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摘要】:选取内蒙古大青山区30a生油松人工林作为标准地,研究了其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叶面积指数与各相关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松单株各龄叶的叶面积与其叶生物量均呈正相关直线;油松叶面积指数与单位样地面积叶生物量关系可模拟为:y=k-aEXP(-bx)。整个生长季叶生物量达到最大时的叶面积指数变动范围为10.75~16.19。2)油松单株各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的关系可模拟为y=aEXP(-b^xk)。3)林分叶面积指数与其胸径的关系,经比较分析y=aEXP(-b/^xk)(x为平均胸径,y为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效果最好。叶面积指数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最后达到稳定。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生长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6010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
【分类号】:S791.254
【正文快照】: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发生器官,合理的叶面积是充分利用光能、保证林分高产优质的主要条件。叶面积指数(LAI)是样地总叶面积(m2)与样地面积(m2)的比值,是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自1947年此概念提出以来,在农业、林业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晶,赵惠勋,李敏;比叶重及其与光合能力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方华,孔凡斌;火炬松林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模型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曹永慧,陈存及,刘芳,詹步清,陈东华;乳源木莲叶面积动态模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朱春全,雷静品,刘晓东,王富国,成桂珍;不同经营方式下杨树人工林叶面积分布与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2001年01期
5 刘奉觉;郑世锴;臧道群;;杨树叶面积与生长指标的关系分析[J];林业科学;1989年04期
6 王希群,马履一,贾忠奎,徐程扬;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年05期
7 何炎红,田有亮,叶冬梅,秦佳琪,郭连生;白刺地上生物量关系模型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研究[J];中国沙漠;2005年04期
8 武红敢,乔彦友,,严小君,陈林洪,陈雁;浙西山地马尾松幼龄林的绿色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焱丽;王清连;石明旺;付远志;苑保军;;大豆源·库·流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2 常学向;赵文智;赵爱芬;;黑河中游二白杨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及其与耗水量的关系[J];冰川冻土;2006年01期
3 杨文斌,王晶莹,王晓江,刘立城,魏永新;科尔沁沙地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分生长过程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秦武明;何斌;余浩光;陈文军;;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生产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曹永慧,陈存及,赖培淼,刘金福,陈世品,董建文;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种间联结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陈存及,范辉华,潘标志,李生;生态示范林营造效果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7 柯娴氡;古丽红;周艳玲;;阔叶树叶面积测量方法的比较和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8 刘卫琴;汪良驹;刘晖;庄猛;李志强;;遮阴对丰香草莓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6年02期
9 程菊娥;肖启明;成飞雪;刘勇;;5-氨基乙酰丙酸对温室烟草的光合作用及抗逆性的促进效应[J];湖南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曹永慧,李生,陈存及,詹步清;乳源木莲杉木混交林生长及其竞争关系分析[J];林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邦;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江波;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彦娥;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温室作物长势诊断机理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何炎红;乌兰布和沙漠植被与水资源相互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5 陈健;东亚飞蝗发生区芦苇LAI的遥感反演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白顺江;雾灵山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仿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张卫强;黄土半干旱区主要树种光合生理与耗水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王瑞辉;北京主要园林树种耗水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李春萍;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灌丛地碳动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10 张勇;白刺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玉喜;滩地淹水胁迫条件下杨树造林立地选择及生长预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2 巨关升;辽西地区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和树冠结构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3 曹永慧;乳源木莲群落生态及混交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4 李春明;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李生;福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评价与栽培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6 胡伟娟;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庄猛;不同季节红叶桃与紫叶李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卫琴;5-氨基乙酰丙酸对草莓和萝卜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耿晓东;泡桐侧芽萌发成冠与抹芽接干培育高干材关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曹柳青;赤霉素对冬枣光合作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李一,孙鹏森,马履一;油松、刺槐单木与林分水平耗水量的尺度转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穆宏强,夏军,王中根;分布式流域水文生态模型的理论框架[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万里强,李向林,苏加楷,白静仁;长江三峡地区灌木生物量及产量估测模型[J];草业科学;2001年05期
4 张佳华,符淙斌,延晓冬,Seita Emori,Hiroshi Kanzawa;全球植被叶面积指数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5期
5 高兆蔚;福建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任承辉,陈辉,周丽华,阮传成,廖正花;尤溪县楠木林分叶面积指数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7 陈存及,曹永慧,董建文,谢芳,詹步清;乳源木莲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陈存及,代全林,谢芳,詹步清,曹永慧;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方华,孔凡斌;不同密度火炬松林生物量及其分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昌雄;闽北杉木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怀明;高立刚;;对落叶松人工林森林经营技术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11年02期
2 李娟;;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1年12期
3 张日跑;;福建地区人工林生态采运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年07期
4 李荣珍;庞正轰;苏付保;刘有莲;冯立新;;西南桦人工林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5 郭锦山;尤文忠;张慧东;马绍刚;;森林经营管理对人工林土壤碳累积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6 苏付保;李荣珍;冯立新;戴庆辉;梁立;黄妹兰;;西南桦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7 龙跃光;;红皮云杉经营密度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8 刘晓红;胡小康;王真;;吉安县松人工林林下灌木生物多样性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11年03期
9 李振峰;莫保儒;蔡国军;柴春山;王子婷;芦娟;;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适宜性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10 刘贵森;倪薇;王q
本文编号:67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67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