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大学》 2014年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蓝嘉川
【摘要】:文章通过对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8a后的林分生长发育、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实地监测调查,探究了改造后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林分结构的演变机制,表明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间伐强度及套种阔叶树种这两种近自然化改造方式下的影响变化,研究表明: (1)间伐促进了改造林分杉木的胸径、树高的生长。强度间伐(74%)林分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22.97±0.57)cm,平均树高达到(16.40±0.62)m;中度间伐(50%)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9.83±0.76)cm,平均树高为(14.80±1.56)m;弱度间伐(34%)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8.20±0.70)cm,平均树高为(14.63±0.57)m。未间伐对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18.75±0.33)cm,平均树高高于所有间伐林分,达到(17.57±1.06)m。只有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杉木单株材积。 (2)间伐强度对套种的幼龄红椎、大叶栎、润楠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各套种树种间生长有一定差异,米老排较适合作为杉木近自然化改造优选树种。8年生林冠下米老排的平均胸径为8.83cm,分别是红椎、大叶栎、润楠的1.80、2.01、2.11倍。 (3)间伐显著促进了杉木林下自然更新生长。林下更新树种密度最大的是中度间伐(50%)林分,其次是弱度间伐(34%)林分,强度间伐(74%)林分最小,林分密度分别为15.72株/hm2、15.33株/hm2、10.33株/hm2,显著高于更新密度仅为0.61株/hm2的对照林分。林下自然更新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平均胸径在4.14cm到4.98cm之间,平均树高在4.84m到5.93m之间。 (4)中、强度间伐能提高杉木单株生物量,且对杉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平均木单株生物量表现为:强度间伐(74%)林分(229.21kg/株)对照林分(0%)(167.92kg/株)中度间伐(50%)林分(159.27kg/株)弱度间伐(34%)林分(136.17kg/株)。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各器官的相对生物量所占比例均表现为干根枝皮叶。 (5)主林层,间伐林分与对照林分杉木总生物量差异明显,随间伐强度递增生物量递减。强度间伐(74%)林分生物量为123.42t/hm2,中度间伐(50%)林分为161.29t/hm2,弱度间伐(34%)为214.74t/hm2,对照林分(0%)为262.14t/hm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50.19%~56.48%)根(25.08%~25.48%)枝(8.00%~14.22%)皮(5.27%~6.06%)叶(4.27%~5.25%)。间伐提高下林层生物量及所占林分的生物量分配比。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百分比在75.57%到77.26%,地下部分则在22.89%至25.87%之间。套种树种中,米老排生物量贡献率最大,间伐强度越大对米老排生物量积累越有利。近自然化改造对灌草生物量影响不显著。林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乔木层调落物层林下植被层。 (6)近自然化改造的杉木人工林物种结构、重要值有一定变化。改造样地总共有185种维管束植物,分属76科143属。杉木林下蕨类植物较为丰富,总共分布有17科23属33种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在乔木层中杉木的重要值随间伐强度增强而有所下降,套种的阔叶树种米老排、红椎、大叶栎重要值都超过10%,也有三桠苦、大果榕、大叶白纸扇、粗叶榕、凸尖紫麻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灌木层主要为凸尖紫麻、柏拉木、三桠苦、大青等,这些种重要值均大于10,同时出现了石岩枫、粗糠柴、中平树等偏阳生树种;层间植物主要以变叶胡椒、络石、山薯、玉叶金花、胡椒、爬藤榕为主。草本层的以淡绿短肠蕨、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半边旗、有刺凤尾蕨、三羽新月蕨等丰富的蕨类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重要值排序都在前列。 (7)近自然化改造促进物种多样性向趋好方向发展。间伐后乔木层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对照差异显著,但间伐强度间差异不明显。强度间伐(74%)林分物种丰富度为19.67,中度间伐为17.67,弱度最高,达到24.00,而对照林分仅为4.33。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灌草层的Margale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影响不显著,这符合林分近自然化改造规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9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艳;陆元昌;成克武;钟开鹏;黄永祥;;近自然改造对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董希斌;采伐强度对落叶松林生长量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林俊平;红锥不同模式造林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4 王巧珍;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3年03期
5 吴庆锥;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6 陈会智;黎艳明;周毅;;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7 梁宏温,邓绍林,韦荣建,韦西华;广西林朵林场杉木大径材林分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科学;1995年04期
8 邓秋香;赵瑛;伍禄军;郭文福;卢立华;;广西大青山12年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林业科学;2008年04期
9 温远光;梁乐荣;黎洁娟;韦炳二;熊长德;;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J];广西农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张水松,陈长发,吴克选,占有生,何寿庆;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成波;周波;丁海容;艾南山;陈洋;;西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市工业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翁闲;;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3 陈贤;龚元圣;;基于苗木生产视角探讨城市园林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4 杨金;龚元圣;陈贤;;刍论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5 张国平;罗鑫华;邹宾;沈孝清;;乐昌杉木林不同强度间伐试验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6 陈建设;;不同改造方法对马尾松林生态效果的早期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7 陈养;赖春仙;张英玉;吴淑平;纪小梅;;5种木兰科树种的造林早期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3期
8 陈友荣;;香樟、罗汉松等材用及绿化大苗两用林培育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9 黄作舟;;闽南低产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木荷林分改造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10 王雪薇;;城市森林在城镇化人居环境中的作用和建设理念[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克福;;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苏建雷;王宁;姚翔;;城市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理论及措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向华;王挺之;罗良伟;姜照勇;;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文福;蔡道雄;贾宏炎;卢立华;陈金新;;广西南亚热带人工林的生态经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彭少麟;周婷;;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刘颂颂;叶永昌;朱剑云;曹洪麟;莫罗竖;陈裕喜;李年生;;东莞大岭山村边自然次生林群落种群时空格局及其动态特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丁磊;陆元昌;胡万良;孔祥文;徐庆祥;金鑫;;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类型及设计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忠华;喀斯特森林植被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为华;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刚强;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谭骏珊;会同杉木人工林连栽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柏方敏;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文东新;林火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妍宇;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京钊;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于斯惟;野生动物园规划与设计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杜强;泰山罗汉崖林场森林近自然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海龙;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安晨;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彭娟;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恢复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峻;才玉石;;新时期林业生物灾害的形势和对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 南海龙;韩海荣;马钦彦;伊力塔;康峰峰;;太岳山针阔混交林林隙草本和灌木物种多样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马履一;王希群;甘敬;蔡宝军;;北京市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刍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李春义;马履一;王希群;徐昕;;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崔国发;固沙林水分平衡与植被建设可适度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6 王义弘;介绍几种植被分析方法[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胡建伟,朱成秋;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高志红,张万里,张庆费;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概况及展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钱莲文,郭建宏,吴承祯,洪伟,陈睿;长苞铁杉林林隙梯度物种多样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王力,邵明安,侯庆春,杨岗民;延安试区人工刺槐林地的土壤干层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元昌;Knut Sturm;甘敬;雷相东;国红;;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悦颖;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隙特征及其更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红;李守才;邹建军;;人工成过熟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培育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4年01期
2 朱达金;赵建萍;;论草坪自然属性的回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万帆;熊花;;城市河流的自然化和生态恢复设计方法——以芝加哥河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费;;城市生态公园初探[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学璞;;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解读《自然经济论》[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嘉川;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广西大学
相关作者
>蓝嘉川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0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