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33a生格氏栲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
本文选题:格氏栲 + 人工林 ; 参考:《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通过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3 a生格氏栲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3 a生格氏栲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8.9 m、24.2 cm和412.43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21.74 t.hm-2和413.11 t.hm-2,大大高于邻近的同龄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与皮(58.32%)枝(17.59%)根(17.22%)叶(3.06%);与杉木相比,格氏栲与同龄杉木生长过程有所不同,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早期较慢,但速生持续期长,材积数量成熟龄较长.
[Abstract]:The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process of 33 year old 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on in Xinkou teaching forest farm of Sanm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of 33 year old Castanopsis fargesii plantation was higher. DBH and stand volume were 18.9 mm ~ 24.2 cm and 412.43 m ~ (-3) h ~ (-2), respectively, and stand biomass and tree layer biomass were 421.74 t.hm-2 and 413.11 t 路m ~ (-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of the same age. The order of biomass of Arbor layer is as follows: dry and bark 58.32) branch 17.59) root 17.22); compared with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astanopsis kawakamii and Chinese fir of the same age have different growth processes, the growth of DBH and volume per plant is slower at early stage, but the rapid growth duration is longer, the order is that the growth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t the same age. The number of volume is longer than that of mature.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基金】: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1J038)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0F004)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分类号】:S718.5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玉盛,李振问,刘爱琴,张春能,邸道生;人工阔叶林取代格氏栲天然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2 郑燕明;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廖涵宗;邸道生;张春能;;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年05期
4 杨玉盛,陈光水,林鹏,黄荣珍,陈银秀,何宗明;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J];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5 岳永杰,于占源,何宗明,江淼华,杨玉盛;福建柏与杉木纯林生长过程比较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何宗明,陈光水,王巧珍,林瑞余,蔡丽平,杨玉盛;33a生福建柏人工林群落能量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修麟;;不同坡位6年生厚朴药用林生物量分布格局[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蔡清楼;;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3 蒋宗垲;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闫明准;刘兆刚;;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叶量垂直分布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5 黄志宏;田大伦;周光益;梁瑞友;;广东南岭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状况比较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宋曰钦;翟明普;贾黎明;;三倍体毛白杨地上凋落物对林龄的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王彦梅;王朋;于立忠;;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8 陈勇;;木荚红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分布[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9 钟羡芳;杨玉盛;高人;谢锦升;杨智杰;刘乐中;;老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及分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林海;曾从盛;仝川;;闽江河口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宇航;陈政明;;应用菌根多样性技术提高野生正红菇采收量研究[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福;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肖兴威;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邢艳秋;基于RS和GIS东北天然林区域森林生物量及碳贮量估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俞元春;杉木林土壤肥力变化和长期生产力维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9年
5 史建伟;施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动态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李春萍;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灌丛地碳动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7 郭剑芬;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6年
8 陈世品;糙花少穗竹遗传分化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梁万君;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宁波;樟子松人工林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冬;湖北省21个典型树种细根形态结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力;枞阳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生;福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评价与栽培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4 刘艳丽;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碳库及土壤碳形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5 朱慧;南酸枣人工幼林根系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6 李灵;不同退化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施家月;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细根的周转和养分动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秀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9 金钊;万木林米槠和杉木细根分解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刘广路;天山云杉生长规律与天山植物群落生产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智英;;实生杉木树干解柝的几个问题[J];福建林学院科技;1983年S1期
2 俞新妥,杨玉盛,何智英,马祥庆,吴擢溪,李振问;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Ⅰ炼山初期林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杨玉盛,林先富,俞新妥,邹双全;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何宗明,杨玉盛,俞新妥;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点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方奇;;杉木连栽对土壤肥力及其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1987年04期
6 何智英;;树干解析中不同方法推断树高误差的探讨[J];林业科学;1988年02期
7 何宗明,杨玉盛,邱仁辉,俞新妥,戚继忠;栽杉留阔模式的杉木生长过程特点[J];林业科学;2000年S1期
8 何宗明,杨玉盛,郑志平;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J];林业科学;2001年S1期
9 俞新妥;杉木林地力衰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1990年09期
10 杨玉盛,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黄荣珍;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细根的分布[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美惠;;沿海山地柳杉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年04期
2 邓秋香;赵瑛;伍禄军;郭文福;卢立华;;广西大青山12年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林业科学;2008年04期
3 周世强,黄金燕;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1年01期
4 吴庆锥;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5 田大伦;朱凡;;不同林龄两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积累特征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2期
6 白静;田有亮;韩照日格图;郭连生;;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04期
7 张维轴;;屏南县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0年02期
8 张仕光;刘建;黄开勇;梁瑞龙;蓝肖;;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长规律及其分配模式[J];广西林业科学;2010年04期
9 刘春华,张春能,郑燕明;观光木人工林驯化栽培试验和系统生产力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3年02期
10 黄云鹏;;青钩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J];四川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萍;曾珍英;;灌木各测树因子相关性以及器官生物量相关性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群;王宝松;潘明建;涂忠虞;;苏柳无性系纸浆林生物量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3 王克勤;;人工林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杨斌;陈宏伟;;山桂花人工林生长过程[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梁启英;瞿超;;提高人工林质量 促碳汇林业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魏润鹏;;多样性:中国人工林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问题[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8 吕晓波;;谈谈“天保”实施后人工林抚育间伐的必要性[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王俊波;马安平;王得祥;吕婧娴;;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与健康经营途径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王俊波;马安平;王得祥;吕婧娴;;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与健康经营途径探讨[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志金 实习生 孙英华;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N];市场报;2005年
2 任江;新疆商品材九成来自人工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复旦大学 李莹;纸业人工林造福云南贫困山区[N];消费日报;2006年
4 张叶;人工林将填补我国木材供需缺口[N];科技日报;2005年
5 盛炜彤 作者为中国林业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我国人工林如何可持续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丽艳;人工林接近自然原始状态[N];青岛日报;2010年
7 郝劲飞邋记者 姚建平;泰来 百万亩人工林“染绿”沙地[N];黑龙江日报;2008年
8 记者 刘枫 特约记者 周扬;且末20万亩人工林绿锁“沙龙”[N];新疆日报(汉);2003年
9 本报记者 邢宝玉;绿染戈壁今胜昔[N];哈密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姜军;六家子村:均山又均利 村民双受益[N];抚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静;油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与林分结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2 曹庆先;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生物量和碳贮量的遥感估算[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张正雄;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史振华;晋西黄土区刺槐生长与降水量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刘金福;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刘济明;贵州喀斯特地区小蓬竹生态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辛颖;阿什河上游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小流域水文生态效益对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于宁楼;九龙山不同森林类型立地长期生产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肖兴威;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罗天祥;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灵;不同退化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贺亮;黄土高原和秦岭地区几种人工林有机碳储量及植被对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成立;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特征及其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管伟;北京延庆县上辛庄小流域人工林水文特征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杜娟;西安地区人工林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干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智;季胺铜防腐剂处理和热处理后人工林杉木的耐腐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7 孙国定;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治疗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陈军;杨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周丽娜;人工林下太阳辐射特征及其对人参生长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彭胜;海草矮大叶藻生物量与热值的动态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04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