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流域产汇流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5:34
本文关键词:山区小流域产汇流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区小流域 流域模型法 下垫面分类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摘要】:近年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带了很大隐患,尤其洪涝灾害不仅会引起房屋倒塌、环境恶化等问题,还会夺走人类的生命。解决好洪涝灾害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洪水预报就成为解决洪涝灾害的关键研究问题。而当前山区小流域的洪涝灾害研究较少,一些研究成果不够成熟,洪水预报精度较低,导致山区小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时,人们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洪水预报,提前做好防洪措施,减少山区小流域人民所受的损失。要想提高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的合理性,就得加大对山区小流域的产汇流理论的研究。因此,山区小流域的产汇流理论的研究就成为提高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的合理性的关键。至今为止,山区小流域产汇流理论还有待研究。本论文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项目支持下开展,此项目主要通过流域模型法进行山区小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本文将分析水文下垫面要素组成及其对水文变量变化过程的影响机理,并紧密结合水文下垫面合理确定各种计算模型和经验公式的地类参数,提高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成果的精度。(1)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总结国内外对产汇流理论研究的进展,并了解其研究内容、技术方法。(2)介绍研究区域下垫面情况以及研究区域暴雨、洪水和洪灾情况。(3)通过用对数非线性设计暴雨公式取代分段对数线性暴雨公式,解决分段对数公式在分段节点处产流历时无解的问题;用定点定面关系取代动点动面关系,改善了点面关系的移用效果;瞬时单位线滞时的地理综合由惯用的定时段平均净雨强度改为“汇流历时”平均净雨强度。(4)选择下垫面变化较大的平遥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下垫面因子对产汇流的影响,通过分析下垫面对产汇流计算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的精度。最后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其中的创新点。
【关键词】:山区小流域 流域模型法 下垫面分类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2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技术路线13-15
- 第2章 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的概述15-17
- 2.1 基本概念15
- 2.2 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的特点15-16
- 2.3 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16-17
- 第3章 山区小流域产汇流计算17-30
- 3.1 资料搜集与整理17-18
- 3.1.1 流域特征参数的确定17-18
- 3.1.2 历史洪水调查与考证18
- 3.2 暴雨计算18-22
- 3.2.1 设计点暴雨计算18-20
- 3.2.2 设计面暴雨计算20-21
- 3.2.3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21-22
- 3.3 水文下垫面的划分22-25
- 3.3.1 地质岩性22-23
- 3.3.2 地貌23
- 3.3.3 植被23-24
- 3.3.4 产汇流地类的划分24-25
- 3.4 产流计算25-27
- 3.4.1 设计净雨深计算25-26
- 3.4.2 净雨过程的计算26-27
- 3.5 汇流计算27-30
- 第4章 产汇流计算理论的应用30-57
- 4.1 典型区域基本情况30-34
- 4.1.1 区域概况30
- 4.1.2 河流水系30-32
- 4.1.3 水文气象32
- 4.1.4 地形地貌32-33
- 4.1.5 历史山洪灾害33-34
- 4.2 典型区域暴雨计算34-40
- 4.2.1 设计点雨量34-36
- 4.2.2 设计面雨量36
- 4.2.3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36-37
- 4.2.4 成果整理37-40
- 4.3 典型区域产流计算40-44
- 4.3.1 设计净雨深40-42
- 4.3.2 设计净雨过程42-44
- 4.4 典型区域汇流计算44-47
- 4.5 预警指标分析47-56
- 4.5.1 水面线推求47-49
- 4.5.2 成灾水位及其对应频率49-51
- 4.5.3 危险区等级划分51-54
- 4.5.4 预警指标分析54-56
- 4.6 成果合理性分析56-57
- 第5章 产汇流计算影响因子分析57-62
- 5.1 水文下垫面对产流计算的影响57-59
- 5.1.1 定性分析57-58
- 5.1.2 定量分析58-59
- 5.2 水文下垫面对汇流计算的影响59-62
- 5.2.1 定性分析59-60
- 5.2.2 定量分析60-62
- 结论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 作者简介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庄广树;;基于地貌参数法的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研究[J];水文;2011年05期
2 许月萍;童杨斌;楼章华;;无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P. B. Hunukumbura;S.B. Weerakoon;Srikantha Herath;;Development of a Cell-based Model to Derive Direct Runoff Hydrographs for Ungauged Mountainous Basins[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7年04期
4 刘星;许长亭;孙红光;;辽宁省无资料地区暴雨洪峰流量简化计算[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1期
5 柴晓玲,郭生练,周芬,方彬,易松松;无资料地区径流分析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5期
6 刘苏峡,夏军,莫兴国;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报(PUB计划)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2期
7 吴险峰,刘昌明;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8 徐秋宁,马孝义,娄宗科,姬雅珍;小型集水区降雨径流计算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118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1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