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细观分析
本文关键词: 水工结构 堆石混凝土 数值模拟 抗压强度 细观力学 颗粒离散元 出处:《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影响堆石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堆石混凝土的二维颗粒离散元模型,分析块石分布形态、自密实混凝土强度、以及块石和自密实混凝土的胶结强度等因素对堆石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细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块石的分布形态对堆石混凝土强度有重要影响,当块石在受力方向能够独立承受荷载作用时,堆石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较高,反之,强度较低。胶结面强度对堆石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随着胶结面强度的增加,其抗压强度有所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强度显著影响堆石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越高,堆石混凝土的强度越大,但当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增加一定值后,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趋于定值,而主要由胶结面强度和块石分布形态确定。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a two-dimensional granular discrete element model of rockfill concrete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form of block stone and the strength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ementation strength of block stone an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on th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The results of meso-numerical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form of block ston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specim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ockfill concrete specimen, and the strength of cemented surface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emented surface strength,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specim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ockfill concrete specimen when the concrete is subjected to load indepen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loading. The strength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The higher the strength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the greater th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but when the strength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increases to a certain valu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fill concrete tends to be fixed, which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strength of cemented surfa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lock ston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B07B07)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20131089285;201510804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9133;51209120)
【分类号】:TV5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浏;杜修力;黄景琦;;多轴加载下混凝土细观破坏模拟的强度准则探讨[J];计算力学学报;2015年03期
2 党发宁;雷光宇;丁卫华;马怀发;陈厚群;;混凝土静动力破坏过程的CT细观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01期
3 武明鑫;张楚汉;王进廷;;基于细观颗粒元的混凝土弯曲试验模拟与率效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4 秦川;武明鑫;张楚汉;;混凝土冲击劈拉实验与细观离散元数值仿真[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1期
5 陈松贵;金峰;周虎;王进廷;;水下堆石混凝土可行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6期
6 杜修力;金浏;;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J];力学进展;2011年04期
7 秦武;杜成斌;孙立国;;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层次力学建模[J];水利学报;2011年04期
8 梁昕宇;党发宁;田威;陈厚群;;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数值模型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9 田威;党发宁;刘彦文;陈厚群;;支持向量机在混凝土CT图像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8年07期
10 黄绵松;周虎;安雪晖;金峰;;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欣薇;基于宏细观力学的混凝土破损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文;潘坚文;;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细观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05期
2 刘志林;孙巍巍;王晓鸣;;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模型的弹丸侵彻细观混凝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年04期
3 曹承伟;赵铁军;袁铭;范宏;;图像处理技术在混凝土微观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2016年01期
4 杜修力;金浏;;细观分析方法在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方面的应用[J];水利学报;2016年03期
5 高继阳;张国新;杨波;;堆石混凝土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及温控措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6年01期
6 张楚汉;唐欣薇;周元德;江汇;;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进展综述[J];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12期
7 张书;卢玉斌;;细观层次混凝土动态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12期
8 庞旭卿;胡再强;李宏儒;焦黎杰;;黄土剪切损伤演化及其力学特性的CT-三轴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6年02期
9 姜姗;;堆石混凝土在景观坝工程中的适用性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15年05期
10 薛维培;姚直书;荣传新;蔡海兵;;横向均布荷载下煤矿井壁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超;重力坝系统动力性态的随机数学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修力;金浏;;混凝土材料宏观力学特性分析的细观单元等效化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5期
2 杜修力;侯世伟;路德春;梁国平;安超;;梯度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与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3 丁卫华;雷曼;郭锐;;混凝土CT图像的几何校正[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2期
4 杜成斌;孙立国;江守燕;陈玉泉;;全级配混凝土梁动强度提高机理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秦川;郭长青;张楚汉;;基于背景网格的混凝土细观力学预处理方法[J];水利学报;2011年08期
6 杜修力;金浏;;基于随机多尺度力学模型的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7 白卫峰;陈健云;孙胜男;;孔隙湿度对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郑晓霞;郑锡涛;缑林虎;;多尺度方法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1期
9 唐欣薇;张楚汉;;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凝土宏细观力学特性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田威;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动力破损过程CT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璎;;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中国水利;2008年22期
2 晓璎;;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6期
3 ;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混凝土;2008年11期
4 晓璎;;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水利技术监督;2008年06期
5 ;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12期
6 晓璎;;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J];水力发电;2008年12期
7 柳晓璎;;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J];水电站设计;2008年04期
8 ;堆石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3期
9 张志敏;;堆石混凝土技术引发“革命”[J];石油工程建设;2008年02期
10 柳晓璎;;水利部堆石混凝土技术成果鉴定会成功举办[J];水利技术监督;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虎;刘清;安雪晖;金峰;;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新疆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安雪晖;黄绵松;金峰;周虎;;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贾志成;堆石混凝土技术助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邱军;堆石混凝土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周虎;堆石混凝土技术 提效省费新工艺[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孙全祥;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武夷山市防洪堤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水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洪亮;堆石混凝土技术为企业打开绿色高效节能大门[N];中国水利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赵洪亮;用技术标准铺就发展之路[N];中国水利报;2012年
7 朱玲 李斌;新工艺打造“绿色工程”[N];闽北日报;2011年
8 周虎;堆石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条件[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凌俊;堆石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潘定才;堆石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王硕;堆石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试验及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2年
4 袁金艳;自密实砂浆堆石混凝土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5 刘昊;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武海勇;自密实砂浆充填堆石混凝土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7 余文杰;堆石混凝土与胶凝砂砾石复合材料坝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4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