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整体稳定研究与软弱结构强度弱化效应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6 22:08

  本文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整体稳定研究与软弱结构强度弱化效应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拱坝 整体稳定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强度弱化


【摘要】:锦屏一级高拱坝坝高库大,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坝与地基整体稳定问题突出。工程蓄水运行后,坝肩结构面及软弱岩体的强度在高应力、强渗压的长期作用下将降低,对拱坝整体稳定更为不利。为评价加固后工程安全性,由水岩耦合三轴试验得到各软弱结构面强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弱化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由于试验技术限制,对结构面无法实现分区降低破碎带及影响带强度,综合各方面因素,模型试验最终采用破碎带统一降强30%的弱化方案。针对软弱结构面强度弱化效应对整体稳定的影响,采用3维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破碎带统一降强30%(方案1)和破碎带及影响带分区降强(方案2)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2种方案计算结果,正常工况下方案2坝体变位较方案1增加幅度约-0.2%~2.24%,坝肩变位值较方案1增加幅度约-2.35%~1.72%,超载工况下坝体变位增加幅度约-4.68%~9.23%。2种方案下坝体及坝肩抗力体变位、破坏过程及机理规律相似,量值相近,且试验与计算成果相近。综合分析认为,锦屏一级拱坝模型试验采用在破碎带统一降强30%来模拟破碎带及影响带分别降强合理可行,试验成果可靠。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高拱坝 整体稳定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强度弱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39;51409179)
【分类号】:TV642.4
【正文快照】: 在落差极大的高山峡谷中修建库大坝高的拱坝具有独特优势。然而,深切峡谷地形常常存在断层、裂隙、挤压带等不良的地质构造[1]。因此,在存在不良地质构造的坝址区修建拱坝,尤其是300 m级的高拱坝,必须深入彻底地开展拱坝与地基整体稳定的研究工作[2],确保拱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在铁;任青文;;高拱坝安全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陈在铁;;高拱坝安全评价方法比较[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3期

3 唐纯喜;陈进;黄薇;程卫帅;;高拱坝结构安全的风险源集及主要失效路径研究[J];水力发电;2010年11期

4 杨忠兴;;高拱坝关键施工技术[J];四川水力发电;2012年02期

5 黄涛;高拱坝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J];水力发电;1981年02期

6 魏文凯;高拱坝技术的新进展[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4期

7 安刚,杨令强;高拱坝泄洪振动水弹性模拟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9期

8 邹丽春,侯顺载,杨宜文;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抗震工程措施研究[J];水力发电;2001年08期

9 柴军瑞,刘浩吾;高拱坝研究新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年06期

10 周维垣,陈兴华,杨若琼,沈大利,赵吉东;高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昱州;徐卫亚;王如宾;石崇;杨圣奇;;高拱坝动力时程分析及安全评价[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2 李毅佳;马斌;;高拱坝地震响应的行波效应分析[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3 龙渝川;许绍乾;高雪超;;高拱坝梁向配筋抗震措施效果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陈在铁;;基于风险的混凝土高拱坝失效模型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5 余岭;吴杰芳;;高拱坝泄洪诱发坝体振动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郑璀莹;张国新;;自重施加和蓄水方式对高拱坝应力计算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在铁;;高拱坝抗震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陈厚群;马怀发;吴胜兴;丁卫华;;高拱坝混凝土地震抗力机理探索[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李同春;王仁坤;游启升;周秋景;;高拱坝安全度评价方法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仁坤;;溪洛渡等特高拱坝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一)[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胡学萃;世界第一高拱坝的崛起[N];中国能源报;2013年

2 丁雅文;世界第一高拱坝左岸混凝土浇筑冲刺坝顶[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胡敏;世界第一高拱坝是这样建设的[N];四川日报;2009年

4 记者 范建;大坝抗震安全设计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严镇威;水电十四局4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N];云南日报;2010年

6 彭程;“十一五”我国坝工和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展望[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结构工程技术成果丰硕 (下)[N];中国水利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友明 杨艳;305米:世界第一高拱坝开始浇筑[N];凉山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元炜;蓄水期和运行期库盆变形机制及对高拱坝安全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5年

2 常强;高拱坝关键区域局部破损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3 任炳昱;高拱坝施工实时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姚霄雯;基于性能的高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与抗震安全评估[D];浙江大学;2013年

5 苏超;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高拱坝优化设计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6 钟红;高拱坝地震损伤开裂的大型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仁坤;特高拱坝建基面嵌深优化设计分析与评价[D];清华大学;2007年

8 王春涛;高拱坝及其附属结构体系静动力分析与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9 陈英儒;变形加固理论及其在高拱坝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8年

10 刘毅;高拱坝真实工作性态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勇;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高拱坝底缝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2 卢向丽;高拱坝静、动力分析及开裂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李宁;锦屏高拱坝整体稳定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8年

4 朱晓旭;特高拱坝开裂分析方法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1年

5 纪林强;高拱坝承载能力与安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潘海琳;高拱坝体形优化决策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优秀;高拱坝承载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潘明杰;高拱坝地震响应合理分析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彭琪;基于模型修正技术的高拱坝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周宁娜;高拱坝开裂对坝体静动力性能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0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00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