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流域水电站大坝灾害监测分析系统构建技术
本文选题:郁江流域 切入点:水电站大坝 出处:《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06期
【摘要】:因近年来灾害性天气对电站输变电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构建水电站大坝工程灾害监测与分析评估信息系统为目标,立足于大坝生产运营的实际需要,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网络结构与软件架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灾害与水电站大坝的信息接入、灾害评估与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水电站大坝灾害监测、智能水电厂一体化管控、水利工程综合管控等已有业务的数据通信接口、集成展示接口,以实施暴雨、台风、高低温、雷电、山火5种类型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实现雨量与气温监测分析、卫星云图与热带气旋监测、气温预报、水电站气象灾害分析等应用功能。该系统具备自动化、智能化、兼容性和扩展性等特点。以郁江流域龙桥水电站为例,进行了灾害监测分析的功能与应用场景描述。该系统对水电站大坝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isastrous weathe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of hydropower station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disasters of hydropower station and dam engineer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dam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network structu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ar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information access,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visual display of disaster and hydropower dam are studied, and the dam disaster monitoring of hydropower st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intelligent hydropower plant are provided. The existing dat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and control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 integrated display interface are us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five types of disasters, such as rainstorm, typhoon,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lightning and mountain fire, and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Satellite cloud map and tropical cyclone monitoring, temperature forecast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alysis of hydropower stations and other application functions.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ation, intelligence, compat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Taking Longqiao Hydropower Station in Yujiang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scene description of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he system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dam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hydropower stations.
【作者单位】: 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V69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武炜;柴福鑫;胡宇丰;刘舒;;基于大数据的省级山洪预警平台开发[J];水利水电技术;2016年09期
2 沈国辉;刘梦;高保成;杜鹏;;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集中运维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年11期
3 徐云燕;陆继翔;;持续集成在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平台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3年05期
4 袁慧敏;王秀荣;范广洲;李泽椿;;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J];气象;2012年10期
5 刘学祥;郭志鸿;赵根源;阮霄锋;;龙桥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初步分析[J];湖北水力发电;2007年S1期
6 胡超凡,陈刚,赵玉柱;2004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驰;赵晓琴;;郁江流域水电站大坝灾害监测分析系统构建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06期
2 王莉萍;张建忠;王维国;张立生;杨琨;;“16·7”江汉至黄淮华北极端强降雨过程决策气象服务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陈思;高建芸;黄丽娜;游立军;;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J];应用气象学报;2017年01期
4 邹清林;;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J];机电信息;2016年36期
5 王春学;马振峰;秦宁生;张顺谦;邓彪;;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识别及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16年05期
6 彭曙蓉;郝伟伟;翟云峰;;电力线路覆冰机理及融冰技术研究综述[J];陕西电力;2016年06期
7 王秀荣;魏丽;姚鸣明;王莉萍;;浅析国家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现状及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6年03期
8 王秀荣;吕终亮;王莉萍;蒋卫国;马国斌;;一种简化的暴雨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冀“7·21”暴雨事件为例[J];气象;2016年02期
9 李锋;杨旭东;;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34期
10 唐珩;;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评估模型——以香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东;柳艳菊;马丽娟;王艳娇;王遵娅;唐进跃;;2011年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J];气象;2012年05期
2 汪际峰;沈国荣;;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3 陈刚;羌铃铃;;软件项目开发中的持续集成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年12期
4 周慧;崔应杰;胡江凯;马占山;王雨;;T639模式对2008年长江流域重大灾害性降水天气过程预报性能的检验分析[J];气象;2010年09期
5 马韬韬;郭创新;曹一家;韩祯祥;秦杰;张王俊;;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9期
6 王秀荣;王维国;马清云;;台风灾害综合等级评估模型及应用[J];气象;2010年01期
7 王英;;持续集成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电脑;2009年12期
8 戴建国;赵庆展;郭理;秦怀斌;;持续集成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10期
9 马清云;李佳英;王秀荣;王维国;高兰英;;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登陆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模型[J];气象;2008年05期
10 陈艳秋;袁子鹏;盛永;戴廷仁;;辽宁暴雨事件影响的预评估和灾后速评估[J];气象科学;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A. Velikin,A.M. Snegirev;柳伊河水电站大坝右岸坝区研究(英文)[J];冰川冻土;2004年S1期
2 ;国家电监会要求切实做好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J];大坝与安全;2005年02期
3 谢宵易,陈重喜;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和评价[J];大坝与安全;2005年01期
4 ;大渡河龚嘴水电站大坝被鉴定为正常坝[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05期
5 刘魁;;水电站大坝施工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1年17期
6 俞维扬;;《水电站大坝安全条例》(送审稿)在京审查[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7年02期
7 邢林生;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一)[J];大坝与安全;2000年01期
8 邢林生;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二)[J];大坝与安全;2000年02期
9 邢林生;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成效与展望[J];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4期
10 ;李鹏同志在接见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会议全体代表时的讲话[J];大坝与安全;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弓正华;储海宁;沈家俊;李珍照;;迈向21世纪的中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传渊;;大广坝水电站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付军;魏鹏;;鱼跳水电站大坝面板脱空检测方案研讨[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技术交流文集(十三)水电厂改造专集[C];2010年
4 付军;张亚军;王阳;;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面板脱空检测技术[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金灶;官春光;李杭;黄霏霏;肖祖阔;;戈兰滩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特点[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08)[C];2008年
6 屈高见;王健;马东辉;田科宏;;龙口水电站大坝横缝漏水处理施工工艺[A];西部劣质地基与基础化学灌浆技术——第十三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旭红;蔡斌;纪海峰;;采取多种处理方式解决大渡河中游某水电站大坝基础液化砂层[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叶安洪;;东江水电站大坝沉陷和倾斜自动化观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何顺宾;;冶勒水电站大坝与基础防渗处理设计[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10 何顺宾;;冶勒水电站大坝与基础防渗处理设计[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牛前进;国投围滩水电站大坝封顶[N];太行日报;2010年
2 刘宝东 苗冬子;太平湾等四座水电站大坝完成安全注册现场检查工作[N];东北电力报;2009年
3 首席记者 张云;围滩水电站大坝顺利封顶[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辉 光辉;国家电监会要求切实做好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N];中国电力报;2005年
5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N];中国电力报;2004年
6 刘辉;开创水电站大坝安全工作新局面[N];中国电力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泽城西安水电站大坝全面封顶[N];山西日报;2010年
8 熊剑锋邋高永钰;碧口水电站大坝发生位移专家释疑暂不会发生危险[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罗晖;电监会:震中水电站大坝无重大险情[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张建中 记者 陈飞燕;24.5亿元建设长河坝水电站大坝[N];四川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亚川;水电站大坝温度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6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67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