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河流生态流量研究发展历程与前沿

发布时间:2017-10-18 10:03

  本文关键词:河流生态流量研究发展历程与前沿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流量 生态管理与调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摘要】:水库、闸坝、渠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和河床地貌演变规律,造成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减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生态流量逐渐成为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30年来河流生态流量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河流生态流量理论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态流量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在当前变化环境下,生态流量研究更加关注生态系统整体性、模型机理性及生态调度实践中的可应用性,而气候变化、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社会交互作用逐渐成为河流生态流量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水利部水文局;
【关键词】生态流量 生态管理与调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北京100053)0引言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增强,拦河闸坝、水库、渠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改变了河流形态及河床地貌演变规律,还造成了下游水文流量、流态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河流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河流整体生态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2004年10期

2 董哲仁;河流保护的发展阶段及思考[J];中国水利;2004年17期

3 魏梓兴,蔡恭杰,吴阿娜,杨凯;河流管理中引入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意义与思考[J];中国水利;2004年17期

4 陶沈巍;;河流生态等级划分[J];中国水利;2006年10期

5 夏继红;卢智灵;;河流生命健康仿生学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年05期

6 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J];中国三峡建设;2006年05期

7 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河流修复技术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8 王燕;拾兵;;生态河流的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9 刘湘春;彭金涛;;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保护修复对策[J];水电站设计;2011年01期

10 郝弟;张淑荣;丁爱中;潘成忠;许新宜;;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北方河流生态治理模式研究[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2 李建华;黄亮亮;姜德刚;;河流生态建设健康评估及展望[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3 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治水新理念[C];2004年

5 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河流修复技术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高永胜;王芳;;河流形态多样性修复原则和方法[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秀英;王东胜;白音包力皋;;退化的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8 徐成斌;马溪平;张远;邵亮;;生物标准在河流生态评价中的作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9 姜娜;冯绍元;郑艳侠;唐泽军;孟庆义;;河流生态需水估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10 王晓宇;;关于山西河流生命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以水为本 关爱河流[N];黄河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影;善待河流就是善待我们自己[N];河南日报;2006年

3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马吉明;引入新思想让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步[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雷毅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雷毅:河流伦理基本原则[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黄河水利委员会 李国英;河流伦理——重新确立人水关系[N];黄河报;2009年

6 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像河流那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叶平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哈工大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河流自然生命:时代意义 方法论原则和初步结论[N];黄河报;2010年

8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N];中国水利报;2004年

9 侯全亮 李肖强;河流空前危机与河流伦理构建[N];黄河报;2005年

10 钱正英 陈家琦 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昆;两类特征河流主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利;环境流二元特性及其表征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李昌文;基于改进Tennant法和敏感生态需求的河流生态需水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正超;以川北河为例的北京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苏飞;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模式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张文鸽;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强;山地河流生境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赵越;面向河流生境改善的水库调度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陵;长江中下游筑坝河流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年

2 杨晓巍;农村小河流综合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张进标;广东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罗攀攀;基于河流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规划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易劲;基于河流健康的河流沿线生态化规划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魏晓宇;河流文化生命的概念及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涛;融入藏文化元素的河流生态工程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肖琳;浑河流域河流生境的分类及其评价体系构建[D];西南大学;2012年

9 蔡玉鹏;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关键生态功能区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汪洋;城镇河流生态护坡系统的建立及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4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54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