总结
第五章 扬州古典园林图案式铺地对当代的启示
    5.1 铺地艺术的多样性特征
    5.2 借鉴古典园林铺地形式
    5.3 铺地的功能特征
    5.4 小结
        5.4.1 结论与成果
        5.4.2 创新与贡献
        5.4.3 不足与完善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蜀锦织造中落花流水锦的纹样设计研究[J]. 曾凤杰.  美与时代(上). 2017(07)
[2]中国园林中“如画”欣赏与营造的历史发展及形式关注——兼评《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J]. 顾凯.  建筑学报. 2016(09)
[3]论佛教文化对清代中国园林的影响——以扬州瘦西湖为例[J]. 金川,田跃萍.  中国园林. 2016(09)
[4]浅谈何园“廊院式”庭院空间的构成特色[J]. 谢晓雯,宋伟玲.  广东园林. 2016(04)
[5]扬州小盘谷私家园林建筑特色分析[J]. 李蕴,毛星辰.  南方农业. 2015(36)
[6]如何欣赏中国画(二)[J]. 张立辰.  中国美术. 2015(01)
[7]寺观园林铺装探析[J]. 王昕娟,于东明.  现代园艺. 2013(01)
[8]论《园冶》的“入境式”设计、写作与解读方法[J]. 王绍增.  中国园林. 2012(12)
[9]城市园林的文化转向与地域性建构——以扬州何园为例[J]. 王鑫.  华中建筑. 2011(11)
[10]江南传统文人园创作与审美过程中的言象意思辨——以环秀山庄与小盘谷意境营造比较为例[J]. 阴帅可.  中国园林. 2011(09)

博士论文
[1]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D]. 谢明洋.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 吴涛.南京林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建筑檐廊空间及其应用的分析研究[D]. 赵倩倩.南京大学 2016
[2]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铺地艺术比较研究[D]. 潘紫娟.南京林业大学 2015
[3]扬州何园造园艺术研究[D]. 沈慧.扬州大学 2014
[4]南京云锦图案的传承与创新[D]. 林雨纯.山东大学 2014
[5]泰山寺观园林铺装景观研究[D]. 王昕娟.山东农业大学 2013
[6]明代缠枝纹样的图式结构初探[D]. 戴炤觉.中国美术学院 2013
[7]扬州八怪与写意花鸟画[D]. 俞琳娜.山西师范大学 2013
[8]论扬州八怪装饰异趣的建构及其呈现[D]. 窦颖慧.扬州大学 2011
[9]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 王静.湖南工业大学 2010
[10]扬州瘦西湖园林历史变迁研究[D]. 吴薇.南京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8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088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