菹草生物量控制对群落中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5 11:18

  本文关键词:菹草生物量控制对群落中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沉生植物对维护和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对于可在水面形成致密冠层的沉水植物,生物量过大时可能会对水体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验通过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群落中菹草在春季暴发时采取不同菹草收割强度(100%、80%、60%、40%、20%和0%的收割)进行生物量控制。每种收割处理均在底泥厚度为15 cm,水深为110 cm独立实验池中(4 m长×2 m宽×2.5 m深)进行。实验研究生物量调控对冬季种菹草与春季种金鱼藻交替及水质的影响,探讨群落中菹草的最佳生物量控制强度,为草型湖泊进行沉水植物生态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40%、20%和0%(未收割)菹草收割强度处理下菹草容易产生断枝并且整株上浮,更高强度的收割减小了植株受到的浮力,促进了群落中菹草和金鱼藻的生长,并延长了菹草的生命周期,推迟了菹草的上浮时间。菹草遮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鱼藻的生长,中等偏高强度的菹草收割使得菹草和金鱼藻均处在较高的生物量水平,维持了群落的稳定性。在菹草生长期对其进行60%~80%收割可维持水体营养盐在较低的水平,并能实现冬季种沉水植物菹草与春季种沉水植物金鱼藻在群落中有效交替,可缓解存留菹草衰亡给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沉水植物群落的水质净化功能。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生物量调控 收割强度 群落 金鱼藻 盖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1230853)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4ZX07101-01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0)
【分类号】:X173;X524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徐伟伟,胡维平,邓建才,朱金格,李钦钦,张洪梅.菹草生物量控制对群落中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7):1222-1227.XU Weiwei,HU Weiping,DENG Jiancai,ZHU Jinge,LI Qinqin,ZHANG Hongmei.Influence of Harvesting Potamogeton Crispusin A Sub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朝;浅型富营养湖泊的生态恢复——五里湖水生植被重建实验[J];湖泊科学;1996年S1期

2 邱东茹,吴振斌;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水生植被的衰退与恢复[J];湖泊科学;1997年01期

3 李文朝,陈开宁,吴庆龙,潘继征;东太湖水生植物生物质腐烂分解实验[J];湖泊科学;2001年04期

4 陈正勇;王国祥;吴晓东;王立志;徐伟伟;俞振飞;;不同水深条件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适应对策[J];湖泊科学;2011年06期

5 吴晓东;王国祥;魏宏农;杭子清;;不同收割强度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2年05期

6 潘慧云;徐小花;高士祥;;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过程及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王文林;王国祥;李强;马婷;;菹草伊乐藻群落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胡开明;逄勇;余辉;李X;王民;;太湖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谷孝鸿,陈开宁,胡耀辉;东太湖伊乐藻的营养繁殖及对渔业污水的净化[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10 戴莽,倪乐意,谢平,王建,高村典子;利用大型围隔研究沉水植被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媛;;发展循环经济——环巢湖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2 刘松岩;何涛;周本翔;;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3 张村侠;朱世东;;浮床栽培绿叶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4 张践;;我国空心莲子草的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5 欧克芳;林鸿;陈桂桥;夏文胜;;沉水植物的特点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6 曾宪锋;;潮州市水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7 王帅;赖子尼;杨婉玲;庞世勋;高原;;珠江河口表层沉积物有机氮和总氮的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8 刘云;张木兰;陈灏;张永峰;;沉水植物修复中的种芽预处理调控研究——以轮叶黑藻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9 张亚娟;刘存歧;李洪波;吴亦红;;蕹菜幼苗对NH_3-N和P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0 陈文音;袁少雄;陈章和;;污水处理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德兰;雷泽湘;王备新;韩宝平;刘正文;;大型水生植物对太湖生态系统作用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史凤红;李舫;;石油污染滨海湿地的微生物修复实验探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史凤红;李舫;;石油污染滨海湿地的微生物修复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雷泽湘;徐德兰;王备新;刘雯;刘正文;;沉水和浮叶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太湖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5 李晶晶;裘巧俊;邹朝望;;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被恢复和重建研究[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应求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西湖内塘“依水居”水池的实践[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德兰;刘正文;雷泽湘;;草型河流对太湖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祥甫;邹国燕;陈荷生;;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有效性及其应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9 郝虎林;杨关设;陈里晋;杨肖娥;;植物-生态工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10 俞宁;杨肖娥;;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磊;南四湖流域退耕还湿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乌云;乌梁素海上覆水体与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物迁移转换规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冯国禄;减排降污控制稻田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解岳;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植物修复机理及现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昌仁;不同水动力下水生植物群落底泥磷素迁移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黄玉洁;太湖典型湿地恢复区植物群落及沉积物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胡雪峰;上海市效中小河流水污染现状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章勇;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宋兵;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玲珊;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毅;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晓丽;大王滩水库集水区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赵迪;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于旭光;鄱阳湖灰化苔草湿地生态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倩如;外来种伊乐藻的竞争能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巨波;上海市大莲湖湿地枯落物分解动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唐艺璇;杭州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浮岛修复的植物选择与示范[D];浙江大学;2011年

9 欧阳坤;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储蓉;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朱艳蕾;柳红东;;微污染地表水的植物净化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2 韩文轩,方精云;相关生长关系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转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任久长,乔建荣,董巍,戴长亮;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态习性和在京密引水渠的发生规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4 郭万喜;侯文华;缪静;张鹏;;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田迅,杨允菲;西辽河平原不同生境草芦种群分株生长的可塑性[J];草地学报;2004年01期

6 高镜清;熊治廷;张维昊;邓绪伟;尚林源;付长营;;常见沉水植物对东湖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磷的去除效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7 刘建康,谢平;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8 张学勇;杨允菲;张殿顺;张绵;;辽东半岛结缕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相关模型及形成规律[J];草原与草坪;2006年03期

9 胡宝忠,刘娣,周以良,冯桐;白三叶无性系植物种群分株间的资源分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王斌;;菹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渔业利用和防治[J];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俊芹;罗述华;杨洁;郭亮;陈转琴;;乌拉泊水库菹草防治对策初步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6期

2 任文君;田在锋;胡晓波;刘霞;宁国辉;王小敏;谢建治;;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长期生物量与水质指标动态变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霍耀东;邹联沛;温从汉;孙瑞茹;;水体底质中磷对菹草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12期

4 段伦超;王风贺;张帆;纪营雪;李卉;韩睿明;王国祥;;菹草在低浓度含铜尾水净化过程中的毒性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5 陈小峰;陈开宁;肖月娥;张守栋;王庆亚;;光和基质对菹草石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6 谭雪梅;张颖;伍亿;王超;;生态型河道应用菹草修复受损水体的实验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4期

7 李强;王国祥;;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8 邵留;沈盎绿;;菹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响应[J];浙江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9 华玉妹;杨长明;朱端卫;张金林;;逐级分离沉积物锌吸附特性受菹草影响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10期

10 王华光;李小平;刘剑彤;敖鸿毅;刘碧波;;冬季不同生境下菹草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泽军;陈敏;蒋建辉;;菹草爆发性生长对水库安全运行的影响及防治[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斌;王国祥;冯冰冰;潘国权;刘玉;何伟;;玄武湖菹草的拓殖与生态管理策略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周晓红;王国祥;冯冰冰;李强;;弱光胁迫对菹草(Potamogeton cripus)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曹毅;;骆马湖菹草过度繁殖原因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5 计汪栋;施国新;张慧;徐勤松;许晔;杜开和;;菹草对Hg~(2+)胁迫的生理和结构应答反应[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迟杰;郑岩;;酞酸酯在海河菹草根际环境中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张军毅;庄严;沈建荣;江岚;吴蔚;罗清吉;;太湖梅梁湾菹草繁殖的原因探讨及其生态管理[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南湖上演“人草大战”[N];长春日报;2009年

2 唐悦;玄武湖菹草大爆发[N];新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丽娜;守护龙子湖[N];蚌埠日报;2013年

4 解悦 曾浩;玄武湖蓝藻今夏可能卷土重来[N];南京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岩;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海河干流菹草中的分布特征[D];天津大学;2009年

2 任俊龙;白洋淀菹草生长特性、氮磷积累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3 罗媛;菹草根/叶对钙的吸收/释放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李源;菹草的抑藻效应及其对富营养盐胁迫的抗性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5 蔡晓丹;天然水体中菹草对酞酸酯的富集降解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贾荣;重金属汞对菹草无菌苗的毒害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苏胜齐;环境对菹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及菹草对富营养化水净化能力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杜加春;菹草根际环境磷迁移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陈小峰;不同光照环境条件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物学特征、形态解剖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郝文涛;菹草根际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酞酸酯消减行为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菹草生物量控制对群落中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0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