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流特征沿程分布准调和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7 04:08

  本文选题:长江口 + 深水航道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7期


【摘要】: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2005年8月大潮期间的水文测验资料,选取NG0、NG3、CB1、CS0、CS1、CB2、CS2、CS6、CSW、CS3、CS7、CS4、CS5共13个站位测点的二个潮周期的六层流速测量资料,对这些测点数据进行准潮流调和分析,得出P_1,K_1,M_2,M_3,M_4,2MK_5,M_6,3MK_7,M_8,M_(10)共10个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及余流结果,并计算给出了相应椭圆要素。研究分析发现,潮流特征系数值均不超过0.25,沿程各测点区域潮流类型以半日潮为主。对太阴半日分潮M_2的椭圆长半轴、椭圆短半轴、椭率以及格林威治迟角等椭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潮流椭圆要素、潮流特征、浅水影响分子、余流以及最大可能潮流流速的沿程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动力影响分析。M_2分潮的椭圆要素有较强的规律性,浅水影响因子随水深变小而增大,在总体上都有沿程减小的趋势。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在垂向从表层到近底层逐渐减小,符合水流流速沿水深的分布。研究结果对理解深水航道动力状况、淤积机制和指导航道工程整治具有一定价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hydrological data during the spring tide in August 2005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the six-layer velocity data of two tidal periods of 13 stations at 13 stations were select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quasi-tidal current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NG0 / NG3C / C / C / C _ 0 / C _ (2) / C _ (2) / C _ (2) / C _ (2) / C _ (6) / CS _ (6) / C _ (7) C _ (7) C _ (4) C _ (4) C _ 5.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harmonic constant and the residual current of the total of 10 components of the current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liptical elements have been calcul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 of tidal current is not more than 0.25, and the regional tidal current type is mainly semi-diurnal tid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liptical elements such as elliptical long half axis, elliptical short half axis, ellipticity and Greenwich's late angle of Taiyin semidiurnal tide M _ 2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elliptical elements of tidal curr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current, the influence molecules of shallow water, the law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residual current and the maximum possible tidal current velocity along the course, and the elliptical elements of dynamic influenc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hallow water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 depth and decrease along the whole. The maximum possible tidal current velocity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near bottom layer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velocity along the depth of the water. The results are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state of deepwater channel, silting mechanism and guiding regulation of waterway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与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9055)资助
【分类号】:U61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平;;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6期

2 施继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荣获2005年度惟一的国家优质工程金奖[J];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01期

3 吴明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目标12.5米[J];中国远洋航务;2006年11期

4 王芳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荣获全国第12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J];港工技术;2008年03期

5 殷缶;梅深;;我国最大水运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完工[J];水道港口;2010年02期

6 郭鹤艺;;范期锦: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先锋[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年10期

7 谢善文;;交通运输部召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中交一航院有限公司获得多项荣誉称号[J];港工技术;2011年03期

8 朱金升;;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过国家验收[J];中国港湾建设;2011年03期

9 殷缶;梅深;;《长江口深水航道》出版[J];水道港口;2011年04期

10 矫阳;陈彬;;开黄金水道,展经济宏图——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报告[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万军;潘才官;施卫星;;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时空序数据库的构建[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德恩;;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测绘工程介绍[A];2001年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宝;;长江口深水航道浮泥观测初探[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程海峰;刘杰;赵德招;王珍珍;;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十二五”造地利用技术方案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张晴波;;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开发滩涂和保护湿地[A];上海市湿地利用和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范期锦;;创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功之源[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志一;;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给航运带来的新思考[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8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薛鸿超;;长江口深水航道在澄通河段的延伸响应[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倪国琪;;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测绘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宗惠;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国际领先[N];中国水运报;2006年

2 赵虎邋通讯员 唐文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咽喉”治理配套助导航设施布设完成[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通讯员 施继建;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段工程竣工验收[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通讯员 正莉;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年底开工[N];东方城乡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施继建邋记者 顾力;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巧用疏浚土[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通讯员 许永平;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全线贯通[N];人民铁道;2010年

7 冯亦珍 王成爱;长江口深水航道试航[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记者 冯蕾;长江口深水航道正式运行[N];光明日报;2011年

9 记者 于宛尼;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接受国家验收[N];工人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孙妍 实习记者 顾博;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项目评估全面展开[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杰;长江口深水航道河床演变与航道回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根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整治建筑物施工与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顾勇;土工织物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设计[D];河海大学;2004年

3 吴毓儒;长江口深水航道三维水动力与盐度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范中亚;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对流场、盐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明宝;长江口航道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6 许鹏;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通量时空变化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4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