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地风险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01:30
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它承载着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代表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文化遗产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文化遗产无疑也是脆弱的。随着经济的过度开发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严重地威胁了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和拯救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繁重而严肃的课题。本论文以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为目标,围绕着文化遗产风险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开展研究,针对典型风险类型提出了符合文化遗产地风险管理特点和要求的可视分析方法。此后,进一步提出了风险可视分析模型并依据模型设计实现了多风险可视管理平台,帮助遗产地管理者和保护者应对风险管理中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提出了一种针对文化遗产地劣化风险的可视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劣化风险量化模型实现风险的量化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可视工具来支撑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处置的可视分析过程。该可视分析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尺度对劣化风险进行可视分析,从中发现风险模式和机理知识,从而为风险处置决策提供依据。提出了一种针对文化遗产地的...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和研究挑战
1.3 本文工作概述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文化遗产地的风险管理
2.1.1 风险管理理论及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
2.1.2 文化遗产地风险的相关研究
2.2 文化遗产风险可视化
2.2.1 文化遗产可视化
2.2.2 劣化风险可视化
2.2.3 洪水风险可视化
第3章 文化遗产地劣化风险的可视分析
3.1 引言
3.2 文化遗产地劣化风险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
3.2.1 方法框架设计
3.2.2 风险标记和评估工具
3.2.3 劣化风险量化评估模型
3.2.4 遗产地尺度的多对象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5 单对象尺度的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6 基于风险聚类的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7 劣化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3.3 案例研究
3.3.1 案例背景介绍
3.3.2 劣化风险的空间分布模式
3.3.3 基于建造朝代的风险模式
3.3.4 基于风险聚类的风险模式
3.3.5 风险耦合模式
3.4 方法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遗产地洪水风险的可视分析
4.1 引言
4.2 文化遗产地洪水风险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
4.2.1 方法框架设计
4.2.2 预测洪峰流量的可视化
4.2.3 洪水集合模拟场景池的设计
4.2.4 洪水蔓延可视化的设计
4.2.5 洪水冲击可视化的设计
4.2.6 文物脆弱性可视化的设计
4.2.7 洪水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4.3 案例研究
4.3.1 案例背景介绍
4.3.2 基于洪峰流量预测的风险识别和预警
4.3.3 洪水冲击和脆弱性分析
4.3.4 洪水风险处置的决策支持
4.4 方法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遗产地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5.1 引言
5.2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设计
5.2.1 可视分析的人类认知模型和知识产生模型
5.2.2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设计
5.2.3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应用意义
5.3 基于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多风险可视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3.1 系统框架
5.3.2 系统功能设计
5.3.3 文化遗产地其它典型风险的可视化和系统实现
5.4 应用案例和系统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壁画病害标识系统及其在敦煌莫高窟的应用[J]. 张楠,张乾,冯伟,王小伟,孙胜利,柴勃隆,孙济洲. 敦煌研究. 2017(02)
[2]基于自然邻点插值计算的溃堤洪水二维模型[J]. 苑希民,薛文宇,冯国娜,李培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4)
[3]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J]. 徐方圆,解玉林,吴来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S1)
[4]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J]. 张金风,李宏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03)
[5]GIS三维可视化在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应用[J]. 朱庆,卢丹丹,张叶廷. 测绘科学. 2006(01)
[6]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系统研究[J]. 许有鹏,李立国,蔡国民,张立峰,李景才. 地理科学. 2004(04)
[7]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樊晓一,乔建平,陈永波. 自然灾害学报. 2004(01)
[8]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的机理研究之二[J]. 郭宏,李最雄,裘元勋,许志正,汤家镛,杨福家. 敦煌研究. 1998(04)
[9]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参数的综合研究[J]. 黄文俊,吴学鹏,王家服. 铁道学报. 1988(03)
[10]瞬时单位线法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J]. 王维第,许翼正. 西北水电技术. 1985(02)
博士论文
[1]秦俑遗址坑大气污染物理化解析及其文物劣化影响研究[D]. 李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5
[2]敦煌莫高窟壁画病害水盐来源研究[D]. 郭青林.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8410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和研究挑战
1.3 本文工作概述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文化遗产地的风险管理
2.1.1 风险管理理论及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
2.1.2 文化遗产地风险的相关研究
2.2 文化遗产风险可视化
2.2.1 文化遗产可视化
2.2.2 劣化风险可视化
2.2.3 洪水风险可视化
第3章 文化遗产地劣化风险的可视分析
3.1 引言
3.2 文化遗产地劣化风险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
3.2.1 方法框架设计
3.2.2 风险标记和评估工具
3.2.3 劣化风险量化评估模型
3.2.4 遗产地尺度的多对象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5 单对象尺度的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6 基于风险聚类的风险可视分析工具
3.2.7 劣化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3.3 案例研究
3.3.1 案例背景介绍
3.3.2 劣化风险的空间分布模式
3.3.3 基于建造朝代的风险模式
3.3.4 基于风险聚类的风险模式
3.3.5 风险耦合模式
3.4 方法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遗产地洪水风险的可视分析
4.1 引言
4.2 文化遗产地洪水风险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
4.2.1 方法框架设计
4.2.2 预测洪峰流量的可视化
4.2.3 洪水集合模拟场景池的设计
4.2.4 洪水蔓延可视化的设计
4.2.5 洪水冲击可视化的设计
4.2.6 文物脆弱性可视化的设计
4.2.7 洪水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4.3 案例研究
4.3.1 案例背景介绍
4.3.2 基于洪峰流量预测的风险识别和预警
4.3.3 洪水冲击和脆弱性分析
4.3.4 洪水风险处置的决策支持
4.4 方法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遗产地风险可视分析模型
5.1 引言
5.2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设计
5.2.1 可视分析的人类认知模型和知识产生模型
5.2.2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设计
5.2.3 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应用意义
5.3 基于风险可视分析模型的多风险可视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3.1 系统框架
5.3.2 系统功能设计
5.3.3 文化遗产地其它典型风险的可视化和系统实现
5.4 应用案例和系统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壁画病害标识系统及其在敦煌莫高窟的应用[J]. 张楠,张乾,冯伟,王小伟,孙胜利,柴勃隆,孙济洲. 敦煌研究. 2017(02)
[2]基于自然邻点插值计算的溃堤洪水二维模型[J]. 苑希民,薛文宇,冯国娜,李培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4)
[3]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J]. 徐方圆,解玉林,吴来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S1)
[4]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J]. 张金风,李宏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03)
[5]GIS三维可视化在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应用[J]. 朱庆,卢丹丹,张叶廷. 测绘科学. 2006(01)
[6]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系统研究[J]. 许有鹏,李立国,蔡国民,张立峰,李景才. 地理科学. 2004(04)
[7]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樊晓一,乔建平,陈永波. 自然灾害学报. 2004(01)
[8]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的机理研究之二[J]. 郭宏,李最雄,裘元勋,许志正,汤家镛,杨福家. 敦煌研究. 1998(04)
[9]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参数的综合研究[J]. 黄文俊,吴学鹏,王家服. 铁道学报. 1988(03)
[10]瞬时单位线法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J]. 王维第,许翼正. 西北水电技术. 1985(02)
博士论文
[1]秦俑遗址坑大气污染物理化解析及其文物劣化影响研究[D]. 李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5
[2]敦煌莫高窟壁画病害水盐来源研究[D]. 郭青林.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8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1784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