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低雷诺数下并列双波浪柱尾迹干扰效应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14 18:33

  本文关键词:低雷诺数下并列双波浪柱尾迹干扰效应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并列波浪柱 数值模拟 间距比 尾迹干扰 减阻


【摘要】:该文针对雷诺数Re=100下不同波长参数(/mλD=2、4、6和8)、不同间距比(1.5/3.5m≤L D≤)的并列双波浪柱后尾迹复杂的三维流动结构及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三维并列双波浪柱在较小的间距比/1.5mL D=时,波峰对波谷排列的并列波浪柱后尾迹呈现明显偏置双稳流动结构,而波峰对波峰排列工况下基本呈现单一波浪型钝体后尾迹流动结构(尤其是在大波长/mλD=6和8时);当间距比/3mL D≥时,随着波长/mλD的增大,上下波浪柱各自呈现单波浪柱后尾迹流动结构;较大波长的三维波浪形状更好地组织了后尾迹三维流动结构,减少了并列双波浪柱后尾迹的相互干扰,从而减阻减振明显,最高减阻可达14.5%,脉动升力系数上下游波浪柱均趋于0.1。该研究可为近海工程的多立管结构及悬索桥的拉索振动抑制等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并列波浪柱 数值模拟 间距比 尾迹干扰 减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1172220,51575413)~~
【分类号】:TV139.2
【正文快照】: ?ZOU Lin,WANG Miao,GUO Cong-bo,WANG San-wu(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引言钝体绕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架空电缆,悬索桥斜拉索以及其他海上结构物等,其中复杂的流动机理一直是人们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宽;马文勇;盛永青;侯莉倩;;双塔结构风荷载干扰效应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2 石碧青;洪海波;谢壮宁;;高湍流度风场中两个高层建筑间的风干扰效应[J];力学季刊;2008年04期

3 王根伟;杨军平;马江波;王经国;;高层建筑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静风干扰效应研究[J];科技风;2010年15期

4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任意排列三个高层建筑间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5 柳淑学;时军;滕斌;勾莹;;风致干扰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9年03期

6 陈波;贾匴宇;张丽娜;杨庆山;;单个建筑物对平屋面风荷载的干扰效应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12期

7 张敏;楼文娟;何鸽俊;沈国辉;陈水福;;群体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的数值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8 沈国辉;余关鹏;孙炳楠;楼文娟;李庆祥;杨仕超;;倒品字形分布三个冷却塔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邱春;应用正交设计研究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效应[J];江西有色金属;2000年03期

10 滑林;;方形高层建筑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静风干扰效应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吉平;陈伟;朱乐东;;高层建筑风环境群体干扰效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葛建斌;谢壮宁;石碧青;倪振华;;不同断面形状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庆宽;马文勇;盛永青;侯莉倩;;双塔结构风荷载干扰效应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4 陈曦;;汉字的形、音、义对色词干扰效应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黄鹏;顾明;;两个高层建筑间的风致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王权红;;图片汉字激活水平与知觉干扰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谢壮宁;顾明;倪振华;;任意排列三个高层建筑间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的包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刘也;戴益民;蒋荣正;;双坡低矮建筑风致干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9 黄俊红;周仁来;张忠秋;;非注意条件下恐惧面孔的干扰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军锋;赵林;柯世堂;葛耀君;;大型双冷却塔双塔组合表面风压干扰效应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辅兵;振动翼推进及干扰效应非定常流体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汪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双幅桥风致干扰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忆夏;采用外形气动措施的高层建筑风荷载及其干扰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粟文;超高层双塔建筑风荷载及风致干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李晓娜;多管式钢烟囱风致干扰效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王强;前瞻记忆任务干扰效应的试次性改变[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余关鹏;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荷载特性和风致干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骆盼育;正交放置平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葛建斌;高层建筑风致干扰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8 马建苓;任务难度和重要性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干扰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田永胜;体育场双挑篷风荷载及风振响应干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马江波;周边双塔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干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2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32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