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17:32

  本文关键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出处:《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动应力-应变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摘要】:以新疆某心墙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为例,对其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设计方案,以动应力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变化基本符合双曲线规律,围压和主应力比对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大,随围压和主应力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动强度明显增大;振动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小,不同频率下的骨干曲线均集中于狭窄的分布带内,高振动频率的动强度略大于低频下的动强度。围压和主应力比对动应力的影响比较显著,是影响动应力的主要因素,振动频率对动应力的影响不显著,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
[Abstract]:In Xinjiang, a core of pouring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s, for example, three triaxi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he research of pouring asphalt concrete dynamic variation of stress - strain curve of the shaft and confining pressure, stress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on the asphalt concrete dynamic stress-strain curve of the effect of bone dry and,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design, the dynamic stress indexes, respectively analyses the confining pressure, the main stress sensitivity ratio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by range and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 dynamic backbone curve changes of stress - strain accords with hyperbolic law, confining pressure and stress ratio on dynamic stress-strain curve of the shaft is larger, with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principal stress ratio increases,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asphalt concrete increases; vibration frequency on pouring the asphalt concrete material dynamic stress-strain backbone curve has little effect, the backbon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ies are concentrated in narrow distribution zone, high vibration frequency of dynamic strength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dynamic strength under low frequency.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principal stress ratio on dynamic stress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dynamic stress.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frequency on dynamic stress is not significant. The sensitivit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s in turn confining pressure, principal stress ratio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基金项目(XJZDXK-2002-1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12S12)
【分类号】:TV431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孔宪京;余翔;邹德高;周扬;;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王建祥;慈军;张凌凯;;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研究[J];河南科学;2014年02期

3 赵晓文;矫振伟;王瀚平;赵武子;;基于正交设计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3期

4 胡春林,胡安明,李友华;茅坪溪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力学特性与施工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祥;唐新军;张凌凯;;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7期

2 李炎隆;徐娇;李守义;;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动力有限元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6年02期

3 代凌辉;闫国新;李建;;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应力应变三维仿真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4 蒋盼盼;陈志谊;仲毅;韩竞仪;戴秀华;刘永锋;陆凡;;解淀粉芽胞杆菌B1619生物摇瓶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年02期

5 冯蕊;何蕴龙;;超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防渗系统抗震安全性[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1期

6 代凌辉;张营营;吴佳;;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水力劈裂计算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袁涛;;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的监理工作[J];城市地理;2015年14期

8 王建祥;李双喜;李建华;;心墙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正交试验及优化分析[J];施工技术;2015年12期

9 何文;余超强;程大莉;蒋身学;许斌;;棉秸秆含水率及粒径对颗粒燃料性能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5年01期

10 王建祥;刘亮;张媛媛;;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慈军;葛毅雄;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李双喜;;正交设计法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赵晓文;矫振伟;王瀚平;赵武子;;基于正交设计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3期

3 景元琢;董玉平;盖超;郭飞强;董磊;;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4 杨泽艳;周建平;蒋国澄;孙永娟;;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J];水力发电;2011年02期

5 刘武军;陈尧隆;司政;樊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6 周春梅;来小丽;;生物质秸秆成型工艺的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9年05期

7 袁艳文;林聪;赵立欣;田宜水;孟海波;;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抗结渣研究进展[J];可再生能源;2009年05期

8 韩林安;王文进;余梁蜀;韦伯文;;寒冷地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关键技术[J];人民长江;2009年09期

9 苏俊林;赵晓文;王巍;;生物质成型燃料研究现状及进展[J];节能技术;2009年02期

10 郦能惠;孙大伟;李登华;邓毅国;杨键;;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变形规律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韩国开发沥青混凝土生产新技术[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聂雪锦;;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宝祥,周启兆,李玉寿;粉煤灰作沥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剑锋,周昕;粉煤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孙式霜,杲树生;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对其质量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哲新,佟泽民,张国民;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01期

9 吴少鹏,磨炼同,水中和,玄东兴,杨文锋,薛永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刘振鹏;李衡;;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坤;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苏小辉;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切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4年

5 高宇星;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小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7 季晗豪;新型旧沥青混凝土回收料干燥加热装置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赵科;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4年

9 李文涛;传导型沥青混凝土的流变特性与疲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庞辉;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开发及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2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42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