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菝葜科(百合目)的分子系统发育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2:01

  本文关键词:世界菝葜科(百合目)的分子系统发育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菝葜科(Smilacaceae)植物是一类世界性广布的单子叶植物,由于其利用卷须攀援,叶具丰富的网脉等特性,使其在单子叶植物中显得较为特殊。虽然该科有着250多年的分类历史,由于其形态性状的变异性和复杂性,以及分布的广泛性,使得它的分类问题和系统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科内种间的系统发育一直是百合目内遗留的一个问题。此外,由于菝葜科分布的广域性,尚无人能够对全世界菝葜科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但是它的起源、分化、迁移以及统发育框架和进化时间框架是系统学家尤为感兴趣的。基于本研究室对菝葜科近20年的材料积累和相关资料的分析,以及持续的国际合作,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全世界菝葜科的分子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地理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菝葜科内存留的一些分类问题、科内种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生物地理学分析对菝葜科的起源、演化、分布历史进行了推测。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1)菝葜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与分类: 基于对菝葜科物种进行的世界范围取样,我们获取了菝葜科内来自6大洲,35个国家的135个分类单元。这些分类单元包括了菝葜属(Smilax)和肖菝葜属(Heterosmilax)下的所有分组(Section)的代表性物种,并在地理区域上涵盖了菝葜科全球所有的分布区域。以薯蓣目(Dioscoreales)、天门冬目(Asparagales)、百合目(Liliales)的相关科的代表物种作为外类群,通过扩增核糖体DNA ITS,叶绿体matK、rbcL、ndhA、ndhF基因和rpl16内含子区域,以及单拷贝核基因At103和agt1区域,共8个分子片段,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对菝葜科的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首次构建了一棵分辨率非常高的菝葜科的系统树,揭示出菝葜科明显的旧大陆-新大陆分化,包括谱系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地理分布模式;其系统发育关系可划分为5个主要谱系:新大陆分支、穗菝葜分支、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分支、旧大陆无刺分支、旧大陆木本分支。结果表明一些分组性状,如多雄蕊、圆锥花序、刺的有无等是多次起源的,之前经典分类对菝葜科划分的八个分组,除草本菝葜组(Sect. Nemexia)外均不成立。研究确定了肖菝葜属的地位不能成立,将肖菝葜属降为菝葜属下的一个组,即菝葜科只包括约含210个物种的菝葜属,并提出结合分子系统学、形态和地理分布模式对属下进行了分类修订。 2)菝葜科祖先特征重建 选取菝葜科内六个代表性形态特征,通过无序简约法对祖先特征进化历史的重建的结果揭示了菝葜科的祖先特征为:木本攀援、单伞形花序、花序梗基部无先出叶(实为宿存的芽鳞)。该特征广泛分布于新大陆和旧大陆,并得到很好地保留(占现存物种的32%)。认为祖先性状的存留表明该形态组合对各种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通过对菝葜科特征进化的追踪,发现茎刺的消失在科内经历的多次独立分化。在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生存着菝葜科60%的种类,祖先特征重建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物种包含了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旧大陆分支包含了菝葜科所有花序种类,无疑是菝葜科现代分化及分布中心,这与中新世中后期和上新世喜马拉雅快速隆升所导致的地质、气候和环境改变密不可分。 3)菝葜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历史 基于菝葜科的8个DNA分子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框架,以及全面的化石记录,我们对菝葜科的分歧时间、祖先分布重建、多样分化速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结合各个地质时期全面的化石记录对菝葜科的生物地理历史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首次揭示了菝葜科的起源、迁移和传播路线。研究结果显示菝葜科可能的起源时间和中心为—白垩纪晚期(-97Ma)的北美洲,由于气候剧烈变化,导致了菝葜科物种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交替期经历了一次灭绝事件,并形成了新大陆和旧大陆两个独立的分支。旧大陆分支的进一步分化在渐新世(~38Ma至~26.7Ma)。新大陆的进一步分化发生在渐新世末期(~25Ma)。欧洲及非洲的菝葜种类不多,表现出古老性以及后期的迁移。通过模拟完全取样的分化速率研究,我们发现菝葜科经历了两次快速分化时期,分别发生在下中新世(-20Ma至~13Ma)和上新世(-5Ma至~2Ma)。研究表明菝葜科的两个谱系(新大陆和旧大陆)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分化速率的异质性,旧大陆分支显著快于新大陆分支。其形成的原因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撞击后,西马拉雅-横断山系形成和隆升导致东亚较北美更加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更为丰富的区域性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4)菝葜科的跨洲际间断分布 分子系统与生物地理研究结果全面揭示了菝葜科10次主要的跨洋洲际间断分布事件:即东亚北美经白令陆桥的传播及间断分布,北美向欧洲的跨大西洋传播和间断分布,南美洲往夏威夷群岛的长距离传播,东南亚向澳洲的传播,南亚往非洲的长距离传播,以及东亚-东南亚与太平洋岛屿的长距离传播,菝葜物种经过中新世末期—上新世(~7.5Ma至-4Ma)的大范围扩张和传播形成了现今全球分布的格局。根据菝葜科的生物学特性,我们提出除了隔离和迁移假说,长距离传播也是菝葜科的泛热带分布模式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迁徙鸟类是菝葜科长距离传播的可能媒介。 本研究为泛热带间断分布植物的生物地理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例,检测了生物地理形成模式的两种假说:隔离和传播。并为单子叶植物生命之树的完善,绘制全球植物地理生物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祖先分布重建 生物地理学 间断分布 分歧时间 分化速率 肖菝葜 系统发育 菝葜科 菝葜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Q948
【目录】:
  • 中英文~.略词表6-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6
  • 第一章 进化生物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16-28
  • 1.1 进化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意义16-24
  • 1.1.1 进化生物学概述16-18
  • 1.1.2 分子系统学与生命之树(TOL)18-20
  • 1.1.3 分子进化模型和计算20-24
  • 1.2 生物地理学研究现状及意义24-27
  • 1.3 小结27-28
  • 第二章 菝葜科研究背景28-44
  • 2.1 菝葜科的特点28-30
  • 2.2 菝葜科植物研究现状30-44
  • 2.2.1 经典分类和形态解剖研究30-39
  • 2.2.2 分子系统学研究39-40
  • 2.2.3 生物条形码研究40
  • 2.2.4 菝葜科化石,起源及生物地理学研究40-42
  • 2.2.5 目前存在的问题42
  • 2.2.6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42-44
  • 第三章 菝葜科系统发育与特征进化研究44-78
  • 3.1 材料和方法46-55
  • 3.1.1 分类单元取样46-47
  • 3.1.2 分子系统学实验47-50
  • 3.1.3 系统发育分析50-54
  • 3.1.4 祖先特征重建54-55
  • 3.2 结果分析55-66
  • 3.2.1 系统发育关系55-63
  • 3.2.2 Koyama分组系统的单系性和祖先特征重建63-66
  • 3.3 讨论66-76
  • 3.3.1 菝葜科的范畴及属的划分66-67
  • 3.3.2 菝葜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67-74
  • 3.3.3 特征进化和和系统进化意义74-76
  • 3.4 小结76-78
  • 第四章 菝葜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78-105
  • 4.1 材料与方法79-88
  • 4.1.1 材料与系统发育分析79-80
  • 4.1.2 化石记录和化石种的多样性80
  • 4.1.3 分化时间留分析80-81
  • 4.1.4 生物地理学分析81-82
  • 4.1.5 多样性分化速率分析82-88
  • 4.2 结果分析88-95
  • 4.2.1 化石分布及化石物种多样性88-89
  • 4.2.2 分歧时间估计89
  • 4.2.3 祖先分布重建89-92
  • 4.2.4 多样性分化速率92-95
  • 4.3 讨论95-103
  • 4.3.1 菝葜科始新世-渐新世大灭绝和两次快速分化事件95-97
  • 4.3.2 晚白垩纪北半球起源菝葜科的生物地理历史97-99
  • 4.3.3 跨洋洲际间断分布及多次长距离传播(LDD)99-103
  • 小结103-105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105-108
  • 5.1 总结105-106
  • 5.2 展望106-108
  • 参考文献108-123
  • 附录123-142
  •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142-145
  • 已发表与拟发表文章142-143
  • 国际国内会议报告143-144
  • 参与科研项目144
  • 出国研修状况144-145
  • 致谢145-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承新,沈朝栋,钟国庆,洪德元;菝葜属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世界菝葜科(百合目)的分子系统发育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69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