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雅砻江楞古水电站厂房边坡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7:40

  本文关键词:雅砻江楞古水电站厂房边坡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碎裂结构 发育类型 破坏模式 稳定性


【摘要】:楞古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现阶段勘探揭露厂址区勘探线一带发育顺河流长约800 m的碎裂结构岩体,表现为顺河裂隙普遍张开,岩体卸荷强烈,碎裂化程度高,浅表部溜滑崩塌严重。查明碎裂结构岩体的边界条件、分布范围、变形破裂特征及破坏模式,进而评价边坡各个工况下的稳定性,对后期厂房开挖修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高地应力深切峡谷斜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现场地表勘察、钻孔编录、平硐编录、声波测试等手段,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和变形破裂现象,确立了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采运用数值模拟软件进一步分析边坡稳定性,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边坡岩体岩性为三叠系上统侏倭组变质砂岩,主要发育三组中陡倾角结构面与一组缓倾角结构面,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小断层、挤压破碎带普遍存在,岩体受结构面切割普遍呈碎裂结构和镶嵌结构,围岩自稳能力差,平硐揭露岩体存在倾倒变形、松弛破碎、裂隙张开和错位,多处已出现架空和垮塌现象。(2)研究区无区域性断裂(I、II级结构面)通过,仅发育规模不等的小型断层、挤压破碎带、长大裂隙以及岩脉(石英脉、方解石脉),以III1级、III2级、IV级结构面为主,岩体质量分级表面整个边坡岩体要以IV、V级为主,局部位置III类岩体发育。(3)根据平硐勘探及现场判断,碎裂结构岩体普遍发育较深,尤其以浅部处40m深度尤为破碎,岩体整体松动,自稳能力差。在边坡中高程约0~45m段,岩体较为松弛,结构碎裂,被密集发育的随机节理切割成块石,以至于平硐变形破坏极为严重。一旦在这个深度范围内切角开挖,极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崩滑。而45米以里深部,岩体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以碎裂结构~镶嵌结构为主,局部次块状结构,其中在断层挤压带比较发育部位附近,又呈现出碎裂化特征,100米之后岩体质量趋于完好,但平硐多数未揭穿,根据岩体卸荷发育规律结合部分钻孔资料推测碎裂结构岩体水平深度发育边界大致在两百米,完整性较好的块状结构岩体出露深度不会超过四百米。(4)根据其断裂张开、节理错动、岩体架空、岩石高强度、岩体低波速、岩体发生深卸荷和地应力释放等特点,将碎裂岩体的类型划分为:卸荷破坏型、断层控制型、节理裂隙控制型、倾倒型,研究每一种类型的形成条件、特征及表现组合形式。(5)根据边坡岩体的变形破裂特征,结合岩体结构及坡体地貌特征分析,确立了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的岩体变形破坏模式,其中自然边坡分为浅表部失稳破坏是:(1)崩坡积物、松散岩块浅表部溜滑破坏;(2)结构面密集切割形成的块体失稳;坡体的破坏模式:滑移剪切破坏;工程边坡破坏模式有:受断层或长大结构面控制的溜滑和滑坡。(6)采用三维数值模拟(FLAC3D)对滑坡天然和暴雨工况下应力特征及变形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天然工况下边坡变形的范围和变形量较暴雨工况要小,暴雨时位移量值最大出现在表部近散体结构岩体。(2)塑性破坏区主要位于低高程崩坡积物及其冲沟沟岸,且分布的范围较为零星,主要表现为拉破坏,局部为剪切或拉剪破坏。(3)天然和暴雨状态下滑坡堆积体未出现贯通的剪应变增高带和塑性破坏区,其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在地形陡变处和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部位的岩土体存在大位移和塑性区,其可能产生小规模崩滑、垮塌破坏。(7)在开挖状态下,边坡整体变形破坏明显受坡内顺坡向软弱结构面控制,与陡倾的软弱结构面贯通,并剪断滑面中的锁固段,最终使坡体失稳,利用UDEC软件可模拟整个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分为三个阶段:(1)变形发展启动阶段;(2)突然破坏阶段(3)溃滑失稳阶段。尽管坡体主要由碎裂近散体结构岩体构成,但其整体破坏依然受Ⅲ级结构面或Ⅳ级结构面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刚,林鲁生,刘祖德,王钊;边坡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00年03期

2 黄志全,廖德华,姜彤,王思敬;边坡系统演化的开放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3 杨昌键,李邵军,赵蔚东,韩艳芬;水化学作用对边坡变形的影响初探[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S1期

4 董云;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底摩擦试验模拟[J];东北公路;2003年04期

5 关秦川,张志勇,冯浩;大型干坞边坡变形及其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李玉銮;;边坡变形及其失稳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建筑;2006年03期

7 赵明华;刘小平;冯汉斌;彭文祥;;小湾电站高边坡的稳定性监测及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8 蒲春平;韩龙;;动态监测在公路边坡防治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06年08期

9 何平锋;;公路边坡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10 何习平;华锡生;何秀凤;冯小磊;;边坡变形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西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汉;;变形边坡变形发展趋势的研究[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2 王恭先;张华;;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及其防治对策[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杜永廉;刘汉东;;边坡失稳预报的新途径[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吴萍;张骏;赵雄伟;;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研究——以凤凰山边坡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志全;刘汉东;姜彤;;边坡系统演化的开放度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桂龙;裴大伟;孟强;乔领新;韩烈保;;边坡分类体系及其与稳定性关系探讨[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辉;巨能攀;涂国祥;;某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程东幸;刘厚健;刘志伟;鄢治华;;陕北某电厂Ⅲ区边坡变形机制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斌;技术创新带来露天开采“新春”[N];中国冶金报;2012年

2 黄寰;为了中国西南部的“稳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长卫;岩质边坡的地震动特性及基覆型边坡的滑坡成因机理、稳定性判识、危害范围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闫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边坡开挖过程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孙义杰;库岸边坡多场光纤监测技术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严琼;基于连续—离散耦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彤;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动力响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任志华;亚热带多雨地区红粘土边坡植物护坡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黄世秀;基于GIS边坡地质环境监测与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江成鑫;山西某矿山高边坡马兰黄土非饱和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杨巨文;动载影响下含弱层煤岩边坡致灾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孙光林;南芬露天矿滑坡机理及其加固控制预警一体化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帆;矿山高边坡变形动态监测及稳定性预测[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青水;降雨对矿区膨胀性软岩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文;高边坡用全液压锚固钻机改型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鑫;黄蒿洼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晋勇强;库水位骤降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刘畅;边坡反错变形成因探究及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7 徐冠军;滇西南地区高边坡抗震性能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廖慧亮;国道318线四川境段典型公路边坡的处治与评价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伟明;基于位移信息的边坡动态监控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贺茜;林草混交根系加固边坡的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6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16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