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核安全级水工构筑物力学响应及桩基础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1:28

  本文关键词:核安全级水工构筑物力学响应及桩基础适用性研究 出处:《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桩-土-廊道体系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设计方法


【摘要】:核安全级构筑物在核电厂安全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基础的不均匀变形特别敏感,通常安全级水工建筑物修建在完整性好且强度较高的岩质基础上,以保障其安全和稳定性。但是,对于纵向尺寸远远大于横断面尺寸的水工廊道而言,地基条件在其走线方向难免存在不均匀的现象。传统地基处理方案是采用自基岩回填素混凝土,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工程费用昂贵,工期长,设计过于保守。桩基是深基础的主要处理方案,能适应不均匀的地质条件,具有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在铁路、轻轨、高层等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内核电项目中尚未有将桩基应用于安全级构筑物的先例,本文将对核安全级水工廊道采用桩基础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本文基于ANSYS限元分析软件,对安全级水工廊道采用桩基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就场地条件、桩的几何尺寸和布置方式等影响桩-土-廊道体系的主因素,展开了静力分析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有以下结论:①在静力作用情况下,结构的变形很小,土体弹性模量对结构的反应影响最显著,在小于200Mpa时对桩身应力影响较大,大于200Mpa再增大弹性模量,有利作用不明显。②对于浅埋深基岩的情况,在进行水平地震作用分析的时候,提出并验证了一个集中廊道质量到桩顶的简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柱中间增加一道横梁比增加横向桩数量效果显著。③对于深埋深基岩的情况,利用等效板桩的方法将三维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变模型,采用APDL编程在ANSYS中成功的实现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分析了在土体力学参数和桩的几何参数变化情况下桩顶部的水平位移反应,结果表明桩顶部水平位移反应可与自由场地面的位移反应取值相同。④桩的设计可以利用自由场的分析结果,将自由场的最大位移反应值施加在桩身对应高度处,得到桩身内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314;TV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浩;;粘弹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09期

2 张勇;项彦勇;;无界域一维热平流热传导问题的解析人工边界条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刘晶波,李彬;三维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J];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2005年09期

4 刘晶波;王振宇;杜修力;杜义欣;;波动问题中的三维时域粘弹性人工边界[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5 邱流潮;金峰;;地震分析中人工边界处理与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6 刘晶波;谷音;杜义欣;;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及粘弹性边界单元[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7 吴艺;房营光;;弹塑性地基中黏性与黏弹性人工边界条件有效性的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8 卢华喜;梁平英;尚守平;;地基非线性波动问题中黏-弹性人工边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7期

9 方志;;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人工边界的动力反应与分析[J];力学季刊;2009年03期

10 张波;李术才;杨学英;孙国富;葛颜慧;;三维黏弹性介质人工边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贤明;唐少强;;波动问题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条件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宋贞霞;丁海平;;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大型程序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文化;景立平;;计算建筑物地基土壤温度和湿度场时的人工边界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宋贞霞;丁海平;;粘弹性人工边界在大型程序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天云;赵瑞光;;三维无限域波动精确人工边界条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8 李彬;刘晶波;;粘弹性人工边界在Marc中的实现[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9 张毅;陈少林;;基础阻抗函数的时域求解方法[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婷;宋力;朱炳寅;;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世琼;开域电磁场全源积分人工边界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赵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3 谢志南;波动数值模拟人工边界的稳定问题[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徐振礼;非线性人工边界条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文新;水下饶流和河流—海湾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3年

6 张波;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智文;Klein-Gordon方程和Schr(o|¨)dinger方程的人工边界条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茹;三维饱和介质粘弹性人工边界[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梁玲玉;显式波动有限元分析的高精度连分式人工边界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洋;核安全级水工构筑物力学响应及桩基础适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张延;多源散射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朱艳艳;完美匹配层人工边界数值实施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赵密;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其与透射人工边界的比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鞠银;凹型区域上两类外问题的人工边界条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汛训;地震动输入及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蔡磊川;人工边界在大型软件中的应用[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10 蒋新新;复杂地基条件下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25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25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