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多物种生态流速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本文关键词: 多物种 生态需水 优势度指数 生态流速 小清河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河流生态恢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需水满足是河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生态需水研究是目前生态学和水文学、水资源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计算生态需水的方法,并基于这些方法对不同尺度研究区进行了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计算.但在现有计算方法中缺乏针对多个物种流速需求耦合的研究,会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继而影响流域水资源调控.本文针对此问题引入优势度指数建立多物种生态流速耦合模型,为生态需水的计算提供契合生态系统整体需求的解决方案.该方法不受地域因素影响,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应用于小清河流域3个典型断面——黄台桥、岔河、石村,结果显示:黄台桥断面生态需水为12.33m~3·s~(-1);岔河断面生态需水为4.40m~3·s~(-1);石村断面生态需水为14.53m~3·s~(-1).与Tennant法对比,本研究方法计算结果合理,且更能反映鱼类种群,而非单一物种对水量的实际需求.
[Abstract]: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rivers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s the premis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river ecosystem.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research is the focus of ecology,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at present.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ut forward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calculat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Based on these methods, th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of different scale study areas is calculated. However, the lack of coupling research on the velocity demand of many species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dominance index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 multi-species ecological velocity coupling model.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ree typical sections of Xiaoqing River basin-Huangtaiqiao, Cha River and Shicun, which are not affected by region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Huangtai Bridge section was 12.33 m ~ (3) 路s ~ (-1) ~ (-1), that of Cha River section was 4.40 m ~ (3) 路s ~ (-1) ~ (-1) and that of Shicun section was 14.53 m ~ (3) 路s ~ (-1) ~ (-1). Compared with Tennant method,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as reasonable and could reflect the fish population. Rather than the actual water demand of a single spec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东营市水文局;济南市水文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414) 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项目
【分类号】:TV213.4;X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涛;陈晓宏;陈志和;赵长森;;河口生态需水理论与计算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10年02期
2 郝少英;;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J];山西水利;2011年10期
3 苏建安;王玲;奚秀梅;任远景;成海燕;;新疆生态需水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4 靳美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评述[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5期
5 李丽娟,李海滨,王娟;海河流域河道外生态需水研究[J];海河水利;2002年04期
6 刘桂民,王根绪;我国干旱区生态需水若干问题评述[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7 徐志侠,陈敏建,董增川;基于生态系统分析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Ⅰ)[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12期
8 丰华丽,郑红星,曹阳;生态需水计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探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何永涛,闵庆文,李文华;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展望[J];资源科学;2005年04期
10 徐志侠,王浩,陈敏建,唐克旺,王研;基于生态系统分析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Ⅱ)[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瑞驹;王芳;杨小柳;陈敏建;王浩;;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需水[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丽;李丽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丽娟;;我国流域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贾海峰;谢燕;程声通;高鹏杰;;生态需水概念及其辨析[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哠;;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6 张丽;董增川;丁大发;;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7 刘玉萃;郭宗民;赵勇;郜国玉;宋贤明;于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染河南地域生态探索——生态需水估算[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杨柳;解建仓;张建龙;赵月望;;基于多目标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9 王高旭;陈敏建;丰华丽;王立群;黄昌硕;;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尚松浩;胡庆芳;雷志栋;杨诗秀;;新疆额尔齐斯河635水库至布尔津河段河谷林草生态需水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海峰(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 副教授) 张丽 董增川 丁大发 (河海大学业水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到底需要多少水[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生态研究所所长博士 孙涛;流域生态需水研究[N];黄河报;2008年
3 夏军 孙雪涛 丰华丽 谢平;西部生态需水问题之我见[N];中国信息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单晓东;中国分区域生态需水:创新成就“国际领先”[N];中国水利报;2010年
5 ;中国分区域生态需水项目亮点[N];中国水利报;2010年
6 康绍忠;保证生态需水需要建立新机制[N];中国水利报;2005年
7 记者 徐清华;专家献策黄河口生态需水与调度[N];中国水利报;2008年
8 杨志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城市生态需水:维系城市发展的重要因子[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记者 徐清华;专家献策黄河河口地区生态需水研究[N];黄河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滕继濮;开辟生态危机管理的技术途径[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士奎;闸控河流生态需水调控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徐志侠;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刘大庆;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沼泽湿地生态需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青杵;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齐悦;大型水库生态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龙;呼图壁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需水与生态耗水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李义豪;松花江干流冰期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3 刘蕾;东北典型湿地及松辽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兴德;小流域生态需水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法磊;流域生态需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坤元;汾河太原段生态需水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殷会娟;河流生态需水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张丽;黑河流域下游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杨军;水库生态需水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黄小敏;鄱阳湖湿地生态需水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4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0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