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利工程和降水波动对洞庭湖水沙过程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7 11:45

  本文选题:水利工程 + 降水波动 ; 参考:《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为进一步分析洞庭湖水沙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滑动T检验方法,并结合洞庭湖水沙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划分出基准期和变异期,通过双累积曲线法定量分析水利工程与降水波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洞庭湖的水沙均呈减少趋势,水利工程是影响水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洞庭湖径流量在1977年发生突变,而输沙量在1980年发生突变;以1960~1966年为基准期,1967~1973、1974~1980、1981~2014年为变异期,对入湖年径流量变化影响,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11.28%、6.83%、0.84%,水利工程贡献率分别为88.72%、93.17%、99.16%;而对入湖年输沙量变化影响,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7.30%、12.49%、0.46%,水利工程贡献率分别为92.70%、87.51%、99.54%。四水流域与荆江三口流域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均是入湖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荆江三口流域的水利工程运行是导致入湖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Dongting Lake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Mann-Kendall mutation detection and sliding T test were used to divide the reference period and variation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 in Dongting Lak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nd precipitation fluctuation to the 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double cumulative curv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and sediment of Dongting Lake are decreasing,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the runoff of Dongting Lake changed suddenly in 1977, and the sediment discharge changed in 1980, and the variation period was from 1967-19731974 to 1981-2014.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ecipitation is 11.280.83%,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88.72n93.170.16,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ecipitation is 7.300.499.490.46,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92.70m 87.51am 99.544.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ecipitation is 11.28830.84,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88.72n93.179.99.160.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ecipitation is 7.30n12.490.46,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92.7077.51g. The ope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Sishui basin and Sankou basin of Jingjiang River i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change of runoff into the lake, and the oper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Sankou basin of Jingjiang River is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sediment discharge into the lake.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632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451号)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5]445号)
【分类号】: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联青;张竞楠;刘晓群;宋佳佳;邢宝龙;;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洞庭湖流域干旱时空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王亚梅;李忠武;曾光明;;洞庭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洪涝灾害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9年05期

3 苏成,莫多闻,王辉;洞庭湖的形成、演变与洪涝灾害[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2期

4 李景保;常疆;李杨;周亮;喻小红;;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研究[J];热带地理;2007年04期

5 童潜明;;以地学为主导论洞庭湖的十个问题[J];武陵学刊;2012年03期

6 程琳;1998年鄱阳湖和洞庭湖洪水简析[J];水文;1998年S1期

7 孙晓红,郭生练,郭海晋,徐高洪,陈桂亚;长江洞庭湖和宜昌至汉口流域洪水过程模拟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3期

8 李景刚;黄诗峰;李纪人;臧文斌;;1960-2008年间洞庭湖流域降水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黄群;孙占东;姜加虎;;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分析[J];湖泊科学;2011年03期

10 蔡青;黄璐;梁婕;李晓东;龙勇;肖义;刘卡波;谢更新;曾光明;;基于MODIS遥感影像数据的洞庭湖蓄水量估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童潜明;;以地学论洞庭湖的八个基础问题[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2 傅晓华;赵运林;庹瑞锐;;“三生共赢”建千秋港——兼论长江三峡运营后对洞庭湖的影响[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3 沈新平;;新形势下洞庭湖综合治理与保护[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郭辉东;;洞庭湖与鄱阳湖比较研究[A];2010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程运林;高栗;卢莎;;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想与建议[A];2010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武俊;洞庭湖鼠灾暴露了谁的“鼠目寸光”[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言谟 王永刚 曾玉英 胡稳;治理洞庭湖:实现人水和谐[N];常德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辉霞;“最希望洞庭湖人水和谐”[N];湖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曾玉英;“环行洞庭湖”大型采访昨日正式启动[N];常德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永刚;我的一生都离不开洞庭湖[N];常德日报;2011年

6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蔡其华;洞庭湖与三峡工程[N];人民长江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盛忠;漫话洞庭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N];湖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泽川 贾君洋;加快洞庭湖综合治理步伐[N];中国水利报;2008年

9 本版编辑 易鹏飞(作者系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 詹晓安(作者系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曾光明(作者系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甘明辉(作者系湖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探寻洞庭湖发展的长效机制[N];中国水利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孙敏坚;“还洞庭湖一湖好水”[N];湖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慧;气候变化对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硕辅;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覃红燕;近50余年洞庭湖水文环境演变及其成因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帅红;洞庭湖健康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晶;基于不同遥感数据集研究洞庭湖流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原因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庹瑞锐;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史璇;江湖关系变化对洞庭湖湖滨湿地生态演变的影响与调控[D];东华大学;2013年

4 陆胤昊;洞庭湖的演变及其驱动因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倩;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6 曹小娟;洞庭湖AQUATOX模拟与生态功能分区[D];湖南大学;2006年

7 李广源;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水体污染及水环境容量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安贞煜;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生态修复[D];湖南大学;2007年

9 肖鹏;洞庭湖流域水资源演变归因分析[D];清华大学;2014年

10 钟振宇;洞庭湖生态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99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