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宽级配砾石土中最优细粒质量分数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泥石流 切入点:宽级配砾石土 出处:《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宽级配砾石土的最优细颗粒质量分数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渗透性,抑制拦砂坝底扬压力,保障工程安全.通过击实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宽级配砾石土中细颗粒质量分数对土体干密度(孔隙度)的影响,确定了泥石流堆积物中最优细颗粒质量分数.研究表明,土体干密度与细颗粒质量分数的关系呈抛物线型,抛物线顶点即为最优细粒质量分数.理论分析表明,细粒质量分数在15.5%~20.6%时,粗颗粒孔隙被细粒填满;土体最优细粒质量分数理论值为20.6%,粗、细颗粒均处于最紧密堆积,干密度最大,孔隙度最小.理论计算未考虑粗颗粒的级配和颗粒本身的不规则性,计算结果较实际值偏大.击实试验表明,泥石流宽级配砾石土的最优细颗粒质量分数在15.68%~16.92%之间;土体干密度趋于最大,孔隙度达到最小.因此,为有效降低泥石流拦砂坝基底扬压力,建议坝基砾石土中细颗粒质量分数保持在16%~20%.
[Abstract]:The optimum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of the gravel-soil with wide gradation can minimize its permeability, restrain the uplift press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r,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The effect of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on dry density (porosity) of debris flow is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in debris flow accumulation is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dry density and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is parabolic, and the parabola vertex is the optimal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arse particle pore is filled with fine grain when the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is between 15.5and 20.6.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optimum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of soil is 20.60.The coarse and fine particles are in the closest accumulation, the dry density is the largest, and the porosity is the smalles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gradation of coarse particles and the irregularity of the particles themselves. The compaction test shows that the optimum fine particle mass fraction of debris flow grained gravel soil is between 15.68% and 16.92%, the dry density of the soil tends to be the largest and the porosity reaches the minimu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plift pressure of the foundation of debris flow bar da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ss frac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 gravel soil of dam foundation should be kept at 16% and 20%.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23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4BAL05B01)
【分类号】:TV2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进兵;陈兴长;汪惠;田小平;贾利蓉;;泥石流堆积物中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关系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11期
2 保华富;庞桂;杨彦斌;胡鹏;;砾石土的击实特性及最大干密度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6年09期
3 陈星宇;苏立君;梁双庆;;泥石流源区宽级配砾石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4期
4 谢定松;蔡红;魏迎奇;李维朝;;粗粒土渗透试验缩尺原则与方法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5 贺拿;陈宁生;朱云华;杨建元;杨成林;;泥石流源区砾石土分形特征及其与渗透系数关系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6 黄英;张祖莲;金克盛;;昆明击实红土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傅华;韩华强;凌华;;堆石料级配缩尺方法对其室内试验结果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8 庄建琦;游勇;陈晓清;裴来政;;宽级配弱固结土入渗及抗冲性对泥石流起动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4期
9 武科;马明月;马国梁;;不同级配路基填土压实性能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翁厚洋;朱俊高;余挺;王观琪;;粗粒料缩尺效应研究现状与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健;;不同岩性风化物分形特征及其与渗透系数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2 林孔斌;柯国贵;;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J];土工基础;2017年04期
3 陈慧;陈兴长;杨进兵;;泥石流宽级配砾石土中最优细粒质量分数试验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张宜;周伟;马刚;袁葳;常晓林;;细颗粒截断粒径对堆石体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3期
5 江洎洧;程展林;潘家军;左永振;;基于大型叠环剪切试验的松散土石体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6 胡云鹏;冯文凯;谢吉尊;孙立军;;川中红层泥岩颗粒破碎分形特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3期
7 周伟;常晓林;马刚;张宜;;堆石体缩尺效应研究进展分析[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7年01期
8 袁俊平;卢艳平;嵇生融;丁国权;;垫层料冻融变形特性的缩尺效应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5期
9 沈辉;罗先启;毕金锋;;土石混合体渗透侵蚀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05期
10 钮新强;;高面板堆石坝安全与思考[J];水力发电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海波;蒋文宇;柏章朋;刘华贵;;含砾武鸣红黏土的击实性能与承载强度[J];工程勘察;2015年09期
2 张大林;刘希林;;崩岗堆积土体渗透特性及剖面水分特征——以广东省五华县莲塘岗崩岗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2期
3 谢定松;蔡红;魏迎奇;李维朝;;粗粒土渗透试验缩尺原则与方法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4 张毅;乔良;曾润强;陈冠;王思源;孟兴民;;基于原位双环渗水试验的堆积层滑坡入渗规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5 贺拿;陈宁生;朱云华;杨建元;杨成林;;泥石流源区砾石土分形特征及其与渗透系数关系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6 苏立君;张宜健;王铁行;;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5期
7 杨顺;欧国强;王钧;季宪军;陆桂红;;震后渗流条件下坡面土体可移动特性研究及实例分析[J];灾害学;2013年04期
8 蒋芳市;黄炎和;林金石;赵淦;张燕;庄雅婷;葛宏力;林敬兰;;崩岗崩积体土壤渗透特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9 刘杰;谢定松;;砾石土渗透稳定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10 朱国胜;张家发;陈劲松;胡智京;;宽级配粗粒土渗透试验尺寸效应及边壁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昌;陕西省秦岭西部泥石流区域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1期
2 江兴旺,张骏;暴雨型泥石流未来活动特点预测的新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2000年02期
3 王协康,敖汝庄,方铎;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形态的非线性特征[J];四川水力发电;2000年S1期
4 祁龙;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J];山地学报;2000年04期
5 袁万钟;论泥石流流动过程中的失水现象[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3期
6 徐世光,李长才,王明珠;云南小江泥石流与泥石流滩地开发[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7 王自成,白立新,王孝明,王海港;库池法治理泥石流的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8 魏建功;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9 李吉顺;滑坡、泥石流防灾常识[J];中国减灾;2002年03期
10 马清文,于远忠;西藏夹中4#泥石流高寒高海拔特性的初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璧玉;;成昆铁路北段峡谷区潜在型泥石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2 田孝诚;徐勤;;对我国北方山区铁路泥石流的初步认识与选线体会[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3 杨俊杰;;泥石流地区隧道位置选择[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4 王宇丰;;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泥石流普查与动态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周陈生;杨晓莉;白金玉;郭会川;;近坝区泥石流(群)沟的危险性及其对电站的影响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小军;;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泳;陈晓清;胡凯衡;;泥石流活动与流域特征曲线[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重存;;国道212线泥石流、滑坡的分类与分级[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9 崔鹏;韦方强;谢洪;钟敦伦;杨坤;何易平;胡凯衡;;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其减灾[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10 刘希林;苏鹏程;李秀珍;;四川德昌县纸房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萍;“减轻泥石流的灾害,,重在防预!”[N];四川科技报;2007年
2 黄星高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周金星;多措并举 预警为先 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彭丽 顾华宁;要为泥石流留下一定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4 水电顾问集团 范俊喜;水电工程如何避免泥石流影响?[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靳怀成;北京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徐连欣;泥石流瞬间暴发的灾难[N];兰州日报;2006年
7 刘谨;我国约7400万人受泥石流威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安集;发生泥石流怎么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安集;泥石流的时间周期规律和预报方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实习记者 李霞;一看二听识别泥石流 专家教你紧急避险[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容;泥石流堵塞大河判据及沿河线减灾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单广宁;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程思;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震后多沟同发泥石流危险性及易损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汉辉;泥石流预报预警先进技术及其在示范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郭鹏;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张宁;单体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及其在四川地震灾区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黄晓虎;泥石流降雨启动机制及早期预警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史明远;北京市南窖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预测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王硕楠;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启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熊木齐;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庆丰;山坡泥石流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宗源;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钟盈;特大型泥石流淤埋路段公路快速修复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苟印祥;泥石流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吴雨夫;地震对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条件影响的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宁;泥石流发生降雨条件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华伟;太原西山虎峪沟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解琛;泥石流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果;基于GIS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刘丽娜;芦山地震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664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6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