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部温带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mass of young forest, middle age forest, mature forest and over mature forest in Populus davidiana Dode, Inner Mongolia Saiha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location research station, the biomass of single plant, stand, under forest vegetation and litter an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arbon reserves in the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est age, the biomass of the natural secondary trees and organs of the poplar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ree trunk increased, the increase of the middle age forest was particularly obvious, the biomass of the litter lay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rest ag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equence of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the community was: the tree layer litter forest The carbon reserves of young forest, middle age forest, near mature forest, mature forest and over mature forest are 27.146 6,53.545 1,60.889 8,77.915 8,79.135 3t.hm-2 respectively, and the carbon reserves of the tree layer are 22.206 5,47.215 7,52.056 3,68.445 3,68.773 1 t.hm-2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carbon reserves in the litter layer and under the understory vegetation layer is 5.814 4,2.172 7 t.hm-. The average rate of carbon reserves in the 2. tree layer, the litter layer and the undergrowth vegetation layer accounted for 86.05% respectively. The 10.39% and 3.57%.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arbon reserves of the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communities vary with the forest age, 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s great. The medium age forest is the rapid growth period of carbon reserves and a long period of time, which is the key step of the forest management. Natural thinning was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of forest, and the carbon storage of stand did not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stand density.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基金】: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110527)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05/wb01);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06/rhh-10)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200905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百群,吴金水,吴振海;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2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3 闫平;;帽儿山林场4类天然次生林碳储量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4期
4 刘延惠;王彦辉;于澎涛;熊伟;莫菲;王占印;;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分配[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6 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J];生态学杂志;2000年04期
7 郭跃东;郭晋平;;山西三道川林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陶玉华;冯金朝;马麟英;隆卫革;曹书阁;;广西罗城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11期
9 方精云;中国森林生产力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10 方精云;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森林碳库可能远小于目前的估算[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松玲;姚雪晗;;安徽省森林经营碳汇技术刍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2 刘峰;刘红霞;梁军;张星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状与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1期
3 贺红早;贺瑞坤;段旭;陈训;;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碳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4 秦武明;何斌;韦善华;蔡树威;覃永华;;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5 张晴;李力;;我国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6 宋先坤;马礼;;土地生产潜力对CO_2浓度和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7 姜小萍;王庶;;西宁北山土壤性质与植被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8 刘春梅;;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9 刘广文;;森林与碳循环[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9期
10 杨书运;张庆国;蒋跃林;王凤文;周晓飞;;高浓度CO_2对马尾松光合速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清江;;大型丛生竹天然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库与碳循环探讨——以云南天然分布的黄竹林(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和龙竹林(Dendrocalamus giganteus)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叶雨静;代力民;周莉;周旺明;;HXL采伐对森林碳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比较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谷勇;殷瑶;齐泮伦;吴昊;;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谭文雄;梁素莲;;广东省韶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分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叶功富;郭瑞红;;海岸沙地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的碳库和碳吸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陈红林;何芳;;湖北森林碳汇量初步估算[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许民;李兴江;李坚;;浅析木材循环利用的碳汇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钟祥浩;刘淑珍;;科学构建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碳汇计算及其价值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黄丽媛;陈钦;;中国森林碳汇研究综述[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加国;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乡村景观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贾燕芳;竹笋加工废弃物中纤维再生利用研究及产业链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3 许仲林;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地上生物量潜在碳储量估算[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素青;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与自适应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邓湘雯;不同年龄阶段会同杉木林水文学过程定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金叶;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水分传输过程与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爱玲;杉木连栽地轮栽柳杉和闽楠后养分及铝分布与迁移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8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孟祥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骄;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淑桂;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友芳;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佳;秦皇岛市陆地植被碳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明达;热带季节雨林通量特征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年
6 庞家平;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年
7 王巧红;永春县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特征动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卢艺芬;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王伟峰;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子迁;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庆棠,A.Baumgartner;中国植物的可能生产力农业和林业的气候产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2 马钦彦;中国油松生物量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3 程堂仁;马钦彦;冯仲科;罗旭;;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朱建华;张治军;孙贵生;高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马钦彦,,谢征鸣;中国油松林储碳量基本估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6 高永刚;;小兴安岭主要林型气候生产力的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耿元波,董云社,孟维奇;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8 俞海,黄季q,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9 胡云锋,王绍强,杨风亭;风蚀作用下的土壤碳库变化及在中国的初步估算[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10 邹厚远,刘国彬,王晗生;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兴威;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燕;田大伦;项文化;闫文德;梁小翠;肖益;;天然次生檫木枫香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刘延惠;王彦辉;于澎涛;熊伟;莫菲;王占印;;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分配[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3 陈青霞;;不同坡位8年生卷荚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J];林业勘察设计;2011年01期
4 张智文;李长田;于逸竹;秦智亨;田风华;刁莹莹;潘丽丽;李成博;;菌根菌生物量定量方法浅谈[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5 蔡清楼;;不同坡位樟生物量及其分配率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6 夏霖辉;赵秋玲;王大伟;;密度对连香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6期
7 王守吉;;福建尤溪县毛竹种群生物量及其能量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1年01期
8 刘晓梅;布仁仓;邓华卫;胡远满;刘志华;吴志伟;;基于地统计学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估测及空间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9 童方平;李贵;刘振华;童琪;;造林初植密度对翅荚木幼龄林木材热值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9期
10 张忠华;李昭昭;;吉林省森林碳储量估计及碳汇价值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佃袁勇;王鹏程;方圣辉;汪曼;乐源;;多源遥感数据反演三峡库区森林地表生物量的比较与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董立新;李贵才;戎志国;;基于激光雷达与FY3A-MERSI数据的长白山森林冠顶高度估算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华建峰;殷云龙;周冬琴;於朝广;徐建华;;不同水分条件对中山杉406生长与生理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倪建伟;武香;张华新;刘涛;;盐胁迫下3种白刺各指标响应的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曾艳;彭少麟;;无瓣海桑与海桑混种对互花米草的控制效应强于无瓣海桑[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九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建 通讯员 白秀萍;哈尔滨的天然次生林为何长得好[N];科技日报;2010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宗炜;中国森林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做贡献[N];科技日报;2010年
3 姚学文 伍谦 邹敏 刘丹;田大伦:让杉木林成为财富之源[N];湖南经济报;2006年
4 ;乔灌型天然次生林封育模式[N];山西科技报;2002年
5 王锦;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范南虹;天然林遭严重破坏[N];海南日报;2007年
7 陈祖洪邋孙秀英;海南毁林种植呈蔓延之势[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卜云彤邋冀琴伟;毁天然林手硬,是因问责之手太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于汝元;城市绿化应以树为主[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驻站记者 姜淑娟;阿旗北部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得以恢复[N];赤峰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庆先;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生物量和碳贮量的遥感估算[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辛颖;阿什河上游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小流域水文生态效益对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于宁楼;九龙山不同森林类型立地长期生产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4 肖兴威;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天祥;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6年
6 白静;油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与林分结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7 郑丽凤;闽北天然次生林择伐强度的阈值和择伐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陈宏伟;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特征及土壤肥力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洪军;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生态空间构建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10 应天玉;城市森林资源结构与降温功能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定;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和治疗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张琼;桉树工业原料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贮量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苏文会;关于大木竹的开发与利用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李小军;文县杨生长规律及其生态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炳凯;皖南丘岗地区火炬松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冬;西双版纳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7 杜燕星;山苍子施肥及其营养诊断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闵志强;长白落叶松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孟京辉;海南岛热带退化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恢复和经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刘勇;子午岭典型森林群落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4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16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