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高校校园 切入点:可持续雨水管理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内涝、雨水污染等雨水问题亟待解决。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出的生态式、景观化的可持续雨水管理策略,对解决城市雨水问题具有切实意义。目前,目前,我国的雨水工程技术发展已日臻成熟,然而景观化的可持续雨水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校园雨水景观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一部分,应该兼顾全球水循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校校园景观特色的传承。本文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作为设计的基本理论支撑,针对我国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雨水景观问题,探讨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与可持续雨水管理相结合的可能途径。首先,本论文从高校校园景观与雨水景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高校校园景观的构成、功能与特点以及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从可持续内涵、可持续观以及设计要点三个方面解读了高校校园雨水景观的可持续性,分析了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对城市雨水系统的适应机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论文对降雨引发的高校校园环境问题以及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的雨水景观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总结了高校校园雨水景观的评价标准。最后探析了高校校园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方法,提出对校园场地进行土壤评估的必要性,结合高校校园的建筑形态与规划布局形式确定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总体布局。从校园绿地、广场、道路、停车场、水体、建筑六个方面,论述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以及元素相结合的途径。进而从可视化、体验化、弹性多用途化、科普化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了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以期实现雨水景观与校园师生的良性互动。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以期转变高校校园现有的雨水管理观念,强化雨水资源化的意识,不断普及可持续雨水管理理念,切实减轻城市泄洪压力。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tensifies, the urban waterlogging, Rain Water pollution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ecological style and landscape sustainable Rain Water management strategy developed b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rban Rain Water. At present, At present, Rain Water'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matured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landscape research of sustainable Rain Water managemen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s a part of the system of urban Rain Water, the landscape of college campu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ampus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is paper regard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system of sustainable Rain Water management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desig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widespread landscape problems of Rain Wa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le ways to combin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with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Rain Water.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landscape and Rain Water landscap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landscape, and the basic concept of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Rain Water.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ustainability of Rain Water landscape on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stainability and design essentials, and analyzes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Rain Water to the system of urban Rain Water,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university campuses caused by rainfall and the landscape problems of Rain Water, which are ubiquitous on the campu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urther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Rain Water landscape on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landscape on campus Rain Wa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ng the soil on campus sites. The overall layout of green Rain Water's infra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planning and layout form of university campus. From six aspects of campus green space, square, road, parking lot, water body and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of combining green Rain Water infrastructure with campus landscape space and elements,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objectives of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from four aspects: visualization, experience, flexibility and multi-purpos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etc.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Rain Water landscape and campu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Rain Water, with a view to changing the existing concept of university campus Rain Water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Rain Water resource. Continue to populariz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Rain Water management,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essure of urban flood discharg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4;TV2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明强,娄彦霞,池献民;侧立式雨水口的设计与应用[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张林洪,赵江,吴培关,王苏达,唐正光,杨叔;雨水口篦子排水量试验探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高婷;余拥军;左国友;;雨水口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4 曾晓岚;张智;丁文川;邓晓莉;;城市雨水口地面暴雨径流浓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5 张继成;孙达;;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一点看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3期
6 闫庆武;;城市雨水口的管理与养护[J];天津建设科技;2007年S1期
7 朱其立;;市政道路雨水口布置的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1期
8 孙昕;张德刚;;浅谈雨水口在城市道路上的设置[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9 李祥锋;;城市雨水口设计的探讨[J];市政技术;2010年01期
10 杨洋;陶月赞;;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浅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P;徐析;;城市分散式雨水管理景观基础设施[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张晓昕;;可持续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初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李正晖;;基于SWMM的生态小城镇雨水径流模拟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胜;王俊岭;张雅君;李俊奇;;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综述[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3:城市防洪排涝与雨洪利用[C];2012年
5 付浩;罗琦;柳奇;;南京市雨水特征及利用研究——以典型住宅小区(聚福园)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3生态城市的水环境、水文规划与水生态修复[C];2014年
6 赵萌;;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北京科技园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7 刘义安;姜健;;分散型人工湿地雨水排水技术[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培风;梁靓;;对高等院校校园环境规划的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张维妮;付军;李爽;李征;;于继承中创新——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为例试谈老校园中心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10 石铁矛;李硕;;走向绿色校园——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建设为例[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扬;留住雨水将渗透到城市规划中[N];北京日报;2005年
2 记者 白增安;邯郸推广新型联合式雨水口[N];河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吴伟锋 吴琪娜;逐一查雨水口 全力清疏淤堵[N];湄洲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立;贮留雨水 为河道输送天然清水[N];成都日报;2006年
5 唐开文;本市年收集雨水35万立方米[N];北京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予阳 来洁;积极主动迎雨水 广开路径巧利用[N];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白振元 本报通讯员 侯一平;城市环境之殇:排雨水口遭污染[N];秦皇岛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夏海微邋实习生 李日税 通讯员 许平;杭州开篇做“水”文章[N];杭州日报;2007年
9 记者 赵晶磊;为了雨水排得出 留得住[N];首都建设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耿诺 实习生 赵洪潭;城市雨水找到多条“通道”[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双成;海绵城市建设中小型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洪径流的调控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2 徐海顺;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通;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中国城市雨水内涝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连馥;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梦雅;高校校园雨水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晓莉;校园雨水水质评价及利用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3 吴鹏;翼型雨水口箅子的水动力特性及泄流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何京莲;翼型导流式水箅子截留漂浮物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小宁;城市道路雨水排放及控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6 关俊铎;高校绿地雨水管理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李朱婧;基于雨水花园理念的商业步行街绿地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2015年
8 刘瑞丰;基于水力模型的雨水蓄水池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苏荇霄;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深圳市口袋公园提升模式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李爽;基于雨水集流模拟的非线性建筑设计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6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7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