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生11种桉树无性系生长量与生物量比较
本文关键词:5年生11种桉树无性系生长量与生物量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雷州半岛5年生11种桉树无性系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差异极显著,林分蓄积量分布在114.57~206.75 m3.hm-2,其大小排序为:DH201-2LM1DH32-22LH1GL9EC33EC48U6TM3EC42EC40;11种桉树无性系林分各组分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DH32-22、GL9、LH1、EC48、EC48、EC48、TM3和U6各组分排序为干根皮枝叶,DH201-2、EC33和LM1各组分排序为干根枝皮叶;11种桉树无性系林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LM1DH201-2EC33LH1DH32-22GL9U6EC48EC42EC40TM3;11种桉树无性系林分生产力大小排序为:DH201-2LM1EC33LH1DH32-22GL9U6EC48EC42EC40TM3;从生长量、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角度看,DH201-2、DH32-22、EC33和LM1的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和林分生产力较大,比较适合作为能源林树种在雷州半岛种植;U6、EC48、EC42、EC40和TM3生长较为缓慢,生物质转化效率不高,不适合作为能源林品种。
【作者单位】: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生长量 生物量 生产力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桉树生态经营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201104003)
【分类号】:S792.39
【正文快照】: 能源林的发展对于积极应对能源危机、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促进森林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用途将能源林可分为燃油能源林、生物发电能源林和薪炭能源林3类,生物发电能源林与薪炭能源林也可统称为燃料能源林[1]。国外对能源林的树种选育、栽培技术进行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辉;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巨尾桉林地生产力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张琼;洪伟;吴承祯;吴继林;;不同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比较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温远光,和太平,李信贤,梁宏温,周君元,苏允进;广西合浦窿缘桉海防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年01期
4 潘维俦,李利村,高正衡,张相琼,唐东元;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产量及其生产力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78年05期
5 余雪标,徐大平,龙腾,莫晓勇;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的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陈少雄;刘杰锋;孙正军;吴志华;;桉树生物质能源的优势、现状和潜力[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年S1期
7 郑景明,张育红;林分生物量研究综述[J];辽宁林业科技;1998年04期
8 韩斐扬;周群英;陈少雄;陈文平;李天会;吴志华;简明;;2种桉树不同林龄生物量与能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9 韩斐扬;周群英;陈少雄;肖敏;梁金喜;;不同林龄史密斯桉树能源林现存量与能量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02期
10 温远光,梁宏温,招礼军,周敏毅,何斌,王凌晖,韦善华,郑白,刘德杰,唐再生;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焰平;苗婷婷;刘圣清;周业勇;;安徽省青阳县栎类阔叶林树木生长规律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2年01期
2 吴昌应;韦许梅;石海明;庄嘉;赖家业;;退耕还林尾叶桉模式生物量及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叶绍明;覃连欢;龙滔;蓝金宣;;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4 黄勇;覃静;李松昌;秦武明;朱贤良;段文雯;;卷荚相思人工林生长规律·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明安刚;温远光;李武志;;连栽桉树人工林及其林下植被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6 温中林;郑卫;陈日美;;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廖捚章;梁宏温;俞建妹;罗益敏;;连栽对尾巨桉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8 钱永平;;邓恩桉根系与各器官生物量相关关系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1期
9 李朝;周伟;关庆伟;魏婉;董鹏;张昊楠;;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姚庆端;邹国明;王炳南;洪长福;王振元;李宝福;;巨尾桉混交林生长量及土壤肥力研究[J];桉树科技;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玉萍;何斌;秦武明;荣薏;韦中绵;;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郑羡;梁宏温;温远光;杨瑶青;杨健基;马多;;10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林建勇;朱宏光;温远光;;尾巨桉蒸腾耗水特性初探[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4 胡汉志;徐峰;;桉树树皮物理性质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5 刘
本文编号:50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50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